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
【摘 要】 将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习得运用符合学科研究规律的方法、利用科学的思维认识和得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能力。因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是要具备观念前提,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赋权,为学生可持续的探究行为提供结构性优化策略,二是充分考虑语文的学科特点,要建立学科认知、形成文本观念,体认学科特征,形成人本观念,训练研究方法,形成逻辑思维。
【关键词】 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文本观念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3-004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指导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理念不断被强化,以“探究”为核心教学途径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研究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不少研究者也对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复盘、反思,并对影响其实施的原因及改善措施做出了分析,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的前提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探究式语文教学有效开展提供思路。
一、探究式语文教学溯源
探究式学习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随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都强调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以科学探究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并倡导学校课堂教学运用探究活动进行教学。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实质就是将科学研究方法直接运用于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学习即研究、研究即学习,既完成知识的获得,同时完成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所谓的“探究“能力,即通过遵循或运用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途径和手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关系来看,探究活动本身必然是探究主体的主动行为,是探究主体主体性的表现,故探究式学习首先要唤起的是学生探究科学世界的自主意识。同时,探究的客体又具备不以主体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探究主体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才可能达到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因此,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研究法既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也是探究活动开展的手段。
当我们将探究式教学的理念与模式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时,同样需要从唤起学生的自主性与训练学生学科研究思维、方法上入手,让学生习得运用符合人文学科研究规律的方法,获得认识或得出对语言、文字、文学的本质、规律的能力。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突出的是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媒介、思维的载体所具有的理性价值,“人文性”突出的是语言、文字、文学作为文化积淀、心灵书写的手段,对人的生存境况的观照和对心灵的抚慰,前者是通向后者的基石,后者是引领前者的灵魂。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正处于对语文工具性价值充分挖掘的时期,以議论文为主的写作训练,试图在学生具备基本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将语言教育引向它的内核——思维训练。因此,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实现学科特点:首先是要建立学科认知、形成文本观念;其次是要体认学科特征,形成人本观念;再次是要训练研究方法,形成逻辑思维。
二、探究式语文教学实现的观念前提
“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从短期教学效果来看,这一模式是投入最小、效益最高的一种模式,它操作便捷、课程易于规划、课堂教学可控性强、教学效果易于考核,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一模式在中小学长期作为主流教学模式的弊端,除去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意识外,还形成了一种权力结构,教师以其掌控者的权威和价值导向规训着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对多数学生不再具有引导价值——在付出错误代价探究的可能性和规避错误风险放弃探究的确定性之间,多数学生往往倾向于放弃自主思考,以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错误风险。这一情况在后续探究式教学中带来的连带效应,一是丧失思考探究能力,表现为进入探究式教学时,信息获取、分析能力低下,无法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或不认为自己可以得出教师期待的“正确”答案,探究过程成为教师自问自答的个人发挥,这中情形多出现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二是思维水平低下,无法获得有效信息并展开思考,或者问题展开时思维跳跃、缺乏连贯性,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易出现脱离、偏离文本的随意发挥,在探究式写作教学中则会出现观点形成缺乏逻辑支撑,论据与观点之间不存在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以及缺乏论证过程等问题。
探究式教学能否成功移植到语文教学领域,从根源上来看还在于教育是否能够在基础教育时期就接纳和鼓励学生试误,对学习探究主体充分“赋权”。实际上,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在早期就为学生可持续的探究行为提供结构性优化策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进行充分的教育“赋权”,以体验式教学取代短期效果明显的教师主导式教学,坚持教育观念的正确性而非屈服于短期内知识获得的高效性,从而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强化其作为探究主体的自我认同。
三、探究式语文教学必要条件
尽管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最终决定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但在既定框架下我们仍可以通过探讨一些具体可行问题,来尽可能地为推动探究式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启示和对策。
(一)建立学科认知,形成文本观念
语文教育属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它的研究的基础对象是语言与文字,语言文字的实用性表达,与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获得一种通向艺术的审美体验、精神追求的能力,构成高中语文教学中层次不同的两个目标。
首先,作为基础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在高中阶段以语文知识获得和写作训练两种形式存在。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写作训练的重视明显不足。实用性写作训练的不足和议论文写作训练中的导向性错误,都是对高中语文学科目标认识的错误。在实用性文体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正确的语法、规范的表达、清晰准确甚至简洁凝练地表达自身的观点。既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其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目标,语言、文字、文学乃至文化,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解读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过程。语文教学以文本为起点,同时也以文本为中心,连接着文字、语汇及由其构成的文学与精神世界,勾连作者构筑的艺术空间与读者填充的意义世界。读者在既定逻辑与文本世界的冲突、协调等互动中完成学习体验,并以此体验来探索作品特定语言风格、艺术特点、思想倾向、情感意义等形成的途径,及其对阅读者带来的情绪、情感、思想、意义的影响。文本与读者既是独立自足的又是相互成就的,文本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亦是如此。在文学的世界中,文本勾连并呈现着不同的生命状态,阅读者进入其中,与之形成对话,进而确认自我与他者,这是高层次阅读最终将达到的状态,这是语文教育这一学科在学理层面,也是在哲学层面的终极追求。
此外,立足文本的探究活动,首先应避免割裂文本的整体性,避免肢解文本,断章取义,造成文本解读的意义偏离;避免在知识性层面滑行,有探无究,人云亦云、浅尝辄止,造成文本解读的表面化、标签化、模式化。其次应注意个性化体验的同时,任何走向淡化文本、偏离甚至脱离文本的任意发挥,都会造成学生思考泛滥无归,形成虚浮不实的学习路径,甚至消解学科研究的严肃性。
(二)体认学科特征,形成人本思想
在形成学科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含义来训练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力,形成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思维。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史,文学经典就是心灵史的载体,探究文学文本实则是在他无限接近人的心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中理解一切的起点当是理解、接纳人性的真实,其归处则在对生命状态的观照和悲悯。笔者以为叶嘉莹先生对《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的解读,尤其是对“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一句的解读,堪称文本探究的典范:
……对于一个有才能的男子或者美丽的女子来说,当得不到别人赏识时,总会产生一种寂寞的感情,而这时候往往也是对品格操守的一个重要考验的时刻。……一个有才能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不能够接受那些不正当的或不够资格的赏爱,这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考验。……这“难独守”三个字,实在是写尽了千古以来人性的软弱!写尽了千古以来人生所需要经受的考验!……所以,这一首诗所写的乃是人生失意对你的考验,当然这也属于人生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这样一句字面看来格调不甚高的诗句,能够从出身倡家的妇人的品行问题,引申出对千古以来人人皆可遭遇的人生考验的追问,将诗歌隽永的内涵揭示了出来,读来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样的解读实则源于了解读者对人性真实的理解与接纳,她在开篇曾援引杜甫《曲江二首》中“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一句,来解释“伟大的诗人,从不避讳说出自己的软弱与失意”,“因为人性本来就有软弱的一面”。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如果一个社会无法接受人性的本真,那必然走向虚伪与堕落。伟大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它接受、呈现人性的弱点,并不以先行的立场来否定它,当读者以这样的姿态进入文本时,体验到的是生命美好与人生失意冲突,是坚守与妥协的纠结与挣扎。这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因此它又具有超越性,作者乃基于对人类普遍生命状态的观照,才能从对个体生命焦灼的理解,上升到对人类群体的关怀。同时,这种关怀又非泛滥无归的,而是清晰地传达着一种态度和坚守,同时包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追问,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体现出的文化张力。
(三)训练研究方法,培养逻辑思维
语文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作为思维的载体,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表达,故其核心是思维。一切文本的形成都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论证就是运用己知真实正确的概念判断推出所要论证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推理时要运用思维的形式,遵守思维的规律。因此只有以符合逻辑形式展开的思维,才能够进入思想交流的领域,正如逻辑学家金岳霖所言,逻辑的才是“可思议”的。混乱的思维活动无法产生出条理的思想,更无法进入公共交流的领域。而议论写作的目的就是以说理的形式表达观点,进入公共交流。合乎规范的议论文,一定是符合思维形式、遵守思维规律,同时具备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的。因为只有符合思维形式的作者的写作思路才可能是清晰的,说理的层次和结构才可能是合理的,只有遵守思维规律的论证才是有效的、具有说服力的,同时论证语言的准确性、简练程度也决定着说理的效果,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中除去语言运用的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外,其余两项都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来完成。因之,在探究式写作教学中,理清思维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关系,学习对论证起重要作用的思维方法,认识思维推理的形式,把握思维的规律,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对于实用性文体,尤其是议论文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維应该具有论证性,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因为任何观点和思想都可能受到质疑和批判,而任何观点和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己提供真实而充分的理由。论证的过程就是综合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为某观点和思想结论提供真实而充分的理由的过程。”此外,严谨的逻辑思维不仅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同样有助于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它有助于学生在听课、阅读、阐述、写作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关键信息,并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抓住问题的核心。只有做到这点,学生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才可能进入“可思议”的状态。换言之,具备了严谨逻辑思维的人,才是真正具备反思和质疑能力人,才可能产生出批判性思维。
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并不缺乏对思维训练的呼吁,尤其是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研究者和教学者都在呼吁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这样的呼吁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思维混乱、论证无效等诸多思维缺陷。实际上,我们很难想象无法准确理解信息,无法形成中心观点,或在说理过程中缺乏论证、循环论证、无效论证的基础,如何产生出真正的质疑,遑论形成批判与出现创新。因此,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呼吁,必须建立在逻辑思维的训练之上,只有具备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学生才可能“守常而达变”,真正获得“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星.高中议论文论证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叶嘉莹.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4.
[3]刘江.逻辑学推理和论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