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与我国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对于其建设质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单位各个部门的合作质量,加强单位廉政建设等。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将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单位需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质量,以保证自身能够更好、更平稳的发展,以及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事业单位管理层决策的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从两个方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决策的执行力度。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通过内部控制为单位管理层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而单位管理层人员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出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的决策。而单位管理层所制定出的决策能够符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时,能保证单位员工对于其有着较高的接受度,从而保证管理层的决策能够更好的实施。第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在做出决策后,单位内部控制能够辅助单位管理层的通过数据对单位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提升員工对于管理层人员决策的重视程度,从而按照管理层人员的决策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调整,达到提升管理层决策执行力度的目的。
(二)提升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更加高质量的数据沟通提升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质量,保证单位各个部门能够对自身的工作及时的进行调整与优化以配合单位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从而达到提升单位各个部门之间沟通质量的目的[1]。
(三)提升单位风险管理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主要的内控工作包含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环境五个部分。单位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风险管理目标设定、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应对三个方面。而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风险的评估是提升单位风险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是单位内部控制的延伸与发展。由此可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位风险管理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对于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是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责权不明、监督不全面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低。行政事业单位责权不明主要表现在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责权分配不够细化,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导致单位员工在责权划分不明确的地方出现相互推诿情况,影响单位工作效率[2]。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规模愈加庞大,加上单位员工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造成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更加全面的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监督的缺失以及监督质量的低下会降低员工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按照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对自身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影响单位员工的工作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与单位其他人员之间沟通质量低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与单位其他人员之间的沟通质量是保证单位内控合理性以及内控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多数是由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兼任,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环境较为单一,与单位其他员工的沟通质量较低。而单位内控人员与其他人员的沟通质量较低会在两个方面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第一,单位内控人员与单位其他人员之间的沟通质量较低会造成单位内控人员无法了解单位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而无法根据单位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改进与完善。第二,单位内控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沟通质量较低,会造成单位内控人员无法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导致单位管理层人员无法根据数据判断单位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更好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如单位在完成自身项目的过程中,没有了解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对业务人员实际需要资源有错误的判断,从而没有对单位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调配,造成单位项目由于资源的缺失出现进程缓慢甚至于停滞的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
风险管理是单位内部控制的延伸与拓展,提升单位风险管理质量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单位内部控制质量。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是影响单位风险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提升自身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保证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更好的投入使用,提升单位工作效率,优化单位资源分配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细化行政事业单位责任制度。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位的工作进行调查,并按照职位的需求进行责任制的制定,从而保证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岗位都有更加明确的责任要求,让单位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单位要求规范化工作,提升员工工作效率[3]。第二,建立数字化监督平台。数字化监督平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定时地将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上报,而单位监督人员以及单位管理层人员能够通过员工的工作反馈,对员工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保证单位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建立数字化监督平台也有利于降低单位监督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建立数据沟通平台
建立数据沟通平台是提升单位员工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保证单位部门能够合理调整自身工作进度以配合单位项目顺利展开。以及保证单位内控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质量,进而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数据沟通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要求单位各个部门将自身数据进行定期上传,保证单位其他部门能够了解单位部门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对自身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与细化。第二,建立数据直接沟通渠道,保证单位内控人员在对数据产生疑问时,能够及时的联系数据提供者进行数据的确认。以及单位员工也能将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馈,辅助单位管理层更好的对单位内控制度进行改进与完善。
(三)建立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
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的过程中,需要邀请专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对单位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员工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应对方面的知识宣传、培训。从而保证单位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能够高质量的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应对。从而提升单位风险管理质量。
四、结束语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单位内控人员与单位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质量较低、单位缺少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团队等方面的问题,单位需要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以保证单位内部控制能够辅助单位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峥嵘.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 (22):37-38.
[2]岳媛媛.政府审计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D].陕西科技大学,2019.
[3]沈富宝.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对策——以临沂市市直部分单位为例[J].齐鲁珠坛,2018(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