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武器;“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和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以来,与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是凝心聚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战斗力。
关键词: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5-0028-02
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全面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全体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中国从积贫羸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拯救出来,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前行。
一、“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随着中华文明成熟和发展,先贤们在探索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基本价值遵循,并将之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传统哲学命题,“天人合一”的含义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不断汲取新的营养,调整和丰富着承载的内涵。
1.“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的关系,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存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交”两种倾向,其中“天人合一”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古圣先贤们对“天人合一”的阐述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对社会认知的深入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也因表达方式和研究视角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意涵。
首先,关于“天”的含义。最早“天”的含义单一指“天空”。随着社会进步,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升和改造范围扩大,使得人们对人化自然认识不断深入,“天”的内涵不断充实、更新并日益多元,形成了既包括自然之天、自然界、宇宙本体,也包括了神灵之天、道德之天和义理之天等在内的多重含义。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他对几千年来“天”的含义进行了梳理,认为“天”主要有5种含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1]。国学大师任继愈根据中国哲学史的记述,也认为“天”有5种含义,即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人格之天和自然之天,与冯友兰先生的观点相近。
其次,关于“人”的含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更热衷于对“天”的探讨,多将“人”放在与“天”的关系中来阐述。相对于“天道”而言,“人道”往往指人伦准则,其含义随着对“天”的内涵界定而有所不同。从本质上讲,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体现为个体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种属性就是人这种存在物的类属性。但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人”的范畴不仅局限于此,一方面它体现了人的类属性,以人性、人道等形式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有时与人化自然有重合,超出人的类属性。
最后,“天人合一”的含义。“天人”关系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对研究范畴,哲学家给予了不同的内涵,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也各有差别。其中张岱年、宋志明等学者将“天人合一”归纳为7种表达方式,即天人玄同说、性天相通说、天人相类说、天人同本共性说、天人同体说、天人一理说、天人同心说。在这些不同的表述中,从论证的形式看,既有运用抽象化或形而上学的思想进行表述的,也有运用辩证思维进行论述的;既有唯物主义也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等等;从其论述的内容看,包含了天人和谐、自然与社会协调、社会人伦关系礼法协调等多个方面。从本质上讲,“天人合一”即人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是在传统哲学中二者并未彻底分开细化,存在“天”“人”界限模糊的现象。
2.“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及历史局限。“天人合一”思想缘起于我国奴隶社会,春秋后期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出现和逐渐兴起,尤其在百家争鸣时期对这一思想充分论争,奠定了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从奴隶社会“天人合一”思想的出现到新中国的成立之前,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建立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基础上的。我们历史地审视其发展过程,这一思想既有过推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也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
一方面,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看,“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曾经为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尤其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推进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走向社会繁荣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它不仅以其自身为主体,丰富和发展了独具东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庸”、以“和”为贵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具有人伦意义的道德境界,尤其是为封建社会伦理体系的建构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大作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生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制度基础上的,作为意识形态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其存在目的就是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提供伦理秩序的保障。从这一思想所展现的内容来看,它是一种封闭的、保守的传统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种重关系而不重实体的非理性的认知方式,严重限制了中华民族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求。
二、“天人合一”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无论是以“天人合一”为特色的中国传统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都具有诸多共同的理论品质和特点,包括本身的时代性、历史局限性、发展的与时俱进性等,这些品质和特点表征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运动与发展,也是二者的共同品质和特点。
1.时代性。哲学具有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与其所处的社会阶段分不开的,它受限于这一阶段的人与人化自然的关系,包括科技、人文等等。无论作为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还是马克思主義哲学,在其基本思想和价值理念相对稳定的同时,其内涵必须是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只有这样它才“有用”,才能发挥其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的作用。这一特性背后,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基本矛盾,以及与之对应的上层建筑来决定的。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一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和文化发展的基本程度,在一定的时期,其哲学的解释力或许能够延长一段时间,但是其自身必须与对应的时代相契合。
2.与时俱进性(时新性)。与时俱进是一切得以传承哲学的基本品质。无论是“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这一特性。离开了与时俱进,任何哲学和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与时代脱节,最终走向消亡。历史的看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刚刚出现时的单一含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迁,作为上层建筑的它始终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对应的生产关系所分不开,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与需求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如此,“天人合一”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如此,它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3.历史局限性。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作为新生事物都受到其产生时的社会现状所制约,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所左右,这些因素包括科技水平、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制约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实在。我们在谈以往古典哲学和社会科学局限性的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天人合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在内,同样受到所在的不同时期的诸多因素制约,具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它们之所以可以不断地传承下去,不是消除了这种局限性,而是在不断地汲取营养,发展和完善自我,即它们“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外来文化,从西方传到中国并迅速实现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除了这种理论自身的先进性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有社会需求、可以属地化并与其传统文化并存、融合甚至互补,实现了其中国化。
1.客观的社会需求。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来到中国,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面对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从太平天国运动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从义和团运动到百日维新,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袁世凯复辟,再到之后的民国,对救亡图存的探索一直在暗夜中徘徊。十月革命的胜利,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带到中国,给中华大地带来曙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解救民族危亡、开展救亡图存的革命武器。
2.与“天人合一”传统契合。一是“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所具有的包容性。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包容性,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和为贵”和中庸文化传统,一方面削弱了向外扩张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塑造了包容的民族性格。在这种情势下,面对救亡图存的大势,已为这种传统和保守的民族提供了天然的时机,为马克思主义生根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
二是价值追求的互补性。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重点“并非是人对外在自然、外在世界的征服,而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合一,并非是向外寻找人与自然或存在相统一的路径,而是从人自身内部来探究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道的统一。它重视人自身的‘内圣,重视内在的反省和心性的澄明”[2],因而蕴含和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内在模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来自西方的哲学,与之相反,其在揭示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同时,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就是为了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天人合一”在这里实现了互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并在中国化过程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性与互补性”[3]。
三是终极目标的一致性。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道”将“人”与“天”统一起来,实现“无物无我”的目标,最终实现人与人化自然的“合一”。马克思主义在吸纳西方传统哲学人与自然二元论的基础上,弥补了以往过度强化人对自然界改造的传统思维,揭示出实现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条重要的社会实践路径,并将终极目标定格为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任何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这也使得“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里实现了目标的一致化,架起了两种哲学之间的内在桥梁。
3.深度融合的阶段性。文化融合都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亦不能例外,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中国化最少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接纳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到中国,与救亡图存的社会大势相契合,仁人志士接受并拿起这一理论武器;第二个是改造,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理念基础不同,价值难免存在冲突,在这一情况下,“天人合一”传统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棱角”进行打磨,以更好地接纳它,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传统哲学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改造,对一些冲突的价值观念进行磨合;第三阶段是融合,实现彻底的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根系共用,枝叶相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充分吸纳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痕迹,实现二者从“伴生”到“共生”的转变。
四、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以来,与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战斗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共通关系,二者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追求等等。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走过了接纳、改造两个阶段,目前正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合,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侯才.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N].解放日报,2017-06-01.
[3]罗本琦,方国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J].岭南学刊,2005(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