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域下闽台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0-07-13 02:14
海峡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闽台福建省共同体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形势下,增进两岸同胞信心,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然而现实情况是,两岸对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尚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推进共同体构建,须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化共同。具备独特地理、文化等对台优势的福建省,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2019年 1月,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实现两岸应通尽通。福建作为与台湾毗邻的省份,积极探索推进闽台深度融合发展之路。3月,福建省台盟重点提案《关于推进闽台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引起了热烈响应,对此,省政协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赶赴各地市展开调研,于5月出台了《关于推进闽台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一年多来,关于推进闽台产业合作转型升级一直是福建省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关于闽台产业融合的发展也引起了学界的探讨。姚燕等认为,深化闽台创意农业合作,有利于推进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1]。包则庆等从闽台科技产业出发,分析当前闽台科技产业合作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发展闽台科技产业深度融合[2]。余敏从产业链角度,分析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主动抓住与台湾企业的合作对接[3]。林惠玲等基于闽台海洋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效,提出继续推进闽台优势互补,推动闽台海洋开发合作向纵深发展[4]。鉴于此,本文基于共同体视域研究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持续有效拓宽闽台三大产业之间横向合作,推进产业内纵向深入融合发展路径,以期推进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

1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意义

1.1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于,一是闽台“五缘”文化基石。福建与台湾虽隔海相望,但两地地缘相近、法缘相承、血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通。闽台两地有着特殊的“五缘”关系,福建完全可以发挥“五缘”文化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产业融合基石。二是政策的大力支持。从2018年福建省发布的惠台“66条措施”到2019年年底的“26条措施”,以及南平市出台的52条惠台措施。2019年,闽台“小三通”发展为“新四通”,两岸经贸合作更加便捷有效。针对台胞及台企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越来越完善,202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探索闽台深度融合模式,持续完善和推进政府政策支持,加快建设福建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1.2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是基于两岸和平关系的逻辑规律,两岸和平共处,携手共同发展,共同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实现两岸同胞共同的中国梦。因而,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此外,闽台产业融合发展以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理念为基础,推进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为闽台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空间,在促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台湾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两岸共赢。总而言之,闽台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维护两岸和平关系、推进两岸共同体建设、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

2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台湾当局阻扰

“九二共识”形成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然而自民进党上台以来,台湾当局公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热到冷,逐渐走向危险的下滑边缘,严重影响了两岸和平关系的维护,阻碍了两岸融合发展的进程。

2.2 闽台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瓶颈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积极融入全球产业贸易分工,承接西方发达国家转移产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格局演变为“三二一”[5],服务业成为台湾地区经济的主体和主导产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产业价值链得到重构,经济增长迅速。相比较于台湾地区,福建省目前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工业和建筑业产值之和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将近50%,虽然服务业近几年的占比逐渐增加,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台湾地区,但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是未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闽台都在寻求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方法,这既是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若两岸不能承接产业转移和深化产业贸易分工,产业发展无法有效融合,这种阶段性差异的持续存在和发展将成为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3 两岸共同体视域下闽台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需基于两岸人民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认知,建设闽台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化产业贸易分工、加强人才双向交流,突破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瓶颈,推动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1 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

关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是集群的人类在自我认同和共同利益、经验的群体意志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作用[6]。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我们坚信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加快构建共同体,须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促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和国家的认知与感情。具体举措包括:举办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学术论坛等各类各形式活动,增强两岸同胞交流、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对两岸共同体认知。福建省一直致力于开展此项活动,2019年以来,以海峡两岸茶产业振兴交流活动、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以新声传情”海峡两岸播音主持人才青年交流会、闽台联谊会;成立两岸国学研究中心,以闽台共同历史、共同连接、共同文化为主题面向台湾群体举行交流活动,以文化唤醒台湾同胞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

3.2 加快闽台产业集聚服务示范园区建设

闽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阻塞了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也为两岸融合提供了机会。福建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差异,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并通过产业对接方式合理、有效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在台湾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下,前十大出口产业中包括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与当前福建省工业发展阶段和产业转型升级阶段非常契合,因而,福建省可以通过加快建设闽台产业集群服务示范区,建设一批促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对接集中区和产业对接专业园区[7],鼓励和吸引闽台企业产业合作。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形成产业互补,缩小闽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拓宽闽台各大产业之间的横向融合。

3.3 深化闽台产业内贸易分工

闽台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三大产业的横向融合,更是产业内部的纵向深度融合。为进一步完全突破闽台产业结构性瓶颈,深化闽台产业纵向深度融合必不可少。这包括闽台在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各大产业内部优化贸易分工合作。具体举措有:在园区内, 辅导和支持合作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明确闽台两岸贸易分工内容;引导更多台资台企入闽,整合价值链上的产业,优化闽台产业合作营商环境,提升闽台合作企业竞争力。

3.4 加强两岸人才双向交流

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和突破两岸产业发展结构性瓶颈,都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两岸人民的交流,才能破除困境,推进闽台产业融合发展,共圆中国梦。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加强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建立和培养闽台人才基地,为促进闽台交流和融合培养青年人才。二是鼓励和吸引台籍青年来闽创业就业,对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加大扶持力度。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例如,关于学历认证和职业资格的互认机制[8];解决台湾同胞子女在大陆的就学问题等,通过完善台湾同胞在大陆享有的公共服务待遇,推进台湾同胞共同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和普惠化。福建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于2017年出台《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申报确认实施办法(试行)》《台湾优秀人才来闽创业创新支持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积极推动各阶层各行业的台湾同胞共享发展机遇。只要两岸同胞更加增进共识,提高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共担两岸融合发展使命和责任,才能真正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猜你喜欢
闽台福建省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闽台传统民居习俗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