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霞
摘 要: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起始阶段。从具体内容来看,历史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故事,而这些历史故事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无疑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策略
从学科特点来看,历史知识中涉及到十分丰富且复杂的概念、事件和人物等要素。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掌握充足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学生有时候难以对所学知识完全掌握。基于此,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对历史故事的内涵与特点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流程得以优化,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不断发展。
一、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意愿
新课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在这一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相关知识的意愿。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尝试将历史故事应用于初中历史的新课导入环节。借助历史故事,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以《三国鼎立》为例,这一节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主要的历史事件,并使其准确把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观察发现,尽管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等材料对三国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在这种认识并不是十分深刻。因此,我没有利用常规的教学模式直接进行新课内容的导入,而是根据三国时期相关历史事件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东汉末期是一个战火频发的时期,期间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在某次战役中,对战的双方一方拥有大约十万兵力,而另一方则只有八千左右的士兵,大家觉得这场战役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定是十万人战胜八千人”。当我告诉学生战争的结局之后,很多学生都感到十分惊讶。于是我顺势问学生:参加这场战役的双方都是谁呢?为什么战役最后的结果是少数人战胜了多数人呢?这场战役对于之后的历史发展走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深入探究的意愿,而且通过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向,从而促进了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将历史故事合理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利用历史故事促进知识理解
审视历史教材可以发现,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十分丰富,知识的范围也十分广阔,这就决定了教材中很难将每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解。所以仅依靠教材基础知识通常难以使学生对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比较全面地了解。这无疑十分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将其作为知识的重要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效率。
以《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为例,这一节主要讲解了秦汉时期的科技、医学、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发展。这部分内容中讲述的相关成就在我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于是,我利用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了思考。如,在蔡伦改进造纸术这部分内容中,只简略讲解了改进造纸术的背景、使用的材料以及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为了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感知,我在教学中引入了“龙亭蔡伦造纸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全面讲述了蔡伦是通过怎样一个偶然的契机找到造纸的方法,以及通过怎样认真地研究才终于造出了可以使用的紙。最终,通过这个故事,不但使学生对造纸术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而且通过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利用历史故事拓宽学习范围
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无疑需要以大量的历史知识作为依据。因此,教师应该打破教材的限制,并借助历史故事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同样以《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两汉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丰富的。但受限于教材篇幅,所以只能讲述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于是,完成课内知识的教学之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和两汉时期其他发明成就相关的故事材料。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巩固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习实效性的提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内涵丰富、题材广泛的历史故事逐渐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对初中历史故事的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将其渗透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中,以此来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红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12):15-16.
[2]周艳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