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13 02:14
海峡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技交流闽台海峡两岸

(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民间科技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作为对台交流的前沿,开展好闽台民间科技交流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福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从事闽台民间科技交流的专门机构,始终致力于组织和引导闽台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历经30年耕耘,打造出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管理论坛等对台交流品牌项目,带动一批省市科技社团拓展两岸科技人员交流交往,有力促进闽台科技人员交往、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推进闽台科技融合发展。

1 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实践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已初步形成了常态化合作机制,推进了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公众科普交流、科技界学术交流、科技社团对口交流。

1.1 青少年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以辩论赛、研习营、科学竞赛、夏令营等形式的多种文化交流活动,为闽台青少年提供了思想、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以下简称“海辩赛”)自2002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该项活动由福建省科协、福建省教育交流协会和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共同发起创办。举办海辩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大学生在科技、文化、教育和历史等方面的交流,让两岸大学生在广阔的学科领域相互碰撞,达到开拓思路、陶冶情操、相互学习、增进感情的目的,进一步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海辩赛已形成三年在大陆举办、一年入岛举办的固定交流模式。截至2020年10月,累计参赛代表队达286支(两岸各143支),参赛选手达1515名,其中大陆有24个省(市、区)参与主办并派出参赛队伍。海辩赛历经闽台赛、两岸赛和入岛比赛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赋予了辩论赛、联谊联欢和赛后考察交流“三部曲”的丰富内涵,赛制独特、辩题独到、活动独创、成果独秀,搭建了两岸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思辩风采、以辩会友、增进情感交流的青春舞台,成为了基础扎实、影响广泛、持续创新、富有意义的对台青年交流交往特色品牌项目。闽台青年学子(创新创业)科技研习营累计吸引277位台湾青年学生参加,通过一系列活动,为闽台青年学子交流交往开启更大空间,让台湾青年学子更多了解福建城市建设、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增进台湾青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培育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生力军作出积极贡献。同时,福建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了多专业领域的青少年交流活动,包括青少年地震夏令营、两岸气象青年汇、青少年天文夏令营、海峡两岸“中华杯”珠心算暨数学竞赛等。

1.2 公众科普交流

通过举办科普论坛活动、开展科普展教、举办科普夏令营、建设科普基地等多形式深化交流研讨与合作。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以下简称“科普论坛”)于2008年开始创办,已在福州、台北、南京、兰州、重庆、日照、呼和浩特等两岸11个城市成功举办了13届,两岸参会专家、学者人数达2000多人,交流论文1300多篇,形成了“一年一度”双向互动交流机制,成为海峡两岸科普界常态化互动交流的品牌项目。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与台湾《科学月刊》联合举办闽台科普期刊与科普创作交流会,交流两岸科普传播的现状、科学普及和科普作品创作的经验做法,促进闽台科普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与台北市野鸟学会,开展了持续长达9年的两岸中华凤头燕鸥同步调查行动,宣讲护鸟知识,提高公众珍爱、保护野生鸟类资源的意识,让中华凤头燕鸥永远飞翔在海峡之间。此外,积极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让交流基地成为闽台科技交流、科普展示的重要阵地,目前福建省交流基地已达12个,数量居各省首位。

1.3 科技界学术交流

通过搭建专家论坛、年会、研讨会等多种交流形式,推动闽台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海峡两岸科技专家论坛(以下简称“科技专家论坛”)自2009年首次在厦门举办以来,历经初创、成型、发展、提质四个阶段。2012年首次确定了“1+ X”办会模式,并不断探索办会模式创新,积累丰富办会经验,凝聚起两岸科技界人气。通过面对面交流加深彼此了解,也为两岸科技领域优势互补、交流合作、共创双赢搭建平台。2020年“科技专家论坛”克服疫情防控影响,创新活动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连线台湾举行活动,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推进了闽台民间科技交流,促进两岸科技融合,增进心灵契合,活动成效得到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及新媒体关注和报道,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科技专家论坛举办12年来,两岸产、学、研、商界代表共约1.7万人参会,其中台湾代表近5300人次;参与协办的两岸机构430家,其中台湾科技社团和高校等共180多家;论坛还促成两岸184项合作项目签约,项目涵盖双方互访、学术研讨、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共同开发、联合考察等。经由“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与“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整合而成的“海峡两岸管理论坛”,创办于2003年,为两岸科技界、经济界、管理界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形成了由福建省科协牵头,福建高校参与,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台湾中华科学研究基金会、台湾科技产业协会等共同主办的模式,持续推动新时代两岸管理界的交流互鉴,探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外,闽台民间科技社团与高等院校间共建科教示范基地,联合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互聘专家为技术顾问,开展技术培训交流活动,也成为闽台民间科技交流的新平台。

1.4 科技社团对口交流

闽台民间科技社团的交流往来是促进闽台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民间科技社团交流形成了学术交流研讨、科技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科技人员互访、服务在闽台籍科技人员、对口交流等多种方式。福建省茶叶学会于 2007 年 10 月 21 日正式成立“福建省茶叶学会闽台茶叶合作研究分会”。分会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优势和积极性,开展了茶叶物流、营销、交易等方面研究和交流,开展了一系列茶学研究、茶企茶叶研讨和茶事方面的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岸茶人的互相往来。

此外,为推动闽台科技社团的交流交往,福建省科协还积极组织科技社团负责人赴台开展双向互动,拜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不断扩大台湾科技界朋友圈。三十年来,除借助论坛平台赴台交流外,共组织20多批次200多位科技人员赴台交流,深化了两岸科技社团交流合作。福建省农学会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赴台学习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共派出30多批次380多人赴台;自2011年以来,福建省水利学会共参与接待台方来闽考察团50多批,组织20多批考察团赴台进行水利技术交流;自1992 年至今,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先后派出考察团 5 次,共计 20 余人次赴台交流访问。

此外,自2009年起,福建省科协先后多次举办“两岸科技社团对接交流活动”,安排两岸科技社团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合作,推动百对台湾地区科技社团与福建省科技社团建立友好关系。截至2020年10月,已有50多对两岸科技社团签订合作协议。许多两岸科技社团通过此项平台建立起合作的关系,开展了学术交流、双方互访、学术期刊交换等,增进了了解,促进了合作。同时,还推动100多名台湾科技人员加入当地科协及所属科技社团,20多家涉台企业(园区)成立了科协组织。2018年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期间,中心举办两岸科技社团民间交流30年图片展;2020年出版的《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博览(第一册)》,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总结福建省级科技社团对台交流成果,宣传闽台科技社团交流成效,以此进一步推动闽台科技社团的交流与合作。

2 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两岸形势复杂严峻,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1 交流认识方面

对台工作的重要性尚未得到普遍性的认识,相当部分业务人员对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学习不够深入,研究不够透彻,业务不够熟练,面对两岸复杂形势,对开展对台科技交流有畏难情绪;非涉台部门对福建开展闽台交流合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将对台科技交流合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些都造成了对台科技交流合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到位不落实”的问题。

2.2 交流环境方面

当前,台湾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两岸对立,给两岸科技交流制造了许多政策障碍,阻碍了两岸间的交流合作。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困难加剧。

2.3 交流主体方面

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主体是闽台民间科技社团。不少福建科技社团在对台交流上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不足、交流资金不足、扶持政策不足等;同时,也存在对台湾科技社团的了解不够、接触不广、交往不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成效。

2.4 交流平台方面

福建省科协作为民间科技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搭建了“一赛一营三论坛”平台,但影响力和覆盖面依然不够大,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对大多数科技社团来说,尚未搭建长期稳定的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更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2.5 交流成效方面

近年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在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成效上还不够显著,如学术交流上广度不宽、深度不够,涉及高端前沿科技的研讨活动数量较少;科技交流合作项目不多,签约项目实质性内容偏少;一般性交流互访较多,高科技人才引进较少等,交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对策建议

按照国家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科协“四服务”职能,突出科技创新,立足福建特色,积极推进闽台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把福建建成台湾科技工作者登陆的第一家园。

3.1 提高对台工作重要性认识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做好对台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自觉性。深入学习中央有关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对台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律,提高做好对台工作的实际本领。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的独特渊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科技界的联系,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关心支持两岸科技交流,积极参与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 完善和拓展交流平台

持续打造“一赛一营三论坛”平台,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完善交流内容。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采取“线上+线下”“岛内+岛外”相结合的交流形式,拓展交流平台载体与内容,扩大两岸科技人员参与面,提升了交流活动在台湾岛内的影响。重视和指导科技社团创立和拓展对台交流平台,根据不同科技社团专业特点和优势,与台湾相应科技社团建立密切联系,共商共建共享特色交流平台。

3.3 重塑“海辩赛”品牌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是两岸大学生交流交往的重要品牌,要充分发挥出品牌作用,引领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促进心灵契合。2020年举办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应邀请两岸知名高校参赛,提升参赛队伍的档次。同时,通过“云辩论”方式,推行全媒体报道,让“海辩赛”在特殊时期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持续发声增进两岸青年互动交流,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关注和参与讨论。可尝试发布“赛前预热”短视频,推介参赛高校和辩手备赛实况,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增强宣传热点效应。可启动“海辩赛”20周年纪念活动,追寻历届两岸优秀辩手足迹,讲好“海辩赛故事”,促进两岸青少年心灵契合。

3.4 培育交流主体

各级科协组织要重视所属科技社团的能力建设,推动科技社团发挥核心职能作用,支持科技人员兼任科技社团相应职务,指导科技社团开展对台科技交流,推动在闽台湾科技人员加入当地科协及其所属学会,帮助解决科技社团遇到的困难。积极推动在台湾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较集中的台商投资区、台湾青年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中建立科协组织,鼓励支持涉台科协组织闽台民间科技交流中发挥出特有的作用。

3.5 提升交流成效

收集整理来闽参访交流考察的台湾科技人员资料,建立闽台民间科技交流专家库,加强与台湾科技专家学者的联系,提升闽台科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汇编出版《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博览》,聚集闽台及各地民间科技交流成果,为新时代深化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提供学习与借鉴。探索建立“闽台民间科技交流基地”,跟踪服务历届论坛签订的两岸交流合作协议,创造条件落地见效。积极与海峡技术转移中心、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协会合作,联合引进台湾高端人才,促成两岸技术对接合作。

猜你喜欢
科技交流闽台海峡两岸
揭示世界文明演进的一种推力
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加盟”中国南南合作网
海峡两岸大事记2020年4—5月
闽台传统民居习俗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浅谈林芝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文明对话从未止步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