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2020-07-14 15:36徐佳
文教资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产教融合工匠精神

徐佳

摘    要: 本文基于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探讨和优势条件的阐述,提出从社会、学校、企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学生    工匠精神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从这一刻开始,预示着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努力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行列,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需要千千万万的大国工匠前仆后继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工匠精神是工匠技艺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实质。“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征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探讨

1.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百工”,是从事技术类工作人员的总称。工匠精神古来有之,指手工业者在制造与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标准、精神品质与工作态度。与古代的工匠精神相比较,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传承古代职业伦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紧贴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具新时代的特性。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执着坚定”的职业取向。大国工匠要具备坚定执着的职业取向和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韧劲,以及为了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而不断奋斗的决心。其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职业态度的体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正是工匠们对产品品质的完美的追求,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勤学苦练,逐步形成了“精益求精”的高尚的职业态度,同时在精神上锻造出了属于这个职业特有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国之工匠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履行自身的职责,肩负起国家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其四,“守正创新”的职业追求;坚守职业伦理,创新职业技术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前提,守正创新的职业追求赋予了新时代工匠精神更具时代性发展特征的内涵。

2.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首先,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育。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社会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高职院校应大力提高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质量,为“中国制造2025”储备更多优质的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其次,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亟待工匠精神的回归。精神是社会文化和意识的产物,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与核心,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与力量的源泉,代表了企业的价值与追求。纵观历史上发展力持久、基业长青的企业大多是将工匠精神融入自身的企业文化之中,形成特有的价值追求与标准,这是工匠精神与技术技能的结合。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会具备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完美与卓越的价值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与壮大。其三,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当下,掌握了先进技术技能的高职学生兼具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质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大国工匠优秀品质的培育,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统一起来,推动双向价值互动,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优势条件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办学机制的整合升级,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加强了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衔接,构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1.产教融合丰富了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工匠精神古来有之,实质是一种“道德之上的人文精神”,是从业者“坚定执着”的职业取向、“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知行一体”的职业伦理规范的综合体现,代表了从业者崇高的职业价值追求。高职学生是未来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产教融合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提前接触企业和行业的机会,通过在企业实践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帮助高职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丰富了高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

2.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工匠精神培育的优质环境氛围。工匠精神与职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依靠企业的精神文化环境和岗位工作环境完成。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观,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意识与品质。

3.产教融合充实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使高职学生拥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学生既可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可在企业由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指导实践工作,这样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面。同时,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学生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师傅优秀的职业精神与品质成为学生學习的内容,师傅成为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策略

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学生搭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以高职院校教育为主体,由社会、企业和学生自身共同参与完成。

1.高职院校要发挥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作用。首先,高职院校应从学生的职业价值理念的培育入手,积极弘扬工匠精神,传递工匠文化,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注重与工匠精神意识文化的融合,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等各个教育教学工作环节,以工匠精神作为全校师生的价值引领,从而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开展。其次,不断完善和优化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措施。工匠精神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对人内在的品行的塑造。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专业和未来行业的特点,剖析各个专业所对应的不同岗位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求,以校内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载体,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职业品质。第三,积极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过程中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注重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与文化,通过邀请企业名师、技能大师开设讲座、技能节等校园活动营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可以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宣传工匠精神与优秀人物事迹,创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想教育阵营。

2.企业要加强工匠精神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企业在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校外实习场所,又是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场所。企业要重视自身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的结合,积极发挥工匠精神实践育人平台的作用。首先,在企业管理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组织文化与价值标准的凝练与体现,企业可以从经营理念、工作制度、工作考核、员工操作守则、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与要求,结合企业的组织文化特点,建立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企业管理文化,使高职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到工匠精神与技术技能、岗位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与意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通过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锻造学生的工匠意识与品质。企业为高职学生安排实践学习的指导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教授方式,细心教导与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技术技能,还要从职业价值、职业态度、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引导高职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与人生观,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成为学生职业人生的导师。第三,将工匠精神纳入学生企业实习的考核评价指标。把工匠精神纳入实习考核评价指标,明确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工匠精神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有助于提升企业工匠精神培育实践平台的价值效用。高职学生在明确实习任务和考核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更灵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重点地实现实习目标,有利于形成工匠精神的自我培育意识。

3.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和支持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社会媒体要宣传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导向。“国之重器”“大国工匠”等系列电视节目的播放,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社会媒体对工匠精神的宣传与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有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与职业观。同时,社会要大力肃清网络和新媒体中,非主流文化和社会消极意识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家长应帮助学生消除对“工匠”社会地位的错误认知,转变就业观念。当下,一些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行政管理工作,部分学生甚至排斥一线技术岗位,认为“工匠”的社会地位较低,职业起点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悉心教导,让他们明白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栋梁之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积极投身于一线技术工作岗位。最后,营造全民参与和学习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社会中任何一个职业群体或者未来的职業人群都需要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守正创新的职业追求融入社会优秀文化之中,营造全民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职业人必备的优秀的职业精神与品质。

4.高职学生要注重工匠精神与品质的自我培养。首先,通过学习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学习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工匠精神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在专业学习中自觉内化工匠精神与意识,培养工匠品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高职学生要肩负起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责任与使命,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的一线,怀揣匠人之心,砥砺前行,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魏际刚.实施“工匠中国战略”再造工匠精神与工匠队伍[J].智慧中国,2019(12):44-47.

[2]欧阳河,戴春桃.产教融合的内涵、动因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07):51-56.

[3]胡先云.“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湖南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2018(34):26-27.

[4]娄权鑫.工匠精神:没有工匠哪来精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44-48.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产教融合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