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分析

2020-07-14 02:34关千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朗读课程教学中学语文

关千

【摘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朗读现状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文言文字音与节奏、古诗词意境、散文朗读技巧等三种课文题材的把握,说明了文章朗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阐明了朗读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程教学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41-0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便有“闭门谢尘鞅,展卷自朗读”的习惯。在语文教学当中,每一篇课文都起始于学生的诵读,朗读的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好课堂当中朗读的教学环节。

一、课堂朗读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当中提到:“令学生诵读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然而现今的语文课堂对于朗读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课堂时间侧重于习题的测试与讲解,大幅缩短朗读在课堂当中的时间比例;学生认为朗读技巧的优劣无法通过试卷得到测试,在齐声诵读课文时大多心不在焉草草了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独自朗读时不是声音偏小、磕磕巴巴,就是感情虚假、模式化的“唱”出文章[2]。教师缺乏朗读的系统教学,学生对于朗读提不起兴趣,长此以往,这样机械性的念出文章的每一个字,不能达到朗读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真正的价值。

二、不同题材文章朗读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大致有文言文、古诗词、散文等部分组成。南宋教育家朱熹曾提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对于不同题材的课文教师应当抓住其特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3]。

(一)对文言文字音与节奏的把握

字音准确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在诵读文言文时应当在字音清晰、语言流畅的基础上,做到断句恰当且能正确的传达文章的主旨与内涵。

教师在课堂的正式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试读文章,以便发现学生易读错或者不认识的字词。《出师表》一文当中“陟罚臧否”四个字难度较大,其中“否”读成(pǐ),如果不是通过强调与学生大声诵读加强记忆,很容易在试卷字音题中出现错误。再如《木兰辞》当中“可汗问所欲”中的“可汗”,是古代人名专有名词,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并且《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我们仍应按传统的音去读,读作(kè hán)。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就应该重视朗读的节奏了。文言文的课堂上学生往往急于知道其现代文的翻译,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节奏、正确断句,就会发现文章的意思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依旧以《出师表》为例,文中“今天下三分”如果以现代汉语的朗读习惯学生必定会将“今天”划分为一个部分,那么文章的意思将无法解释的通顺合理,学生只有正确的将其断句为“今/天下/三分”才能读出文章的意思。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文言文诵读在课堂中所占比例,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对于之后课程的理解与感悟[4]。

(二)对古诗词意境的把握

古诗这一题材对学生来说丝毫不陌生,从他们小学教育甚至幼儿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然而中学对于古诗的把握已不再是简单的会读会背,而注重于更高层面的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

王维的作品总有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自己也称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诗歌向来诗画合一耐人寻味。在七年级下册的《竹里馆》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此诗的清幽澄净之美。《竹里馆》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不是直接豪放的,而是诗人通过预设的画面徐徐向读者铺开的。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以诵读的方式,读出场景、读出诗歌的意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的第一句交代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兴趣活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想象“幽篁”所营造的氛围,用虚声读出竹林悠远安静的场景,后半句通过解释内容,引导学生用实声来表达诗人时而弹琴时而长啸的快意人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慢)  (虚)           (实)

面对第一句诗人超凡脱俗人生追求学生可能不能够感同身受,那么诗歌的第二句往往是诗人情绪的凝聚与思想感情的升华,也是学生理解的关键。“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竹林中不为人所知却不觉孤独,因为早已将明月视为知己。此句的处理应当前紧后松、前高后低。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快)  (高)            (缓)

简单的诗歌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揣摩,便能逐渐感悟到中国古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美。

(三)对散文朗读技巧的把握

中学语文教材中学习的名家散文大多都是诵读名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情景交融、老舍《济南的冬天》的质朴温润、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母子情深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韵律,情感的真挚。想要读好散文读出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之余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朗读的技巧[4]。

我国播音界泰斗张颂教授《在中国播音学》当中提出的外部技巧即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在新课标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当中以课文《春》课后习题的形式出现。这说明对于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已经逐步向正确、专业的方向要求。

停连我们通常将其解释为“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书面语的标点服务于语法,而我们朗读过程中的停顿与连接则取决于听感的逻辑。例如朱自清的《春》第一句就描写了对春天极度盼望的状态;“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告诉他们两个叠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急切盼望的心情,呈现在有声语言当中,则应当中间不加停顿,声音逐渐上扬表示情绪的递进与集聚。“春天的脚步”后应当运用强调性的停顿,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读出生命,而最后“近了”两字要落停收住,感觉春天就在眼前,起到点题的作用。短短的一句话教师只需要稍加指点,便能将它的起承转合读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在读出文章美感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

三、朗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朗读在课堂当中不被学生和教师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不能立竿见影的提高考试成绩,然而朗读是在学生正确的诵读状态下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的教学与训练我们会发现,养成良好诵读习惯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语感和美感都有明显的提升与进步[5]。

语文教学当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性学习,更是通过一篇篇课文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朗读是视觉中枢向听觉中枢转变的过程,学生每一次的用心诵读,都是对语言文字最直观最灵敏的感悟。朗读对于语感的培养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通过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潜移默化的达到更深层次的感悟。

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学生通过朗读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感受到中国美学“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通过诵读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感受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的想象美;通过诵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感悟到中国人“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学思想[6]。

课堂教学固然能够将知识点教授完全,但是学生课下的巩固与完善却不能很好地落实,朗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学生眼、心、口共同协作,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心灵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冬年.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考试周刊,2019(34):60.

[2]叶水胡.“熟读”与“精思”[J].中国职工教育,2012(04):39.

[3]陈学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呼唤“真诵读”[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07):48-49.

[4]汲安庆.夏丏尊语文阅读教育思想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7(05):84-94.

[5]李远鸿.育人之史观与现代人之素质教育[J].中等医学教育杂志,1996(03):101-104.

[6]陈水根.论周敦颐美学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05):60-64.

猜你喜欢
朗读课程教学中学语文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