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唯贤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发展路径,主要可以分为社区社会工作和机构社会工作,两者差异明显,同时也具有实践上的互鉴性。加强两者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专业机构;发展策略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的活动。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互鉴性。在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发展路径,主要可以分为社区社会工作和机构社会工作,两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发展方式各不相同,都具有各自的典型特点和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两者开展对比和研究,从而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策略和路径。
1 机构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社会工作机构,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为宗旨,按照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老年、儿童、医院、精神病人、矫治对象等专门机构,或者以某一项社会工作为主要业务范围的社会工作非企业单位。机构的社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业务范围明确。社会工作机构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在登记成立之初就已经非常明确,以某一或相关领域或种类的社会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目标就是要帮助特定的人群解决困难,擅长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遇到超出范围之外的工作内容,只能通过转介等方式推荐其他的专业机构来开展服务,这样能够保证本机构的服务专业性和对服务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第二是机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较强。首先从社工的来源看,机构社工的主要来源为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机构社工和相关领域专家督导。专业的社工队伍能够保证社会工作开展的专业与有效。其次本机构的专业活动和专业氛围能够极大的促进社工的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让社工在专业活动中得到锻炼。其次是社工管理方法上,适当引入绩效考核和适当的晋升机制,能够保证社工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
第三机构的发展路径较为独立。机构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能够较为自主的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政府和行业协会仅在法律和活动规范上进行指导,这就能够保证机构社会工作在合法有序的情况下独立开展工作,对专业性的提升和专业的总结发展非常有利。
在机构社会工作的开展特点的研究中能够发现,由于人员和发展路径的特点,机构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对社工专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困境。首先是社会认同不足。专业社工机构的业务范围往往集中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能否得到全社会的了解认同需要整个社会工作行业在社会治理中不断的發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其次是资源的获取有限。当前我国社工机构的业务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服务外包,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政府的社会治理项目,还要面对相关的考核和评审。社会治理项目由于其公益性特点,往往标的都不是很高,开发的项目也有限。这就决定了社工机构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必须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服务效益。这就也限制了社工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2 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社区社会工作,是指由政府或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的,由城市社工,街道、社区范围开展的社会工作。从工作范围来看,社区社会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已完成政府相关社会管理任务为主。比如老小区加装电梯,人口、经济等相关普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疫等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的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与每一个社区居民息息相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社会工作就是政府社会管理的最基层。
从专业性方面来看,首先社区社会工作涉及的相关专业领域非常的多,工作要求较高,对社区社工的能力要求非常高。社工不但要懂得完成相关工作需要的知识,还要能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方法解决各种常规或者突发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社区的负责人,还要有极强的管理协调能力。而这些都是机构社工所不具备的。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人员构成上来看,社区社工的构成主要来源有原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街道机关干部、大学毕业生、社工专业毕业生、军嫂、困难安置人员,有时候还有片警、城管、居民骨干参加到社会工作任务中。虽然学历背景、能力水平层次不齐,但是各种专业的融合,形成了人人都是多面手的特点,极大地推动各项复杂任务的完成。
从发展路径上看,社区社会工作嵌入在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发展。城市社区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制基本单位,其前身就是居民委员会。在社会治理的进程中,居委会与基层治安、环境等各项工作不断融合,社区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政府对社区社会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不断的加强,不但解决了人员的薪酬待遇,人员配备等问题,还建立了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很多工作任务中也能够给予充分的资金和保障支持。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首先是工作涉及面广,覆盖面大而专业性略有不足。许多工作任务的完成压力较大,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社区社会工作者只能保证工作完成,对于怎样把工作做的更加专业,怎样提升社工专业能力则无暇顾及。第二是工作压力较大,与现有的待遇和职业生涯规划不匹配。当前待遇虽然能够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在社区社工的发展上也从待遇和考试录用方面打开了新的路径,但是和广大社工的实际情况需求想逼人然后较大的差距,造成了很多优秀社会工作人员的流失。
3 机构与社区社会工作互鉴发展的策略探讨
综上所述,作为当前我国最有特点的两种社会工作形态,机构和社区的社会工作各有特点,也有各自的发展困境。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开展一些融合性的实践,互补互鉴,促进两者的发展。
首先在工作方向上,机构和社区社会工作开展融合。进一步明确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把综合性目标模块化,将专业性较强的模块交给社工机构来完成。比如在涉及老人、妇女、儿童等特定人群,或者是涉及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特定领域的工作中,鼓励与专业社工机构的合作。专业社工机构也要将目光放在基层社区,在社区基层管理中凸显自己的专业地位和优势,这对获得社会的认同,提高社会工作地位重要性、专业性,以及获得发展资源等等又具有极大的意义。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做好对社区和社会机构的协作建设,把社区作为一个综合协调管理的平台,更多的来完成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协调链接社会工作中需要的各种资源,形成综合协调和专业机构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
其次是建立统一协调的人员培养流动体系,拓展社工的职业生涯。社工行业协会建立社工人才库,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建立专业社工从学校毕业到职业发展的路径规划。可以建立从社区通才培养、经历锻炼,到机构的专业培养与发展,再到社工督导与管理等几个发展阶段,鼓励社工在社区和不同专业机构间的合理流动。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方面,建立一些公办的社会工作机构,合理的安排编制规格。在社区建设方面,可以适当的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编制,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不断拓展社区工作者的发展途径,为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
[2]李伟,张昱.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研究:回顾与反思[J].理论月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