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高校中国文化浸润式教育体系探索

2020-07-14 18:14左菊苏芹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中国文化全媒体

左菊 苏芹

摘要:文章从国家文化利益出发,以中国文化教育研究项目为依托,通过文献梳理,从语言教育的视角提出借助全媒体手段从四个维度构建高校中国文化教育体系策略:(1)以文化育人为目标导向,实现“课程思政”;(2)以内容为依托,构建系统的文化教育话语体系;(3)以过程为核心,开辟文化的多元话语路径;(4)以结果为参照,构建多元化动态考评机制。以期完善高校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助力国家的核心人才培养与软实力建设。

关键词:全媒体;中国文化;浸润式;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0)01-0068-05

21世纪以来,社会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主导、依托各类传播工具而形成的“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带来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全媒体背景下,各种信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尺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无疑也给当下高校中国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在全媒体态势下,文化教育应依据国家文化政策,把握全媒体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特征及受众阅读浅表化、碎片化特点,将新媒体、中国文化内容、英语语言三者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化资源对接课程教学、构建文化话语、扩展文化内容;同时,运用媒体手段拓宽教学视角,改进教学语态,增大文化学习音量,提升文化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中国文化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课程思政”的目标价值。这是全媒体时代为语言教师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时代赋予中国文化教育的新任务。

一、中国文化教育研究述评

文化即人文化成,“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民族总体的学习与教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魂”,是中国人民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及中国梦的实现。”[2]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文化建设政策,保护、弘扬、传承中国文化已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热点。

众多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从教育的各个层面开展了关于高校的中国文化教育研究,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课程教育视阈下的文化育人研究。如:吴维煊[3]、张嘉华[4]等集中探讨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语言课教学全过程,形成课程与文化育人的合力。(2)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如:魏佩玲[5]、文婷[6]等就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意义、功能及战略路径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中国文化导入策略;李雅琳[7]讨论了外语教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出了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改革策略。(3)余清臣[8]、容中逵[9]、许德金[10]探讨了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华传统文化海内外传播问题、策略及途径,从现代学校的生态环境视角剖析了学校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使学校中的传统文化鲜活起来。(4)李明珠等[11]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教学,探讨了在“互联网+”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下,提出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中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承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已有的无论是思政领域的文化育人研究,还是语言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传播研究,抑或是文化生态背景下或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对外传播研究,各有千秋,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发,但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突破的空間。(1)就文化话语内容而言,思政及语言方面课程中的中国文化研究均未形成完整的话语体系,融入课程的文化内容相对零散、随机,课程教学中导入哪些中国文化没有相对统一的内容体系;(2)就语言教学而言,对语言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理论结合实践、“知行合一”文化实践活动研究不足,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行有效的文化互动研究明显欠缺;(3)就评价机制而言,文化教学内容宏阔、手段多元,目前尚未形成与之匹配的动态评价机制。

要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中国文化教育这种状态,须从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构建文化话语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开发多元路径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规范、完善的中国文化教、学、练、评、测体系和文化浸润式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中国文化浸润式教育体系构建

中国文化浸润式教育体系包括:中国文化教育全程育人的“课程思政”价值目标;系统的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知行合一的多元路径体系及多元动态的教学评价机制。

(一)以文化育人为目标导向,实现“课程思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育人基地,在注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文化育人目标体系,积极探索把文化教育全面融入课堂教育各个环节,使人才目标方案、培养过程、评价考核各个系统形成合力,构建互相依托、共同支持、文化育人的大目标体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核心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教师必须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厚植爱国情怀。英语教师更应肩负中国文化教育传承的历史使命,用英语架构文化传播的桥梁,担当文化使者,在教育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学习国外的前沿科技和思想理念的同时,更要通过中国文化教育唤醒学生重视我国历史文化和文化传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和谐共生,确保中国文化课程教育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目标,从而实现中国文化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

(二)以内容为依托,建构系统的文化教育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但中国文化教育的内容须切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紧密联系我国发展目标和大趋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以内容为依托的中国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遵循适应时代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原则,此外,还应以当今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内容与语言融合教育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筛选、整合现有的文化教育内容、资源,依据布鲁姆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进行分层、分类、分主题研究,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传统文化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分类,从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分主题研究,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国文化教材。“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以外语为媒介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文化精髓和深层次文化内涵,如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及标示性文化成就等,构建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中国文化教育话语体系。通过系统的中国文化话语内容体系构建,使受教育者全面、系统地认知中国文化,领会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认同本民族文化体系,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以过程为核心,开辟文化教育的多元话语路径

在万物互联的全媒体时代,中国文化教学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全媒体手段,结合外语学科特点,采用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混合、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教学模式,多元路径实现文化教育的浸润式濡染与熏陶。对中国文化的话语内容模块和专题模块,进行课堂分类讲授、课后专题讲座、课外践行体验等多种渠道的输入、输出和体验活动。

1.“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混合的理论教学路径

教学中,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中国文化的听说读写译活动,系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将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对比,探究、阐释文化差异,客观认识、评价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作用。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将文化思辨能力培养融于具体的内容之中,拓展视野,引导思考,增强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包容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线上各种有关中国文化的网络课程资源,组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弥补课堂学习内容和时间的不足,实行线上线下课堂混合教学,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民族文化。此外,还应将文化主题研究的内容模块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引入中国文化课程学习中,进一步深化、拓展课堂教学。通过专题课程讲座,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学生则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就现实生活中有关文化方面的困惑随时向老师提问,寻求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共鸣,让文化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目标。这种课堂分类讲授与课后专题讲座结合、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互动答疑的混合教学模式,从不同文化视角组织教学,将文化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准确、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发展。

2.“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路径

“课堂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教育活动的终结,每门课的课时有限,教学时间有限,但真正的教育应该贯穿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12]中国文化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的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实现文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内学、课外练,线上学、线下练,边学习,边践行,感受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各种活动中领悟中国文化智慧和价值,真正将中华文化的“根”“脉”“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中国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做到知行合一。其具体途径、方法、策略施用如下:

(1)融媒体路径

建立以外国语学院为主的融媒体,丰富文化信息的传播量。随着互聯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媒体内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不同的媒体形态传播已经完全成为现实。”[13]中国文化教学应把握这种全媒体带来的教育趋势,建设以外国语学院为主的融媒体中心,借助校园广播、电视台、院报期刊、网络媒体等各种媒体形态,利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媒介形式进行中国文化内容的短平快报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注重提炼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着力表达生动,力求接地气,抵人心,有高度,有温度,富有感染力,简短精炼、细节丰富、图文视频并茂地全要素双语传播中国文化内容,丰富文化信息的传播量。此外,实践教学中还要运用英语语言优势,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用双语讲中国故事,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获得双赢;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中国文化,使学生能全时空感知、获取中国文化信息。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下,充分利用全媒体带来的优势,创新中国文化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传递中国文化话语,发出中国文化最强音,让校园呈现出文化学习内容常有、常新、常深的态势,实现中国文化教育校园全覆盖,让文化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信仰。

(2)浸润式课外学习路径

建立浸润式的课外文化学习路径,强化文化教育效果。浸润式教育模式源自美国,其教育效果在美国幼儿园、小学、高中乃至大学都得到充分的论证。浸润式教学即使学生能通过教师创设的相应的情境,更加深入感知文本内容,收获文本知识,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体验。浸润式教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内容的全程融贯、师生的平等互动、受众的深度体验以及成效的持续稳定。”[14]浸润式教育模式因具有渗透性、渐进性、人本性而被广泛运用于双语教育教学中。中国文化浸润式课外学习模式即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及近年来出现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受众之间学习、交往的互动性,并就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增进师生间、生生间文化交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传播学中有“强声效应”,即在众多舆论声音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声音能够影响其他声音,甚至诱导和同化其他声音[12]。文化教育中,充分利用强声效应,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全方位影响学生的中国文化学习及其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从而达到文化教育“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效果。

(3)第二课堂活动路径

建构文化话语交流、展示平台,践行中国文化。创建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以唱民歌、讲民谣为主题的“中国风”校园文化节活动,以经典诵读、诗词传唱为主题的“经典永流传”活动,及“传统节日秀文化”活动、书法大赛、汉服汉文化演艺、专题文化类演讲、易儒文化翻译大赛,等等。再如,合理挖掘留学生资源,举办中外学生联谊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文化双向交流能力等。多元化的活动可构建和谐平等的文化生态环境,体现中国文化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并为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才艺展示舞台。让学生知晓文化,践行文化,感悟文化,积极参与,乐在其中。通过切身体验学习文化,从而实现文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收获成就感,从而培养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豪感。

在网络全覆盖的全媒体态势下,文化教育通过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理论实践并举的教学模式,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实践等多方面实行立体多元的浸润式文化教育,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拓展文化学习的空间,延伸文化学习的时间,让文化学习从必修到自修,成为自觉,实现教学过程的自主、互动、开放、创新,提升文化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以结果为参照,构建多元化动态考评机制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质量评价标准、指南。其中,《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除综合评价外还须开展其他多样化课程评价。“制定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可以保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可以使精英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15]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文化教育内容、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系列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化、数字化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理应多元化。

文化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由多元的评价主体、内容、方法、手段、工具等要素构成。其中多元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和第三方评价主体构成,第三方评价即将课外活动主办单位、各类文化赛事项目评审专家等第三方评价主体引入文化课的学业评价中,从多角度、多层面、多环节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活动中,通过面对面交流、书面函评意见、网络沟通、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业发展获得多元支持。为了实现教、学、评的良好互促互动,以评促学,文化教学考评的内容不仅评估学生“知道什么”,更注重评估学生“能做什么”,把“真实世界”纳入学业考评。在“以过程为导向,浸润式文化教育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有关中国文化展示、体验、分享活动及各项赛事等这些“真实世界”活动都将纳入学习成果评价中,以便于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多元化的内容评价,将课程的学业评价与真实能力、现实紧密关联,使学生更加认同课程与考评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除了主体多元、内容多元外,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还实现了评价手段、工具的多元化。浸润式文化教学将中国文化学习变成了一种对话、讨论、沟通、探索、分享、展示活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解决及创造能力,对应于各种活动的评价主要采用档案袋评价。通过文件夹方式,建立多种档案袋,如:课堂学习档案袋、自主学习档案袋、小组活动档案袋、班级活动档案袋,各类赛事档案袋等。其中有教师建立的,也有学生建立的。对于各种活动以文件夹的模式进行管理,作为过程评价重要环节以分数的形式计入平时成绩,并适当予以奖励。

这种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多环节的立体评价应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需要特别注意将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多元动态评价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并重,必要时可以适当提高过程考核的比例。多元的评价既可丰富教学信息反馈的渠道,又有助于更好反拔教学。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应抓住“全媒体”带来的新机遇,利用媒体手段和技术支撑,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对接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从课程思政、资讯整合、内容变革、渠道变革及动态评价等多维度来挖掘高校中国文化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手段,开辟中国文化学习新路径,拓宽中国文化育人的途径,探索中国文化育人之路,开创中国文化教育学科教育新局面,强化用英语语言传播文化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国家战略所需的“英语+”复合型核心人才,致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赵国宏.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J].当代电力文化,2018(12):16-17.

[2]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EB/OL].[2019-12-20]http://www.12371.cn/2018/08/29/ARTI1535516321799529.shtml.

[3] 吴维煊.思政课要上出“文化味”[N].中国教师报,2019-05-29.

[4] 张嘉华.大学英语与中国文化思政融合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2019(11):62-84.

[5] 魏佩玲.中华文化课程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之可行性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8(5):131-136.

[6] 文婷.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5):8-9.

[7] 李雅琳.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改革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2-183.

[8] 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108-114.

[9] 容中逵.当代中国文化承接不力的社会成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11-15.

[10] 许德金.中国文化软实力海外传播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2):281-291.

[11] 李明珠,朱婷婷.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9-95.

[12] 孟庆楠,郑君.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课程转化:价值、目标与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39-145.

[13] 赖晗.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转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2):57-60.

[14] 叶海.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7-30.

[15] 韦剑剑,母小勇.构建多元化质量标准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47-149.

[责任编辑:王妍]

收稿日期:2020-01-03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当代大学英语教育背景下中国EFL学习者文化自信培育研究”(19ZD072);2019年度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业态背景下中国文化教育多元路径探索研究”(JX2019-072);2019年度荆楚理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意识维度下大学英语教育的语言与文化安全研究”(JX2019-019)

作者简介:左菊(1964-),女,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国文化教学及留学生教学研究;苏芹(1982-),女,湖北荊门人,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文学及文化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中国文化全媒体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