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化”与“文化生活”

2020-07-14 14:48邓霭雯
文教资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教育

邓霭雯

摘    要: 当今,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尺度有很多,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在这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努力。三者是互为因果、相互协作的关系,当中又以学校的作用最重要。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生活文化    文化生活

所谓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精神理念,是民族的魂魄,是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人文风俗形成的重要纵向因素。具体到我国,人们常认为,传统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往往与“武力”相对应,体现了治国理念中“柔”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干,涵盖了思想、文学、音乐、建筑、医学、工艺、饮食……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绝不能抛弃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精华,而更应该辩证地继承,“古为今用”。

一、断层: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及成因

要传承得先了解,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清晰、深刻的认识。某些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思想,出现了断层的苗头。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第一步走不好,如何顺利完成后面几步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五去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成为社会共识,使民族整体素质下降,竞争力减弱,使国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舞台中失去强有力的支撑,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二、边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国家明确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明确,要“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可以说,社会逐渐达成了共识,认识到了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迫切性,国家指出了高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

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之前,要先明确教育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前所述,传统文化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学生学全、学完整不太可能;再加上数千年的传承,当中肯定混杂有糟粕,如不加细审一味灌输,只会适得其反。针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要通过多种渠道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了解祖国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遗产,达到增强他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较高文化素养这一目的。

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和历史使命。大学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但是,一些高校偏重实用性和功利性,看重的是对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和培训能取得什么成效,重视的是各种实际应用知识的传授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不能较快看到效果的人文知识教育。近几年,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部分高校往往成为“职业培训工厂”。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割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导致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匮乏。部分本该以传授传统文化为重任的文史类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真、善、美”缺乏“感悟”,如何传承并发扬?为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当前应该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并最终化为行动。

三、三者合一: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

针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现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实际,应采取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合一”的教育模式。三者都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分工不同,各要素间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

(一)家庭应营造良好的氛围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只把目光盯在数理化、分数和各种证书上,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目光长远一些,引导孩子接触、欣赏、评鉴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并利用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探讨当中的有趣情节。如对《西游记》的误读,结合社会现实,可以从简单的“邪不压正、坚持就是胜利”引申拓展到“当今社会的治理模式”等,给孩子全新的理解;节假日可以一家人去历史博物馆或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的景点旅游参观,在广州的西关地区,陈家祠、荔枝湾等传统特色文化景点就是很好的场所;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民族艺术表演,前两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大热,足以证明传统戏剧在青少年群体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资源

传统文化教育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要走出校门。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克服本位主义和利益至上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让更多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进经典和亲近传统。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开放相关场所,针对学生群体制定优惠门票政策,同时增强各类场所的可观性和趣味性。简而言之,协助学校建立直观生动的校外课堂,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从而加深文化认同。

(三)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战场

学校教育通常划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主渠道。在开展第一课堂教学时,首先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有所排斥传统文化,从根源上说,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脱节,难以产生共鸣。其实,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舞獅在我国既是一种节庆风俗,又是人民大众日常强身健体的方式,当中大有讲究:岭南地区因舞狮子而引申出“食夜粥”等俚语,狮头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刘关张”等,无一不是数千年文化凝练的精华;潮汕的功夫茶既是文化遗产,又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等泡茶、倒茶规矩,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代表着古人待人处世的姿态……正是各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和乡土观念、地方文化教育相结合,既能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又能让地方特色传统保持生命力,可谓一举两得。具体到广州,这个千年商都,从清代中期开始,就长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十三行地区”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时至今日,当地的建筑、风俗习惯乃至俚语方面,仍有着明显的华洋混杂的痕迹。财经类专业在教授“金融史”涉及相关内容时,可以把十三行的风俗民情融入教学中,学生看到熟悉的话题自然倍感亲切,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效果得到强化的同时达到传统文化传授的目的,可以说一举数得。

一些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虽然有师资准备不足、配套教材欠缺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教师讲课不吸引肯定是主因之一。同样是讲传统文化,央视“百家讲坛”中的系列讲座却极受欢迎。于丹、易中天被年轻人追捧,给予教师们很重要的启发是:如何平衡“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一味追求学术性和深奥性,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文化基础。若教师故作高深、授课内容晦涩难懂,学生怎能产生共鸣?相反,教师要“放下身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用他们最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比如适当运用时兴语言(各种正面的流行语),充分利用新的阅读方式(微博微信朋友圈),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动漫、戏剧等)……总而言之,就是用现代视角看传统因素,在新时期语境下进行阐释和调整,做到古为今用,从而激发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如近段时间网络展开了对《孔融让梨》这一传统儿童故事的争论,教师可以从“个性和共性”这一切入点开展误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体满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传统故事焕发新的光彩。

第二课堂教育是指学生自主参加的教学、科研和文娱体育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这当中学生社团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彰显学生个性、体现“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充分利用各学生社团,在寓教于乐中探究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关注本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诗词创作和朗诵、读书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等,让学生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丰厚文化底蕴;通过组织辩论赛和传统民俗展现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慢慢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四、慎行、批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加强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时,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传授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速成的方法。潜移默化、坚持不懈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二,在文化传承上,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把封建落后的理念抛弃,寻找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并将其合二为一。

第三,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文化品位,丰厚文化底蕴,锻铸文化品格,故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不能用狭义的功利主义的观点评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让我们共同发挥家庭、社会和校园三者的合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丰厚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2006-09.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何静,何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6]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7]孙家正.文化境界[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8.

[8]周雅舒,李潇宇.学生社团在“人文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4(98).

[9]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 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 558.htm,2015-10-14.

[10]沈晴.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J].教育探索,2008(2).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浅谈高中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