[摘 要] 互联网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典型代表,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进行经济的推动和发展建设,随着互联网经济效益的日益显著,消费金融模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消费金融主要是指消费者带来的金融模式和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等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在对消费金融模式展开探究时应结合传统的消费模式。文章从互联网背景切入,探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消费金融发展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消费金融模式;应对策略
0 前 言
消费金融一词最早是银行保险监管处提出的,主要是指境内设立的合法非银机构,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金融一词更倾向于对消费者金融效益的概括。互联网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大环境和背景,消费金融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何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推动消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当下金融领域中的主要探究课题。
1 互联网消费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
1.1 改变了消费市场的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是金融市场模式变化的重要代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货币是主要的流通媒介,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开始呈现一定的多元化和便捷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货币的流通媒介开始逐渐向互联网线上支付进行转变。互联网是信息科技的产物,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微信、QQ等线上支付方式应运而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支付方式。电子类的线上支付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支付方式,有着便捷、简化等优势,是消费金融模式变化的重要体现;第二、纸币等货币流通方式开始减少。纸币是常见的货币种类之一,在传统的消费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是人们消费支付的主要途径,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带来线上支付等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纸币等货币的流通减少,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同时也淡化了人们的纸币消费观。综合上述来看,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首先加速了人们消费的观念转变和消费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开启了新的消费市场支付时代。
1.2 迫使传统金融机構进行变革
传统的消费金融市场下,相关金融机构的工作模式及服务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体系,迫使相关金融机构做出变革。具体变化如下:第一、纸币货币的流通减弱,线上支付方式的普及化导致金融机构业务角色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转化。被动的金融服务依托于消费者群体的线下支付,如非银性质的大额交易及贷款等,在线上支付不普及的时代下都需要提前预约机构进行窗口办理,而如今随着线上支付的普及,只需要消费者在家通过验证即可交易,因此说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金融机构的业务服务在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同时,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金融机构服务人员基本都是窗口办公,而随着线上支付的普及化,相关金融机构在设立基本的窗口办公岗位同时结合金融市场新增了许多其他岗位,如客服部门、监管部门、销售部门、宣传部门等。同时金融机构的服务人员要结合金融时代的变革发展特征,在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观念,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贡献自我。综合上述来看,互联网消费对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和服务要求,迫使金融机构在研究消费群体的动机基础上还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
1.3 对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经济依托于互联网进行,而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家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关于网络金额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双面性,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钱财诈骗,导致无数个家庭受到影响,因此消费金融的相关机构开始介入消费市场金融的监管,全面加强对消费金融机构的监控和监督。首先,监管机构对于消费者的消费支付等进行关注,在日常的防诈骗宣传中随处可见公安联合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消费的提醒;其次,在后台运行的支付终端和安全信息监管上,相关金融机构也是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尽量将消费者的损失控制在最小;最后,消费金融的相关机构在消费者的安全支付基础上不断缩短支付的等待期,同时提升消费安全支付的验证提醒服务等。这都是互联网经济下对消费金融机构提出的更高要求。
2 互联网经济基础上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势
2.1 消费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呈现一定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消费市场中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多的是围绕衣食住行展开,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之外,大家开始注重享受消费,如旅游、美容、餐饮娱乐等。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呈现一定的多元性,如网上购物、线上理财等。可以说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第二、消费者角色的多元性。多元化的消费角色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金融市场中扮演的消费对象。互联网经济市场下衍生出很多的消费环节,如闲置物品交易、信用借贷基础上的提前支出等,这些新型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角色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买卖者;第三、引导消费潮流趋势的多元化、新颖化。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市场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化消费趋势,如网红消费、打赏消费等,这都是消费潮流的新颖化。结合上述来看,互联网经济对消费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不仅加速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革新,同时使消费金融市场呈现一定的多元化、在推动潮流消费趋势的同时,更加倡导消费的个性化和新颖化[1]。
2.2 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在互联网经济的作用下,消费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规模扩大化的趋势。具体体现如下:第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项目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提升,因此消费内容呈现一定的多元化。为了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多的商家开始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不同的消费软件和消费项目,进而导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第二、消费金融机构推出的投资理财和信贷服务等项目,为消费者提前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信贷和理财等消费服务项目的问世,使得消费者可以花未来的钱实现当下的消费梦,这也是刺激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在预支消费的前提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等会加速商家对消费市场的占有,进而推动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化;第三、消费支付时间的快捷简便,让更多的消费者加入线上支付的消費队伍。基于互联网经济的背景,消费金融市场的支付终端在支付手段和支付软件的开发上也是不断迎合消费者需求做出完善和优化,如当下的微信、QQ、支付宝等支付软件的问世,只要便捷的人脸认证等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同时具有支付到帐时间短、阻碍小等优势,引发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喜欢上消费[2]。
2.3 消费金融市场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互联网经济效益下导致消费金融市场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消费市场模式中,消费金融机构及消费者群体相对处于一个被动和主动的对立角色,而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二者的角色开始由对立转化为一体化,即消费者是消费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引导方向标,而金融机构是消费者消费的“保护伞”,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消费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首先,互联网是人们便捷生活的重要基础,在提高人们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消费的观念和消费渠道等,而消费模式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消费者意识观念和消费手段的变化。其次,投资理财和信贷的消费方式和服务项目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催生了新产品的消费市场,推动了消费金融市场模式的加速创新和分化。最后,互联网经济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增加、消费的内容扩大、进而分化出更多的消费主体和客体,共同推进消费金融市场模式的变革和创新[3]。
2.4 消费金融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规范化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体制和互联网经济背景,如何通过金融机构的服务和导向监管加强消费金融的正向稳健发展是金融机构的主要科研话题,而金融学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研究学,对人才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专业来看,我国金融学的人才培育上仍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要加强对专业金融学人才的培育,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合的高质量、高素养人才。首先,在相关的高校中可以增设相关的金融学,提高金融学在教育领域的普及率,加强社会对金融学研究重要性的认知;其次,国家发挥第三只手的作用力,加强对金融学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定向的培养基地,注重学生的就业培训;最后,通过人才媒介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3 结 语
互联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仅加速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同时迫使相关的消费金融机构在服务上做出变革,在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基础上对消费金融市场进行研究和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文娟.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3):21-25.
[2]李宛霖.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2):58.
[3]王雅俊.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