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春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教学的重心应该着重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尚未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势,思想方面也相对比较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强,所以教师只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就可以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本文根据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为基础,旨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 创新意识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25-01
引言
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独立思考或者团队协作的方式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育阶段数学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数学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学阶段重点培养。要求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好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敏锐的特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要包容看待学生的“奇思妙想”,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将教学问题与学生的兴趣进行结合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課上老师根据教材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受到教师固有解题思路的影响,所以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但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给学生养成惰性思维、惯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基础。教师应该致力于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兴趣有机结合,培养课堂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积极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持续保持自身思维的活跃;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改变题目内容,增强学生兴趣爱好对创新思维的驱动力。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学就能培养出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
例如,在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方法上老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数学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有初步的了解。课前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信封,告诉学生只有认真听完课后才可以自己打开,学生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专心听讲。然后老师要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将人民币的换算、找零等环节和数学计算联系起来。课后展开小市场,将准备好的小零食和水果摆在桌面上标明价格进行交易买卖,这时让学生打开信封观察里面卡片上的数额然后排队进行购买。这种方式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爱好,结合课堂上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观察、判断解读的过程就可以逐步形成应用于现实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挥创新能力
大多数学校目前为止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被质疑,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入手,抛开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猜想,并认可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独特思想,接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质疑,借此鼓励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1]。
例如,教师在进行简单几何体表面积计算时讲到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πr(r+h)。这个公式不进行拆分讲解学生就难以理解,所以要借助圆柱体实物给学生演示。所谓圆柱表面积计算就是圆柱体的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加上圆柱侧面积得出,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πr2,之前学习中同学们都接触过,上下两个圆也就是2πr2也很好理解,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为什么是2πrh呢?”这时就会有学生回答:“2πr是圆柱底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2πrh就是用周长乘以圆柱体的高计算出来的圆柱体侧面积。”这时另外一个学生说:“老师,因为圆柱体表面积展开后就是两个圆和一个矩形,圆柱侧面积就是一个矩形,而矩形面积公式就是相邻两个边长的乘积,2πr可以看成是展开后的边长,h则是相邻另一个边长,所以2πrh就是侧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在得到学生的回应后要积极进行表扬和肯定:“两位同学非常棒!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结论都是正确的。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所有解题思路都是遵循最优解的原则,但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思考方式或者解题思路。”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本身,二来也可以进行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创新。
有了前提铺垫后就可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纠错或者质疑,在学生专注度提高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师生解题思维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加强数学思维逻辑的培养
数学老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数学推理、空间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基础就是数学上的发散思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无限可能。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学习氛围,辅助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2]。
例如,在解题过程中不但要培养思维的连贯和流畅性,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教师可以出题“2、4、6……12、14这个数列的求和计算”,先指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然后让大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这种简单数列的计算可以用原始的累加法进行逐项累加,也可以根据数列的规律利用等差数列公式Sn=(a1+an)n/2进行计算,还有学生发现这些数字排序相邻公差值d为2,于是采用Sn=na1+n(n-1)d/2方式进行计算。这类题目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保障逻辑思维的清晰,长久坚持下来就形成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要保持足够的专注,认真观察老师的解题思路、演示过程、书写格式。在足够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可能通过老师的一点细节指导就能激发灵感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和思路。所以,在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信息转化能力着重进行培养,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在解题的同时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形成有迹可循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结束语
就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而言,老师要遵循新型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对学生采取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使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每个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差异和个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同学进行讨论以及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探索学习、创新学习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张士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 2019(5).
[2]方聚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上),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