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农业特色小镇治理体系建设

2020-07-14 18:03刘海健
老区建设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治理体系重构

[提 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深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与服务是农业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城乡融合发展则是夯实这一基础的保障。清茶小镇的案例表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在主体分利秩序、城乡要素流动、文化价值实现等方面仍显不足。要以城乡融合发展思维构建农业特色小镇的治理体系:以城乡融合发展思维,形成更为健全的城乡要素流动机制;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重构小镇空间功能布局;凝练农业特色文化,并将其深度嵌入产业发展进程中,促进其多元价值实现;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思路,构建以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

[关键词]农业特色小镇;城乡融合;治理体系;重构

[作者简介]刘海健(1982—),男,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苏北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博士,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经济人类学。(江苏淮安 223001)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产权改革中的民情基础培育机制研究”(17SHC00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苏北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2017ZSTD018)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以来,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维度。2019年12月通过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基本理念和整体框架。城乡融合发展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维,旨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鄉,破除制度弊端、补齐政策短板,率先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

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来看,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完全可以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2]。农业特色小镇是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融入生态宜居、民俗文化等特征,旨在打造具有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的多业态协调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空间[3]。从整体上看,农业特色小镇也具备其他类型特色小镇的一般特征,同时以特色农业为核心,体现农耕文明。从理想状态来看,农业特色小镇可通过整合农业、城镇、科技、文化、创新等要素,构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体,完全契合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理念[4]。农业特色小镇的基础是农业,以小城镇的集群方式发展特色农业,可带动农民更好地发挥自身农耕技艺,提升市场参与能力和生计水平。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发展农业,可以吸引城市各类人才到小镇创业,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民间互动重要连接点,这是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不具备的突出特点。而且,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农业特色小镇具备链接城乡资源和要素、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更好条件。农业特色小镇通过打造高品质的产业社区和居住空间,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创业和居住,达到城市居民回流农村的目的。城市居民可用自己的经验、专长、技艺以及文化修养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中,促进各类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从而实现城乡社会在市场、治理和文明等维度的良性互动[5]。

国内外的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有共同关注的面向,但也存在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策略。国外农业特色小镇大多建立在特色农业集群的基础上,将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有机融合[6]。有学者指出,特色小镇空间规划应该更注重综合性、长期性的规划和发展,系统考量特色小镇发展所需的条件和资源。除了关注产业转型,还要将小镇治理及共同体营造摆在突出位置[7]。此外,国外特色小镇发发展日益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以产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迈向了重视社区治理的维度[8]。国内的农业特色小镇或一般意义上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基本遵循这样的原则,强调实现“产城人文”的目标[9]。国内相关文献中,学者们重点关注了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社会治理等方面。有学者指出,特色小镇建设必然是一个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综合过程,而非单纯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转型过程[10]。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特色小镇的治理体系变革也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农业特色小镇势必转向内涵建设阶段,突破纯粹以产业为核心的传统路径,而要从整体治理的视角推进农业社区的高质量发展。换言之,农业特色小镇虽然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但有效治理也是其重要使命和制度保障[11]。特色小镇建设应将高质量发展理念延伸至社区治理层面,推动产业转型、社区治理和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使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推力[12]。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清茶小镇的经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治理问题,以城乡融合发展思维构建农业特色小镇的系统治理体系。

二、清茶小镇的发展实践

清茶小镇所在的D镇地处江苏省镇江市南郊,是茅山老区一个典型的丘陵乡镇,也是江苏知名茶叶产地之一。全镇人口6万人,辖11个行政村,1个集镇居委会,集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该镇四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本地山地坡度不大,地形高低错落,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合茶树生长。清茶小镇以“万亩茶园”为核心区,面积1.5万亩,辐射面积6万亩,人口1.7万人。2017年,清茶小镇跻身江苏省农委确定的首批特色农业小镇建设名录。目前,清茶小镇拥有10多个茶叶地方品牌,创建了以茶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在清茶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地方党委政府、茶企和茶农的行动对小镇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乡村发展项目,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特色,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成为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与治理的首要主体。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提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原则。一是彰显小镇的茶文化特色;二是按照特色小镇创建总体原则,打造“产业+城乡+居民+文化”的发展格局;三是创新适应农业项目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小镇建设制度供给的个性化;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环境友好型社区。这四大原则,呼应了国家对创建特色小镇的基本理念。第二,牵头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D镇先后共成立1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茶叶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联社,入户社员4500多人。第三,推动茶叶品牌打造以提升本地茶叶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全镇先后打造了10余个茶叶品牌,对茶叶产销带来一定助益。这些茶叶品牌曾获农业博览会银奖、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和陆羽杯特等奖等。第四,清茶小镇借力农业特色小镇申报的契机,打造了以“茶”为中心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周边茶叶合作社实现集团化发展模式,形成统一的生产流水线以及销售渠道。最后,以茶产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提升小镇的总体运营绩效。D镇以茶为魂,开始发展健康养老、旅游民宿、茶艺展览等新型业态。近年来,在镇江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清茶小镇已完成了万亩茶园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并计划建设观光步道、茶文化展示中心、民俗风情馆、游客接待点等配套设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总之,地方政府从政策制定、资源链接方面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除了政府主导作用外,大量的茶叶生产、销售及设备制造企业则是茶产业迅速壮大的中间组织。清茶小镇的茶叶产业链形成了“公司+茶叶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在企业的深耕下,清茶小镇茶产业规模得以扩大,茶叶品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小镇的茶企类型众多,除了茶叶生产企业外,茶叶生产技术创新类企业也有所发展。小镇某茶业设备公司将磁悬浮及其控制技术应用于制茶设备中,实现制茶全过程无污染,对提升茶的品质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茶叶生产设备的研发升级,也成为拓展茶產业链和价值链重要技术支撑。以制茶设备研发为动力,小镇茶企的茶叶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从茶树栽培、加工和产品质量等三个方面推广标准,小镇规模以上茶叶生产企业全部采用了省级地方标准生产,特级茶叶的亩单产提高20%以上。茶企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研制了鲜叶原料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绿茶或红茶的加工工艺,更新了产品标准。

茶农是清茶小镇建设的核心主体和主要受益者,在整个茶产业发展、社区治理和茶文化传承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性。茶农是茶叶产业连的一线从业者,以茶为重要生计来源,也形成了对茶产业认同感。以茶产业为基础的农业旅游等业态也使茶农的生计方式趋于多元,小茶农不仅是茶叶产销者,也成为茶文化民宿、农家乐等业态的经营者。在一些茶农精英的带动下,小镇茶农户均增收3000多元,并带动50多户贫困户通过茶叶种植而实现了增收致富。总体来说,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背景下,小镇茶农生产经营状况得到不断改善,获益水平有了一定提高。而且,在绿色化、品牌化经营策略的影响下,很多茶叶种植及生产大户特别注重茶叶的绿色化生产,不盲目追求产量,在种植过程中不用农药,引进先进的制茶设备,使茶叶品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一些由茶农经营的小茶厂所产绿茶品质极佳,虽然品牌知名度不高,却因“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时常断货。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茶农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不唯产量看质量,才使茶叶不用任何营销手段就可以吸引客户。当然,如何使这少部分高品质却无品牌知名度的茶叶有更高的产量和知名度,以促进茶农进一步增收,还需要从整体上解决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

三、清茶小镇的治理问题

经过近五年建设实践,清茶小镇吸收了来自浙江等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茶叶品质和知名度得到提升,到茶业特色在省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然而,就目前的建设实践来看,清茶小镇还面临一些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分利秩序失衡、要素流动不畅、文化嵌入不足等方面。

(一)产业链中的分利秩序失衡

城乡融合发展的首要维度就是城乡居民的利益协调,旨在促进城乡居民各得其所,能从地方产业发展中获得最理想的收益[13]。所以,利益协调或分配是一个最基本的小镇治理面向。在清茶小镇的案例中,茶农处于茶产业链条中的最末端,在分利秩序中处在较低的位置。由于茶叶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大部分茶农仅为茶叶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整个产业链上并无话语权与传统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机制一样,茶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均被中间商和生产企业获取。这样,茶农、茶商、茶企等参与主体利益分配的比例,茶企高于茶商,茶商高于茶农。茶农虽处于茶叶产业链的末端,却是茶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茶叶种植主体、采摘主体和初制加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茶叶安全与品质。若利益分配格局对茶农不利,可能导致茶农降低生产成本,影响茶叶质量。在目前的茶叶市场环境中,茶商往往会过度逐利,极易导致其兼营其他茶类、大量收购外地劣仿冒茶叶、极力压低收购价格等行为。茶类生产企业在茶叶产业链中居于主导地位,由于D镇的茶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侧面导致茶叶品牌杂多、外来劣质茶涌入等现象,给本地优质茶叶产销市场带来一定混乱。随着产业链条的日益复杂化,一些小型茶企处于劣势地位,于是将资金转投其他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茶农、茶商的资金均存在被企业转移的风险,不利于茶产业健康发展。

(二)产业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不畅

清茶小镇分利秩序与其各类要素流动机制不无关系。茶产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想在品牌竞争中胜出殊为不易。我国特色小镇创建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有的小镇往往是在产业基础、治理体制和民情基础并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建成的[14]。尽管清茶小镇基于特色产品而生,但作为项目或发展平台的特色小镇并未明显提升小镇茶叶产业的运营绩效。究其原因,就在于小镇产业发展所需的要素流动机制还不健全。虽然地方政府提供了小镇得以建立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小镇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取决于其自身的投资和创业的吸引力。从实际情况看,清茶小镇在创建中虽然得到地方财政的支持,但还缺乏活跃的人才、资金招引机制。一方面,参与清茶小镇建设的主体还比较单一,未能搭建服务于各类人才的创业支持体系。对本地茶农而言,茶叶种植这个环节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缺口。而且,茶农并未完全掌握绿色种植所需的技术。另一方面,小镇经营创业环境不佳,意味着小镇难以吸引工商资本进入,使小镇产业转型升级的资本较为匮乏。要素流动不畅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形成高质量发展需求与要素流动不畅的矛盾。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是其中的重要前提,也是城乡要素流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存在较大的融资风险。受制于要素投入及与其紧密关联的基础设施及共服务供给问题,清茶小镇以茶为魂的旅游服务品质和经营效益难以根本提升。

(三)农业特色文化价值实现不足

农业特色小镇要提升产业发展和综合治理绩效,需要利用好农业文化基因。在本案例中,清茶小镇具有较长的茶叶种植传统,在省市范围内提升其文化传播力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然而,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且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这也导致茶叶品牌及其附带的茶文化竞争也较为激烈,知名度较低的区域茶文化很难形成广泛的影响力。这种状况突出表现在茶产业链打造效果方面:地方政府虽制订规划、投入资金以打造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民宿、采摘和农家乐等借力茶文化的新型业态,但茶文化元素并未深度嵌入其中,其价值实现度仍显不足。在相关景区的开发上,仍未充分体现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人造景观”特点明显,也没有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虽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中更多流于形式而难取得较好的经营绩效。茶农、茶企和茶商在各自的种植、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尚未有效融入茶文化元素,乡村社区也未能从组织层面充分利用茶文化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茶文化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未能实现有机统一。

四、农业特色小镇的系统治理体系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清茶小镇建设实践中还存在分利秩序失衡、要素流动不畅和文化符号塑造不足等问题,在全国同类特色小镇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由于在资金、人才、市场、治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劣势,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这类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突破传统的“重建轻管”发展路径,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以农合为核心的综合性乡村发展项目,农业特色小镇治理不能聚焦于空间规划或产业发展,而要体现出整体性与系统性。尤其是在目前的乡村空心化背景下,要进一步以农业特色为基础,强化资源调配和链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夯实新型社区治理,为农业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完善的动力保障机制。为此,可从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完善、小镇功能布局重构、农业特色文化价值提升和多主体治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完善城乡要素流动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维度和动力就是解决城乡要素流动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着力破解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农业特色小镇就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推手,只有将发展要素问题解决了,农业特色小镇才能获得足够的发展动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一是在逐步打破城市落户限制的同时,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二是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三权分置实施方案、农村宅基地制度,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乡村金融服务体系、资本下乡机制和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坚持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着眼于活跃特色小镇产业,形成农户与市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按照小镇治理法治化的原则,培育与小镇土地产权改革相适配的民情基础。三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完善特色小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总之,城乡要素流动旨在促进城市与乡村各自价值的实现,突破原先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传统路径。而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必然要求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两者需要在政策实践中达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共同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二)重构小镇社区空间布局

地域空间重构是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因地制宜推进新城城镇化的必要条件[15]。对农业特色小镇来说,空间重塑和整体规划必然要以农业为核心,以农耕文化为底蕴,融入其他相关业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完善功能区划分而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16]。在功能区划种,要合理划分核心产品生产区、居住区、基础设施和特色景观,为社区可持续发展做好前瞻性设计。在小镇功能区分布设计上,要充分考量小镇原住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符合当地的人口特点,合理嵌入民风民俗。以此为原则,针对小镇地势特点、原有功能布局和产业关联度等因素,科学设计特色景观、产业核心区、示范区等功能布局。在农业特色小镇社区空间塑造过程中,要着眼于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和顺应新型城市化的趋势,规划设计适于市民与农民间的互动融合空间。比如,可尝试打造市民农园,采用社区支持农业等方式提升特色农业品质及效益,同时增加城市居民参与现代农业的机会。为了促进城乡社会之间形成常态化、更有效的交流互动,要从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体验服务等方面构建特色农业小镇新型社区的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加强小镇的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宜居城市标准进行农业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建设。除道路、供水、供電、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外,重点打造社交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健身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等。尤其是在高端旅游需求日渐旺盛的背景下,要深度利用小镇农耕文化底蕴,积极发展康养产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小镇景观打造中,首先要以满足居民需要为主,兼顾游客需要。因此,在发展农业旅游项目时,应切忌盲目以3A级以上级别和标准打造旅游级景区,以免使小镇的农业特色被旅游所遮蔽。在小镇景观打造中应首先以核心产业为本,适度挖掘当地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元素,形成规模不一定大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地标性农业景观。

(三)提升农业特色文化价值

特色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叠加,是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是“产、城、人、文”一体化的新型空间。凝练农业特色文化就是要准确把握农业特色小镇的农耕文化之魂,并以恰当的载体激活这种文化。一方面,要将地方特色农业文化凝结为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的纽带。要在城乡要素流动、营商环境改善、社区治理实践中将市场原则与产业文化相融合,推动政府、茶企、资本和茶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其中,要以特色文化来增强外来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强化农户对市场共同体的责任。充分运用礼治的传统手段治理特色小镇新型社区,善用“礼俗”处理各类经济纠纷。另一方面,在特色小镇的空间规划中切实融入本地产业文化元素,营造深具文化特质的地方感。在小镇空间的功能性规划中融入地方产业文化,通过提升小镇的社区功能实现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在社区空间格局设计中,居住区、农业区、游览区等功能区从总体上保留原有格局,保留并嵌入乡村意象,防止为了实现功能集约而大拆大建。对原有民居进行适当改造,仍由原住民居住使用,并使庭院房屋自然地成为农业景观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特色文化实体化和具象化上,扎实开展体现茶叶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打造与产业文化相契合的农业特色文化园,使包含产业文化元素的农业旅游等新型业态进一步实体化。延伸农业文化内涵,根据小镇核心产品发展养生茶道、田间运动和健康养老等业态拓展,以产业文化延伸农业特色小镇的价值链。

(四)构造多元主体治理体系

无论是城乡要素流动、空间布局重整、还是小镇文化培育,都需要有效的治理体系作为保障。在农业特色小镇治理中,需要构建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地方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是平台搭建者、公共物品提供者、外部效应消除者,应着重研判趋势、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和统筹制度设计、全局性事项管理等,从宏观层面促进小镇治理精细化。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一是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权限、责任上进行精细化和规范化,实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多规合一。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管理中,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住建、商务、水利、文旅等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行政职责,职能分工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实现多部门联动机制。针对小镇产业特点,完善“三资”管理系统,把农村土地租赁合同、买卖合同等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减少合同管理漏洞,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二是制定完善小镇的招商引资、政府监管评估和服务体系。完善小镇各类项目落地的实施细则,从产业特色、文化要素、、环境友好度、农民生计等维度上制定小镇项目选择标准,以更加科学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农业小镇产业发展。提升小镇项目招引开放化水平,在小镇推行商事登记制度和投资便利化等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尝试采用众包模式等吸引各类人才到小镇创业。三是完善特色小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功能,设置针对特色农业及其项目运行的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实行代办服务、首问负责等制度。四是在满足新型乡村社区治理的共性和一般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深具本地农业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坚持开放性原则,通过公益创投和政府购买等形式,善用社会力量参与小镇治理,同时将小镇的茶行业协会、商会等发展成为小镇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五、余论

我国的特色小镇创建热潮已持续数年,其中暴露出了房地产化、行政主导、绩效欠佳、缺乏特色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委已出台文件着手纠偏,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提升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质量,应充分借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解决城乡要素流动、利益分配秩序、空间重塑、文化嵌入、综合治理等问题。首先,活跃的城乡要素流动机制的完善是小镇核心产品打造、产业链延伸与市场开拓的重要基础。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城乡要素流动理解为城市要素流向乡村,还要注意到乡村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城乡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可持续关系,而非单向输入关系。当地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将人才和资金“推”进特色小镇后,应进一步使小镇靠自身优势将人才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拉”进来。同时,要将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在实现产业提质的同时,也实现人的城镇化。而要达成这一良性发展,就需要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等配套政策。其次,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还要着力解决分利秩序的问题,让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农民获得更多利益。为此,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着力培育农民市场参与能力,并完善政策,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最大程度提高农户获益水平;另一方面,为农户提供更加完备的抵御风险方案,减少因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再次,基于城乡融合发展思路适当前瞻,完善农业特色小镇功能布局,为延伸产业链提供基础。由于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农业特色小镇功能布局应坚持着眼未来、凸显特色、科学规划的原则,避免目前多地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资源浪费问题。第三,在农业特色文化凝练上,应坚持目标导向,瞄准小镇特色产品品牌力提升,避免陷入表面化甚至炫耀性的文化建设窠臼。目前,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力竞争日益激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竞争。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凝练出卓尔不群的农业特色文化并实现其商业价值并非易事,需通过长期深耕而实现。要深入研判市场需求,结合农业特色小镇的核心产品与服务来塑造文化符号,实现特色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最后,要按照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构建农业特色小镇的多元治理体系。无论是加大要素投入、完善空间规划、调整利益格局还是凝练特色文化,都需要形成促进各主体参与其中的制度安排与治理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乡村治理,农业特色小镇,尤其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特色小镇更凸显出新型城镇的定位,兼具城乡社区特点。那么,我们就需要构建促进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农户和外来资本等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策略。在总之,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已不能沿袭重立项规划,轻产业发展和整体治理的传统路径,而要充分借力城乡融合发展思维,转向以内涵建设为本的治理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提供更佳载体。需要指出的是,本文选取的研究案例位于东部发达省份,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可能并不具有普适性。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所面临的资金、人才、市场及政策环境还是存在一定特殊性的。而且,欠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也被赋予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因此,需要通过扎实深入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探索不同条件下农业特色小镇的治理体系建设规律,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路。

[参考文献]

[1]涂圣伟.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导向与实现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20,(4).

[2]王博雅,张车伟,蔡翼飞.特色小镇的定位与功能再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3]余茜,许彦,李冬梅.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研究——来自成都的证据[J].世界农业,2019,(6).

[4]李硕扬,刘群红.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研究——以南昌太平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12).

[5]姚尚建.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基于“特色小镇”的政策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7,(1).

[6]Tim B, Christine J, Stefan M.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farmers interconnections with rural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 mics, 2017, (3).

[7]Yunjeong Ya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or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revisiting South Korean rural modernization of the 1970s[J].Community Develo -pment Journal, 2018,(1).

[8]Parhad K. Tourism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nd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Finland: The Case of  Vuonislahti[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8,(4).

[9]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10]张蔚文,麻玉琦.社会治理导向下的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J].治理研究,2018,(5).

[11]周美玲,夏虹抚州市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8,(24).

[12]杨秀,仇勇懿,陆天赞,王长文把握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小镇规划方法探索——以中山港口镇游戏游艺文化特色小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5).

[13]李恩平.不一致的城乡利益分享与不同步的城镇化进程[J].中国人口科学,2019,(4).

[14]张蔚文.政府与创建特色小镇:定位、到位与补位[J].浙江社会科学,2016,(3).

[15]王景新,支晓娟.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16]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

[責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治理体系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