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观光、稻作农耕与民族文化的互利共生
——基于龙脊梯田“四态均衡”模式的考察

2020-07-14 05:52冯智明
关键词:龙脊大寨梯田

冯智明

自费孝通先生提出“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以来,关于中国社会特性和人地关系的讨论就成为学界的世纪命题。费先生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通过处理人地关系的不同方式,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及其聚居人群创造了多样性的生态智慧、农耕系统、聚落形态与地方文化。而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等“流动性”的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对土地的粘着与固化状态,出现业态多元化和乡村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梯田是探讨人地关系议题的典型案例。作为一种全球农业和生态系统的独特类型,梯田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景观,与生态、文化、历史、心理、哲学、宗教、审美等方面密切相关,在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中的比例约为22.7%。(2)Drago Kladnik, “Terraced Landscapes as Protecte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cta Geographica Slovenica, vol. 57, no. 2, 2017, pp. 131-148.

对梯田的研究和保护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梯田景观被遗弃、退化和忽视,从而成为全球普遍危机,逐渐被纳入文化景观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两类世界遗产名录中。如哈尼梯田于2013年被列入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龙脊梯田于2017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菲律宾、泰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墨西哥、秘鲁、法国等国家,包括稻作梯田、旱地梯田等不同类型梯地。2010年,国际梯田景观联盟(ITLA)在云南红河成立,标志着对梯田景观与遗产的国际性有组织研究的开端。该联盟迄今已召开三次国际会议,首届在云南红河举办,发表《红河宣言——保护与发展梯田文明全球宣言》;(3)史军超:《红河宣言——保护与发展梯田文明全球宣言》,《红河探索》2010年第6期。第二届于2014年在秘鲁举办;第三届于2016年在意大利举办,发表了《为梯田选择未来》宣言。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有三个面向:一是梯田农耕系统与生态智慧,如对菲律宾伊富高梯田精耕稻田、刀耕火种复合农耕及其灌溉系统的研究,(4)Stephen Acabado,“The Ifugao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gro-cultural Complex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Debat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43, no. 3,2012, pp. 500-522; James F. Eder,“No Water in the Terraces:Agricultural Stagnation and Social Change at Banaue,Ifugao,” Philippine Quarterl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0, no. 3,1982, pp. 101-116.对哈尼梯田森林涵育和水系管理的研究,(5)Wang Qinghua,“Forest Management and Terraced Agriculture: Case Study of Hani of Ailao Mountains,Yunn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 36, no. 30 ,2001, pp. 2846-2850.以及其“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生态系统模式等;(6)史军超:《一个活的遗产:哈尼梯田的秘密》,《风景名胜》2006年第11期。二是梯田农耕遗产与旅游新业态的关系,由于其显著的景观性价值,许多梯田被开发为旅游目的地,旅游新业态对梯田生态的影响、社区变迁、居民与游客感知等问题成为研究焦点;(7)Carl Milos R. Bulilan,“Experienc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digenous Tourism in Banaue,” Philippine Quarterl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36, no. 3, 2007, pp. 100-128; Chen bixia, Qiu zhenmian, “Toutist Preferences for Agriculthral Landscapes:A Case Study of Terraced Paddy Fields in Noto Peninsula, Jap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vol. 13, no. 10, 2016; Tang Xiaoyun, Yu Xiaohui, “A Study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mpacts Based on Residents’ Perception: Taking the Longji Terrace Site in Guilin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vol. 4,no. 3, 2013, pp. 267-274.三是梯田退化及其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如诸多关于菲律宾伊富高梯田被巨型蚯蚓、金苹果螺、鳗鱼等外来物种入侵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压力增大和紊乱的研究。(8)Adam C., Benjamin Burkhard,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of Rice Terrac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a Local Community’s Perception in Banaue, Philippines,” Ecology and Society, vol. 21, no. 2, 2016.第三届国际梯田景观联盟大会出版会议论文集《世界梯田景观:历史、环境和生命的质量》,在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梯田多功能性、提升景观和环境价值等宗旨下,提出景观测绘、梯田观测站、稻鱼(鹭)生态农业、稻艺创作等新方法。(9)Mauro Varotto,Lura Bonardi eds., World Terraced Landscapes: History, Environment, Quality of Life, Cham: Springer, 2019.关于广西龙脊梯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生态智慧、旅游开发、遗产保护方面,(10)申扶民、李玉玲:《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生态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韦俊峰、吴忠军:《“隐性介体”视野下的旅游地空间生产与形象建构话语——以龙胜金坑大寨红瑶梯田为例》,《人文地理》2015年第6期;付广华:《族群惯习、山地环境与龙脊梯田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6期。但仍缺乏对其间关系的系统研究。本文以龙脊梯田中的金坑梯田为个案,探讨在以梯田景观观光为核心的旅游开发中,当地如何实现梯田景观与稻作农耕系统的互利互哺,以及与红瑶民族文化的共生,构建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四态均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金坑梯田景观空间形态

著名的龙脊梯田由平安梯田和金坑梯田组成,聚落分别为壮寨和瑶寨。在高山坑形盆地地貌上开垦的带状梯田和错落有致的红瑶村寨聚落构成了金坑梯田壮美、和谐的景观空间形态。

(一)梯田的空间营建与时序景观呈现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东北部,南岭山脉越城岭西南麓。其中金坑距离县城37公里,因曾产金矿石,且地形兼高山、盆地之“天坑”状而得名。海拔2141米的猫儿山脉主峰位于兴安、资源两县分界线上,为中南地区最高山峰,其支脉深入周边县境内,形成了福平包、竹山、锅底塘等山峰,这些山脉大体构成三条较明显的脊状分水岭。其中一脉与福平包相连,称为龙脊山。金坑梯田即在龙胜县境内第一高峰——海拔1916米的福平包下,与马海山、大虎山和竹山两列山脉对金坑形成高山盆地包围之势,俗称金坑洞。金坑内的村寨沿福平包山腰和山间小盆地分布,包括大寨、小寨、中禄、江柳四个行政村,已开发的梯田景区主要是大寨。大寨分山脊、山麓、平坝三种地形,耕地面积1387亩,林地面积85 704亩,梯田745亩,水田人均4~5分不等,田地资源非常有限。大寨的山脉海拔大都超过1200米,约1000米以上的山岭为茂密的水源涵养林,1000米以下才开辟为梯田,由于地势陡峭,多开垦成了狭窄的带状;大片森林为梯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提供了保障,繁茂的森林与壮观的梯田交相辉映而成为梯度有序的和谐景观。

大寨每一块梯田都随山就势而开,视山体坡度情况而定,缓坡开垦成宽度不一的“大田”,陡坡则开垦成“小田”,小田最窄之处甚至只有几十厘米宽,只容得下一两行禾苗,故而俗语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梯田大都呈长条形,远看纤细而狭长,犹如一条条绸带和五线谱撒落于山麓之间。从山脚蜿蜒而上,一圈又一圈直到山顶,再从山顶向四周荡漾开去。从山下往上看,窄小田垅形成的层层田畴宛如登天之云梯;而从山顶往下看,则有行云流水铺泄之开阔感。森林中山泉水形成的几条小溪从后山流下,常年不枯,顺次浇灌着每一块稻田。由于金坑山高谷深,落差较大,形成田块如带、小山如螺、大山成佛的意象,因此在大寨的三个方向分别开发了西山韶乐、千层天梯、金佛顶三个代表性景点。

金坑梯田以自然景观为物质实体,以稻作农耕为文化内涵,以季节为呈现时序进行展演,其中五六月份的灌水期和九十月份的收割期为标志性景观和旅游旺季。冬季农闲时,村民们在稻谷收割后的梯田中种植油菜花,三月为油菜花观赏季;从五月开始犁田、耙田、灌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潋滟,如同天空之镜;六月到八月为稻禾吐翠的时节,梯田上绿意盈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此避暑的游人如织;九月中旬到国庆节是一年中最美的标志性景观时节,成熟的稻谷形成金黄色稻浪,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为了供游人观赏,每年都延迟到国庆黄金周结束后再收割。

图1 “森林—梯田—村寨”和谐空间形态

(二)大寨聚落空间形态

在空间布局上,大寨村包含森林、梯田、聚落几大要素。在空间坐落上,下辖的五个自然村寨大致分布是,居中偏南为大寨,北为田头寨,东为大毛界和新寨,西为壮界。大寨、新寨、壮界、大毛界、田头寨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为817.6米、849.9米、873.1米、919.1米、1015.2米。(11)赖景执测量,测量位置分别为大寨(25°48′32″N,110°09′04″E)、新寨(25°48′39″N,110°09′13″E)、壮界(25°48′19″N,110°09′07″E)、大毛界(25°48′47″N,110°08′58″E)、田头寨(25°48′23″N,110°08′42″E)。寨门为旅游开发后修建,旁边是去往龙脊镇和龙胜县城的公路,门上正中牌匾为“龙脊”和“大瑶寨梯田观景区”,门前建有停车场、观光索道起点及旅游服务中心。进门后走几分钟即到达坑形盆地中平地的大寨屯(村委会驻地),经过进寨的风雨桥后是一条宽约3米的石板路,该路一侧靠山一侧临溪。靠山一侧为售卖各式各样民族工艺品的小商店,小溪一侧是旅游开发后用大石块标识出的两块“始祖田”,石板路的尽头是位于大寨屯中心的村委会和歌舞坪。歌舞坪前左边为壮界和大寨的分叉路口,往右走为座落在平地和半山腰的大寨屯聚落,平地建有大寨小学,上山可通往新寨、田头寨。各自然寨之间均能通过盘旋于梯田之中的小石板路互通,近两年还修通了通往新寨、田头寨的公路。在村寨的社会交往中,大寨屯是中心,村委会、大寨小学、歌舞坪、菜肉铺、杂货铺等公共空间均设于此。大寨传统民居为两层或三层全木质干栏式建筑“半边楼”,原为伴山次第而建,鳞次栉比,但旅游开发后大量民宿往四周延伸,朝向不一,并且加高到四五层不等,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整齐的聚落空间格局。

综观大寨的空间结构可见,山、水、森林、梯田、聚落依功能合理布局,并组合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山、水、林、田是主要的自然生态元素,聚落、桥亭、道路等是衍生出的民族物质文化元素,层级坡度又使这些元素呈现错落有致的分布格局。

红瑶聚落在山腰和山脚均有分布,与梯田融为一体。因此,大寨村面向主峰福平包,在自成一体的高山坑形地貌“金坑洞”中,自上而下地呈现了“森林生态系统—梯田稻作系统—村寨聚落系统”的空间形态。

二、金坑梯田稻作农耕系统

金坑梯田的壮丽景观根植于高山稻作农耕生产方式。2017年,龙脊梯田作为“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梯田系统”的四个子项目之一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2)王思明、李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1页。森林涵养、水利灌溉、耕作技艺是金坑梯田动态、循环农耕系统的生命体系。

(一)梯山为田的历史经验

大寨村种植一季杂交水稻,一般农历五月插秧,八月中下旬收割,梯田的耕作节律据二十四节气而成,分春耕、夏管、秋收、冬藏四个时段。红瑶是少有的熟练掌握稻作技艺的瑶族支系,实现了从刀耕火种游耕到精耕细作定居的巨大飞跃,系迁入桂北后习得周边汉族、壮族稻作技术的结果。据红瑶迁徙口碑所述,红瑶潘姓由义宁(临桂)经龙脊翻山进入金坑,初为一片白竹坪,先祖砍竹开荒,在平地的大寨屯开垦出上扒塘和下扒塘两块“母田”(现标识为始祖田)试种成功后选择定居。

选得吉日,二月初二打土进地,量山开川,量水开田,开出上扒塘试粳得吃,下扒塘试糯得尝,耕田不动,耕地不移,永为定居。(13)《潘公传》手抄本,又称《过山文》《大公爷》,笔者搜集于大寨。

据大寨退休干部潘应达所述,上扒塘和下扒塘原来是一块烂泥草坪,有山扒(麋鹿)经常在泥水里打滚,滚成两块一上一下的泥水塘,称为山扒塘。潘家先祖就在两块水塘中分别试种粳稻和糯稻,成功结穗后,才决定定居下来。后在距大寨约2.5公里的小水沟旁草坪开田时挖出一头小金牛,才知此地有金矿,故取名金坑。那块田取名叫金牛田。(14)潘应达:《红瑶金坑的故名》(未刊稿)。

清代周诚之撰《龙胜厅志》记载:“义宁治西北境,上中下三寨,皆僮(壮)所居,山田瘠埇,岁不再熟,一岁所收,窖而贮之。”(15)周诚之:《龙胜厅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105页。这里所指的即是一年一熟的龙脊壮族梯田。在官方资料中,龙脊梯田被表述为始开垦于元代,完工于清初。由于缺乏详实的历史文献记载,大寨始开垦的时间不可考,但据迁徙口碑所述,应不早于明代,或许壮族梯田的形成时间早于瑶族梯田。清代以后,由于人口的增长、山地地表形态的变更等因素影响,有小型的开垦活动,但已不足以改变梯田的整体空间格局。如在1949年以后,大寨还有少许新开垦的梯田。由于田畴狭窄,耕牛无法进入,金坑梯田犁耙耕种基本全凭人力,形成了独特的二人“耦耕”方式,如刘锡蕃《岭表纪蛮》中所载:“此等梯田,其开壑所需工程,甚为浩大。邻黔诸蛮间亦采用‘耦耕’方式,即以二人负犁平行,代牛而耕,一人执犁以随其后,其艰苦尤不可言!”(16)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91年,第123页。开垦新田非常讲究时节,且要遵循一定的工序,一般选择在每年秋收后至次年农历二月。这是因为一来农闲时间较多;二是气候温和凉爽,宜于劳作;三是此时梯田的土质干燥,易于开挖。一般来说,如若是在荒地开辟新田,提前几年就得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将其中的灌木焚烧,或先辟为旱地种植农作物养好土壤,防止开田时有石头、根木等;有些旱地因水源条件好、土质适当即可直接开挖成为梯田,但也需要水源能引到,且为阳光充足之地。红瑶人还发明了使新挖田面保持水平的方法,即用一根剖开的笔直楠竹盛水置于其上,以水不倾斜流动为准。

现阶段世界以工业制造加快产品国际化为主要趋势,全球制造产业当中其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仍然集中在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是第一大出口产品的国家,以委托代加工为主,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互联网电子以及芯片类产品当中,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还很不全面,还是要依赖于进口。传统的纺织服装类出口也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没有树立世界级的品牌。

(二)水利灌溉的生态智慧

水是田的命脉,水及水源是金坑梯田和红瑶族群存续的根本。红瑶谚语云:先有水沟再有田,龙脊需要千条沟。(17)潘德庆:《红瑶礼仪歌集》,龙胜县民族局内部资料,1992年,第72页。不同农耕社会的水利灌溉系统是多样的,如江南平原水乡地区的水利经验是活水周流的技术,河道弯曲蓄水与水塘经营。(18)王建革:《水文、稻作、景观与江南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而山地稻作则是自上而下的灌溉,更需要巧智与韧性,红瑶人在水源有限的高山创造了独特的引水、灌水、输水、分水、排水的梯田水利灌溉系统,此处仅述引水、分水之有代表性者。

1.引水方式

沟渠在梯田引水网络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龙脊梯田的水源来自于山顶的森林蓄水,通过不同类型的沟渠引到田中。大寨村有三条主要的自上而下的天然沟渠,壮界与田头寨之间为一条,田头寨与新寨之间为一条,流经新寨一条。为保证不同气候条件下梯田的灌溉用水,近年还修造了人工水泥沟渠。如壮界在海拔1100米左右修建的水泥沟渠从山顶直抵半山腰的梯田,因为山顶的水需途径几个山头才能抵达梯田,搭建管道非常不便,修建水泥沟渠可避免水流在半途因渗水而流失严重,或者因其他原因被阻断。这种大的水渠将树林中分散的水汇集于一处并沿山而下,到了梯田另开小水沟,将水引到各田间以供稻田灌溉。

但是因为山之蜿蜒,沟渠引水方法并不能覆盖所有梯田,还需要独特的引水工具。一种是竹笕,又称水笕,是将完整的一根大楠竹剖成两半,劈掉中间的竹节,使之平滑无阻,然后将每根竹子首尾接制连成水槽,用木杈架在稻田上面,引水灌田。竹笕制作简单、成本低、搬移便利,是传统引水方式的首选。二是塑料管。塑料管是近年来的产物,有硬管与软管之分,大一点的硬管首尾拼接后可取代竹笕架在梯田上面引水,软管质地柔软可依地形而改变方向,现已普遍用于辅助水泥沟引水入田。也可以放置于落差较大、水流较急的山涧沟渠中,这弥补了水泥沟渠输水的不灵活性。瑶民在不同时期根据经济条件、便利程度创造了不同形制的竹笕和管道,能够越空引流,既弥补了高山地貌难以引水之不足,又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是山地梯田引水的典型生态智慧。

2.分水制度

如何管理用水秩序以保证水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性还涉及到分水制度的问题。红瑶先民在长期的稻作经验中总结发明出科学合理的刻度分水制度。一种是石头“水背”分水,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梯田分水,首先按田亩数划分出哪一片田应得多少水量,然后在石头上用尺子量出与田的规模相对应的刻度,再按比例刻出与之对应的宽度不等的凹槽,形成多个分水槽。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不同大小和比例的“水背”分水口,按田亩数量层层分配水量直到各家田里。有的分水口地势可能高低不平,为了保证分水的公平性,会用一块木板平放在分水口处使两边持平,这样一来,不管是丰水期还是缺水期,水量都是按等额分配的,既公平公正,又有效避免了因灌溉用水而产生的纠纷。如今多按照这种模式修建新式的水泥“水背”。另一种是最为古老的木刻分水,即以木头制作“水背”,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田地分水,但木刻相比而言更容易被人改动,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且木质容易腐烂,缺点显而易见,如今已极为少见。

(三)水稻耕种的技术系统

金坑红瑶积累了一套系统的高山梯田水稻耕种技术。一般农历二月开始挖田,将休耕了一个冬天的硬土挖开松翻,去掉小石子、树枝等其他杂物。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节律,谷雨时节开始春耕播种,选择一块离田比较近的旱地下种培育秧苗;农历四月初开始“扶田埂”,使田埂坚固不崩塌,为之后的田间蓄水做准备,用锄头将田里较软的泥土扶到田埂上,再用圆锄压紧加固。同时用镰刀割去田埂和坡面的杂草。然后是犁田,犁田松土要借助人力犁或者牛力犁,大块梯田可以用牛犁,但金坑大部分梯田窄小如带,只适合人力犁,即前述历史悠久的传统“耦耕”方式。犁田时两人一前一后配合,前者用肩背拉,后者用肩顶推并掌正犁头。犁田后从山上引水入田,然后用耙田工具将田面耙平。如今许多家庭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作为犁田耙田的辅助工具,大大提高了劳作效率。芒种后开始插秧,从旱地拔起大小合适的秧苗扎成捆,用木制或竹制的“秧梳”梳顺,放置到田里一两天后才插。插秧全凭弯腰手作,掌握好间隔宽度和插成直线亦凭直观经验。有农谚云:“四月芒种不忙种,五月芒种才忙种。”五月之时,田间便开始忙碌起来,田亩较多而劳力少的人家,还通过“打背工”的习俗互助完成插秧。

红瑶农谚有云:“三分种七分管。”夏天的田间管理亦是很重要的阶段,分施肥、杀虫、除草、看田水、防鸟兽等工序。其中,看田水持续时间最长,从插秧后持续到抽穗,水稻生长期间随成熟度所需水量逐渐减少,主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疏通管道沟渠,引水放水,确保适当水位。抽穗后,要用扎稻草人等各种方式赶走偷吃稻谷的鸟和田鼠。传统时期,龙脊地区稻谷于中秋节前后收割。但旅游开发后,为了打造旅游黄金周的旅游景观,近几年收割时间均推迟到国庆节之后,收割后还将稻杆铺平晒在田埂上,展示壮丽的晒谷景观。人们在田间用四方形谷桶或打谷机打谷,用背篓背运回家,过程很辛苦,每户人家都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稻谷晒干后,一般储放在干栏木楼顶层,即火塘屋上方的房间,有利于保持干燥。舂米脱壳前还会放进竹编的谷炕内,下面用炭火再一次烘干稻谷。冬季梯田基本休耕,近年来在部分核心景观区种植油菜花,供游客在二三月份观赏。

三、“四态合一”:旅游观光与梯田农耕的共生模式

金坑大寨村落景观空间布局整体上可概括为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元一体”格局,景观格局中的各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相互流通、周而复始,共同构筑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之下,红瑶人创造了璀璨的梯田景观与农业文化遗产,以及由稻作文化所衍生出的与梯田生态环境相契合的红瑶民族文化景观,成为金坑旅游的两大核心吸引物。

(一)梯田景观与民族文化:大寨旅游开发定位

龙脊梯田中的平安壮寨梯田旅游最早开发于20世纪90年代,金坑梯田旅游开发则始于2003年。金坑梯田露出神秘的面纱缘起于1994年5月,桂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社教部联合组成的摄制组跋山涉水进入尚不通电和公路的金坑,拍摄了希望工程电视记录片《龙脊》。时任职于桂林电视台的摄影师李亚石拍摄了一组以金坑梯田景观和红瑶民俗风情为题材的作品《大山的日子》,在《中国摄影》上刊登后,引起很大反响。李亚石是金坑梯田旅游开发的开拓者,改变了大寨红瑶的命运,金坑梯田的三个景点也由其命名。他逝世后还选择长眠在金坑,其墓地位于田头寨的山头上,至今大寨村民对李亚石依然感恩戴德,逢年过节均有村民自行去祭拜。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乡土》《走遍中国》等栏目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稻之道》等脍炙人口的纪录片中均有金坑的身影,在地方政府、地方精英、摄影爱好者、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下,金坑逐步走向发展旅游的生计方式。

在龙胜县“旅游扶贫”的政策背景下,龙胜县政府、旅游局、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开始对金坑梯田进行旅游开发。修通了双河口到大寨村12公里的砂石公路(现已扩建为柏油路),同年2月开通大寨—龙脊—龙胜县城的中巴车,供村民和游客往返乘坐。几个自然寨之间也铺设了宽阔的石板路,旅馆、餐馆、商店等设施纷纷修建起来。2005-2006年又恰逢国家“整村推进”扶贫政策实施,大寨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获首批“中国经典景观村落”称号。在旅游开发初期,海拔最高、观景佳地田头寨依托“西山韶乐”景点最早参与旅游,开设家庭旅馆。由于三大景点观景台分布在不同方向的山顶,没有公路相通,旅馆都建在山顶,游客游览全靠步行,村民参与旅游的主要方式是用当地常用的背负工具背篓为游客背行李至山顶客栈,或者抬轿子和做向导等。随着游客数量增长和旅游政策的变化,经营家庭旅馆、特色餐馆的人家逐渐增多。2012年9月30日,由桂林金坑索道客运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的金坑索道开始运营,投资3800万元,为单线循环四人吊厢式索道,全长1380米、落差310米,设有吊厢113个。游客乘坐单程时间为20分钟,目前单程票价为55元,往返为100元。游客乘坐索道可直达大寨三号观景点——金佛顶,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寨与相邻小寨的梯田美景尽收眼底,且避免了爬山之苦,因此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索道建成后,金佛顶山顶上建设了大型观景台,客栈也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景区开发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旅游公司负责宣传、营销,村民负责接待游客,各寨子村民按天轮流接待游客,可到停车场招揽客人吃饭住宿、做导游、背包、抬轿子、兜售工艺品等。

图2 金坑红瑶晒衣节

大寨旅游开发的定位是以梯田景观观光与红瑶民族文化旅游两种模式为核心。梯田景观观光营造了西山韶乐、千层天梯、金佛顶三大景点的是政府、旅游公司、摄影者等参与主体赋予大寨梯田的旅游目的地景观形象。此外,空中索道的立体观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观光形式与景观空间体验。民族文化旅游则以红瑶六月六“晒衣节”及衣、食、住、行展演或其衍生产品为主的“点面”结合模式,以旅游文化节、服饰非遗博物馆、特色婚礼、旅游工艺品、民族歌舞等形态进行开发。金坑以梯田景观加民族文化的互利共赢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方面推进了村寨的快速脱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恢复和传承:梯田维护政策下的稻作农耕反哺

通过不断的文化自觉努力与政策调整,金坑大寨较好地实现了梯田稻作农耕系统与梯田观光的互利共生。当地重视梯田维护、生态保育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梯田是核心旅游资源,而反过来,旅游开发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梯田稻作的恢复、保护和传承,初步建立了生态、业态、形态、文态“四态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四态合一”是学界在古镇修复和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四种形态的耦合与均衡,生态指物质系统中的环境要素,形态指空间结构和建筑要素,文态指行为要素和历史人居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业态指特色产业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19)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等:《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规划师》2014年第5期。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中,有学者亦提出相似的建立“业态—生态—心态”相耦合的复合系统来处理遗产及相关事务。认为业态不是要凝固原生态,而是人所参与的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发展着的生产生活系统,它应该是包含人的实践和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的文化生态,更应该是经过反思的、具有环境自觉、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的一种生态。还应该建构与前述的业态、生态相对应的认知与心态,它不仅能够整合相关遗产资源信息等形成知识的建构,而且包含对于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价值认知和判断。(20)曹兵武:《业态—生态—心态——兼谈文化遗产综合性保护利用传承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这一理念对于大寨这种拥有新旧业态交融的村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大寨的收益分配模式是,村民们除自己参与旅游获取经济利益外,还能从门票中获得相应的分成,称为“梯田维护费”。2003年旅游开发之初,龙脊旅游公司和大寨村签订了一个 30年的协议:旅游公司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抽取2.5万元“梯田维护费”给大寨村,而大寨村民需按照协议规定,在梯田景观涵养范围内按时按质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由于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大寨村得到的“梯田维护费”逐年增长,从2007年的15万元一路攀升至 2013 年的 110 多万元。2012年索道公司进驻后,“梯田维护费”又增加了索道收入的4%。这些收益使大寨普通村民享受到了旅游开发的实惠,越来越多的村民得以改造旧房参与旅游,开始经营农家餐馆和旅馆。“梯田维护费”由村委会分配,最初分别按照以下比例分成:种田亩数占50%、人口占20%、户数占20%,此外村委会获得5%的分成,而未开发旅游的大虎山和小寨两个村寨也获得5%的分成。但是村民更愿意把更多精力投在经营旅馆餐饮等方面,少数村民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的积极性仍然较低。为鼓励村民恢复农耕种植,上述分成比例又更改为70%、12%、12%、3%、3%。按此分成规定,一亩梯田每年能获得4000多元的维护费,大大激发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例如,2017年金坑大寨梯田景区的游客较上年同比增长13.13%,达到60万人,而“梯田维护费”也突破了500万元,(21)数据由大寨村委会提供。村里举行了隆重的现金分红庆贺仪式。这种社区参与模式不但使大寨村民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也增强了其传承农耕文明的主人翁意识。

图3 梯田传统插秧(李庆崇 摄)

从1992年开始,大寨村逐步种植经济作物以增加收入。在当地政府主导下,二十多年来,大寨种植过韩国辣椒、西红柿、大肉姜、罗汉果等,尤其是近年来罗汉果的大面积种植,导致很多耕种成本较高的梯田不再种植水稻。加之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劳力紧缺,部分地势高、位置偏僻的梯田甚至成为荒田,引水沟渠堵塞,田埂坍塌,严重影响了梯田生态和整体景观。而在旅游开发情景下,村中大量中青年人返乡参与旅游和家乡发展。在旅游扶贫政策导向下,大部分村民文化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认识到梯田稻作对于家园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如果不恢复农耕、不维护梯田,便不会有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近十年来,许多种植经济作物和曾经的荒田得以恢复水稻种植,水系得到重整,尤其是核心景观覆盖区,较好地重建了传统的森林、梯田、水系、村寨 “四元一体”的生态循环系统。

金坑梯田观光和稻作农耕系统二者通过相互反哺的关系,促进了彼此的和谐共生发展;与此同时,稻作农耕系统是红瑶民族文化存在的基石,其良好存续也有助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村落物质文化景观以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这种生态、形态、业态、文态“四态合一”的发展模式有赖于各个利益主体和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以及资源公平配置下的村民的“环境自觉、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反思,使梯田耕种、生态保育和文化传承变成自主、自愿的生计方式和自然的生活方式,变成生生不息的生计与业态。

图4 “四态均衡”共生模式示意图

四、结论与讨论:梯田景观的未来

在长期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和协调下,金坑梯田构建了梯田观光、稻作农耕系统与红瑶民族文化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梯田生态、旅游业态、景观空间形态、民族文化样态“四态合一”的均衡配置。这是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中较为成功的案例,其成功经验基于敬畏自然,尊重与运用传统农耕生态智慧,通过充分的社区动员和主体参与,发展与传统业态相协调的旅游新业态,而反过来,民族文化景观又为梯田自然景观增色。然而,这种均衡状态或许是一种理想类型。随着景观旅游成为主导性业态,金坑大寨的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比如道路截断梯田、民宿林立导致聚落空间扩张等景观异化,梯田稻作景观化导致的水稻保质、水循环生态和游客用水、经济理性与自觉传承的矛盾,民族文化舞台化和符号化等问题。

梯田景观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研究的共识,2016年《为梯田选择未来》宣言中强调了关键的三点:一是认识和发挥梯田的生态、景观、经济等多功能性;二是认识传统知识和技艺在维护梯田中的作用,创新农业管理方法;三是跨学科、多部门协作,把保护梯田景观纳入整合性项目中,尤其是有关农业农村发展、环保、水资源管理、空间和土地规划等项目。(22)Mauro Varotto, Lura Bonardi eds., World Terraced Landscapes: History, Environment, Quality of Life, Cham: Springer, 2019, p. 352.龙脊梯田景观的“四态合一”可持续发展未来亦应置于这一国际视野下考量,并着力以下面向的提升:其一,加强科学检测,发展生态农业,提高村民收入,从而增强耕种维护梯田的积极性,如进行稻米品牌认证等;其二,倡导适度旅游开发(mild tourism),减轻过度使用,避免游客和旅游设施在梯田上的高度集中,并促进梯田景观向梯田艺术的转变,“慢景观激发艺术创新,创造结合传统和改革的新文化”;(23)Fedrica Corrado,“Innovative Practices and Strategic Planning on Terraced Landscapes with a View to Building New Alpine Communities,”In Mauro Varotto, Lura Bonardi eds., World Terraced Landscapes: History, Environment, Quality of Life, Cham: Springer, 2019, p. 312.其三,应特别关注技术、制度和组织创新,加强村民能力建设,创新旅游参与和管理模式。总之,我国乡村社会的根本是乡土性,龙脊梯田景观是村落景观的一部分,是农耕系统的结晶,其未来在于多功能性的互利共生;处理好人地关系,以及“四态”之间的均衡互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猜你喜欢
龙脊大寨梯田
甘肃梯田
赏龙脊记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山区修梯田》
龙脊梯田
过去的苹果
“龙脊辣椒”过节
元阳梯田
大寨精神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