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创意英译策略的哲学阐释学研究

2020-07-14 14:50褚慧英
文教资料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庞德

褚慧英

摘    要: 本研究在哲学阐释学视域下探讨庞德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实践,试图化解学界长期以来对庞德创意英译策略的偏见。研究发现前理解概念是创意英译策略的哲学依据。阐释循环赋予译者主体性,又制约其任意性,所以庞德的译作是创造但不是随意创造。创意英译策略使中国古典诗歌成功地走出去,扎根于西方文学土壤。

关键词: 庞德    创意英译    哲学阐释学    前理解    阐释循环

一、引言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以创意英译策略翻译的《华夏集》①(357-390)(Cathay)倍受争议,如休·肯纳(1971)(Hugh Kenner)、迈克·亚历山大(1979)(Michael Alexander)、钱钟书(2005)均认为庞译谬误甚多。然而学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庞德的中诗英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贡献,如王东风(2010)、祝朝伟(2005)、唐纳德·戴维(1965)(Donald Davie)和王贵明(2005)等将庞德的误译置于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宏大叙事中予以看待。本文拟在哲学阐释学视域下,以《华夏集》为例,分析庞德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以下简称庞译),以此为其创意英译正名,化解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其翻译离经叛道,谬误甚多,不能称之为翻译的偏见。

二、哲学阐释学要旨

哲學阐释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人文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阐释学一词是西文译名之一,还有解释学、诠释学、解经学等。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伽达默尔(Georg Gadamer)。前理解和阐释循环是哲学阐释学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前理解

海德格尔(1979)在《存在与时间》里曾指出,理解的前结构是前有、前见和前把握。所谓前结构是指我们进行理解时事先所具有的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我们在进行理解之前先要具有的。伽达默尔肯定这种前结构是理解的必要条件,并且把这种前结构叫做前理解(Vorverstaendnis)。

(二)阐释循环

Gadamer(1986)认为理解是我们的一些前结构与理解对象内容的一种互相对话与交融的结果。事情本身是我们要理解的文本或谈话要取得理解的对象或内容。支配我们对某个文本理解的意义预期,是由事情本身规定的。只有前理解告诉我们事情本身,只有事情本身才产生对前理解的修正,这是阐释学循环的辩证关系。

三、哲学阐释学与庞译的阐释学精神

(一)前理解与庞德的创意英译

哲学阐释学认为人们总是带着前理解去阅读,去理解一个陌生的文本,翻译主体也是如此。“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Gadamer, 1986:301)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理解和解释,应当具有创造性。

庞德的前理解包括创作理念、诗学理念和翻译思想,且三者密不可分。“在庞德所有的作品中,翻译与创作往往很难区分,在庞德眼里,这二者似乎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Ming,1999)庞德的诗学理念是通过整理发掘世界文明传统特别是古典文学中的材料,同时又锐意创新,积极谋划一场声势浩大英美诗歌界的“文艺复兴”进行文化救赎(王庆,2018:99)。维多利亚时代的译者以仿古原则翻译,在语言上采用了不属于任何时代的仿古语言,产生了许多不伦不类的译作。维多利亚诗歌陈腐守旧、无病呻吟,韵律形式僵化呆板。庞德正是在对此的批判中产生了独特的创新的诗歌翻译观,即用当代的语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直接探寻原诗的思想实质。

庞德带着前理解运用创意英译策略翻译《华夏集》,他用当代的语言和自由诗的形式,并运用节奏、意象和用词等手段赋予作品生气和活力,表现了诗歌真实思想感情,受目的语文化读者欢迎。叶维廉(Wai-Lim Yip,1969:106)认为庞德极其注重译诗的“内在思想形式”,其译诗虽不乏谬误,但他总能与原诗作者达到心神的契合。例如: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Taking Leave of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Mind like/ a floating wide cloud,

Sunset like/ the 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s

Who bow over/ their clasped hands/ at a distance.

Our horses/ neigh to each other/ as we are departing②.

庞德创造性地运用节奏、意象和用词等手段,采用自由诗形式翻译《送友人》,抛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韵律。通过突出mountains,river,grass,cloud,sunset,hands,horses等视觉意象和细节描写,生动地诠释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节奏和诗歌真正想表达的情感完全一致”,这样的节奏庞德称之为绝对节奏(Pound,1968:51)。全诗节奏由两个或三个短语交替使用而实现,并且一个视觉意象就是一个单独的节奏,这种节奏创新使得一个个意象清晰显现,真正达到了节奏和情感的一致,展现了诗性内在美。译诗简洁,用语精确,诗风清新自然,摒弃一切陈述性和推理性的文字。不重视句法和语篇的联系,降低动词的使用频率,如blue mountains和the north of the walls之间没有动词,仅用了一个to, 让西方读者领略汉语诗歌的无限解读空间。

(二)阐释循环与庞德的译者主体性

在伽达默尔(2001:418)看来,“实际上存在着一种熟悉性和陌生性的两极对立,而诠释学的任务就是建立在这种两级对立上”。熟悉性指理解者的前理解,陌生性指文本或他人的事情本身。伽达默尔努力从客观性的角度发挥阐释学循环的功能,其哲学阐释学贯穿着反对主观性及强调面向事情本身(何卫平,2019:38)。也就是说阐释循环赋予译者很大的主体性,又制约其任意性。所以我们认为译者有很大的主体性不是随意的。

阐释循环的特性,表现在庞译中便是一方面发挥译者主体性,遵守目的语文化框架,对源语文化进行文化过滤,另一方面面向事情本身,亦即面向源语文本,展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范式。

1.发挥译者主体性,对源语文化进行文化过滤。

《采薇》(Song of the Bowmen of Shu)采用源自儒家诗学传统的比兴,先言他物以引出抒情对象。使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手法,反复咏怀,展现了戍卒征战在外不知归期的凄苦。全诗前三章以采薇起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说的是薇菜萌芽时、长出柔嫩叶片时、衰老时的生长属性变化以对应戍卒思念的成长。庞译过滤了这种文学手法,例如: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Here we are,picking the first fern-shoots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We grub the soft fern-shoots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We grub the old fern-stalks

比兴这种艺术形式在目的语文化框架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很陌生,直译可能让读者不知所措。鉴于此种考虑,庞德并未把这种艺术形式直译出来,然而通过译语the first fern-shoots,the soft fern-shoots,the old fern-stalks,把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2.面向事情本身,展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范式。

面向源语文本,展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范式。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凝练和开放。“中国古典诗里,利用未定位、未定关系或关系模棱的词法语法,使读者获致一种自由观、感、解读的空间,在物象与物象之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叶维廉,2006:18)汉语诗歌的语法非常灵活,关系不确定。在庞德的一些译诗中,动词的使用频率减少甚至为零,意象与意象之间关系不明确,没有任何代词、介词或连接词。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如意象并置(juxtapositon 或称parataxis)和意象叠加(superposition) 在庞译中展示出来。

比如《代马不思越》中的诗句:

惊沙乱海日

Surprised. Desert turmoil. Sea sun.

在如上译例中, desert,sea和sun之间完全没有运用连接词等,清晰再现了原诗“未定位、未定关系或关系模棱的词法语法”(同上)。所以庞译并不是随意创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翻译,译诗跟原诗一样做到了语言简洁、明快、凝练和开放。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选取庞德所译《华夏集》中的部分实例,运用哲学阐释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庞德的创意英译不是随意创造,而是抓住原诗精髓之后的再加工,其运用创意英译策略译成的《华夏集》在西方读者中很受欢迎,并进入西方主流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理应得到應有的尊重。

注释:

①《华夏集》中英文对照参见祝朝伟《构建与反思:庞德翻译理论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②此诗中的短语节奏是笔者所划。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Michael. The Poetic Achievement of Ezra Pound[M]. London & Boston: Faber & Faber,1979.

[2]Davie, Donald. Ezra Pound: Poet as Sculptor[M].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5.

[3]Gadamer,Hans-Georg. Wahrhe it und Methode[M]. I, J. C. B. Mohr (Paul Siebeck), Tuebingen,1986.

[4]Kenner, Hugh. The Pound Era[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5]Ming, Xie. Ezra Pound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Chinese Poetry[M]. London and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9.

[6]Pound,Ezra.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C].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T. S. Eliot.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3th Printing,1968.

[7]Wei-Lim, Yip. Ezra Pounds Catha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图宾根:马克斯-尼迈耶出版社,1979.

[9]何卫平.略论伽达默尔对“解释学循环的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2019(1):34-40.

[10]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钱锺书.钱锺书英文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2]王东风.论误译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459-464.

[13]王贵明.论庞德的翻译观及其中国古典诗歌的创意英译[J].中国翻译,2005(6):20-26.

[14]王庆,董洪川.我曾试图建立一个人间乐园——埃兹拉·庞德与文化救赎[J].外语教学,2018(1):97-103.

[15]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6]祝朝伟.构建与反思:庞德翻译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JT5000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7NDJC089YB“哲学阐释学视阈下庞德翻译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庞德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被“舆论”困扰的庞麦郎一家
如何不写
如何不写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庞德子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作品分析
从学术史探索中走近学术庞德——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