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信
【摘要】小学是孩子们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学习知识理念的基础时期,小学时的某些素养习惯会一直持续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趋势,德育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原因是来自家庭的影响。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孩子的德育水平的高低就决定着国家未来社会道德的发展,所以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必须推出非常有效的针对性的方案。
【关键词】农村小学 德育教育 有效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63-01
我國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现在应试教育还是非常的普遍,特别是农村等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虽然会使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得到提升,但是往往会忽略掉德育教育的发展,一味的追求成绩导致学生的素质无法得到提升的空间。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基础,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1.农村小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进入系统知识的学习,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可塑性更高,但是这也意味着小学阶段中的教育对学生未来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现在是靠着当代青年的努力,但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靠谁呢?答案当然是现在正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们,所以这一代小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农村的小学生也是属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道德的建设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任何一部分的落后都会导致国家整体水平的降低,所以长远来看对小学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大环境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相比较城市小学德育教育更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领导及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现在不管是判断教师的好坏还是学校的好坏,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是升学率的高低、学生成绩的高低。所以这就造成了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对分数要求的严格,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的养成,高分低能只是最容易显露出来的弊端,“文化流氓”、“高智商罪犯”等等才是由于道德的缺失造成的最可怕的隐患。所以趁着小学生的性格道德还未完全养成,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要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重视起来。
2.2德育教育流于表面不够深入
由于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所以各地教育部门为了表示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认同都积极开展德育教育,但是开展德育教育也仅仅只是开展德育教育,也许是为了某一次的电视采访或者是上层领导的视察等等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教育。甚至是不管开展不开展德育教育的活动只要有活动流程的报告或者是活动结果的说明,就可以将本该认真正式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应付过去。这些只做表面功夫而不去深入开展的德育工作,不仅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造成一种学校和老师都不注重道德的好坏成绩好就好的错误思想。这样虽然说会让学校和教师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带来的恶劣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2.3德育教育不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德育教育说白了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往往许多德育教育无法与学生的基本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道德和自己的距离很远,对待道德只是很模糊的书面语,并不能真实的感受到道德的存在。教师虽然也按时开展德育教育,但是却无法从德育教育中获取处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矛盾,就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教育同学要诚实守信,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学生们缺遇到一些黑心商家缺斤短两的做法来使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的教育产生疑问,有的老师由于对观念的陈旧或者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就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3.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颇多,但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学校和政府两个方面进行。
3.1学校要确立德育为五育之首
先学做人再学知识,学校要开设德育教育的课程,并保证有专业的老师来给学生们上课,不管平常还是考试时期,德育教育课都不能为文化课让位,甚至可以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以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热爱自己、热爱父母和热爱社会为目标,有目标的培养出道德高尚的人才。
3.2完善德育教材内容
德育教材的内容是教师教育的基础参照,所以德育教材是否完善就意味着教师是否能全方位的开展德育教育,所以在对德育教材的编写上相关的教育机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后再完善出来完整的德育教育内容。
结束语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就像是一张白纸,是教师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最佳时期,而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村小学中的老师应该更加明白自己背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应变[J].天津教育,2018(9):16-18.
[2]丁燕芬.浅析小学德育中的反道德现象[J].教学与管理,2016(1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