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智库建设是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科技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科技智库的内涵与外延入手,着眼于两岸科技智库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共建策略研究,以期对提升海峡两岸科技智库研究水平、推进两岸深度融合发展课题有所裨益。
一般而言,科技智库是指以科技战略决策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服务科技创新决策为主要目标,运用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机构[2]。它主要包括研究院、研究中心、基金会、高校智库、协会、学会等。根据智库主体的属性,可分为官方、半官方、民间、高校附属型智库四类;半官方智库与政府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但课题来源于政府部门,主要工作也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3]。科技智库除了具有政治性和现实可操作性、独立和非营利性、智力产品依赖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备专业性强、层次丰富、学科交叉明显等特征。
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我国面临的各方面风险和挑战日益加剧,亟需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的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已经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2018年,福建省R&D经费投入642.79亿元,占GDP的1.80%,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不高、引领作用不明显。从现实情况来看,福建省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高端创新资源不足,创新领军人才依然缺乏。这都迫切需要科技智库前瞻性地研判科技走势,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台湾与大陆同宗同族,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无疑是两岸走向和平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海峡两岸不断加强各种层面和不同领域的沟通与往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两岸官方和民间的交流更加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且,科技工作涉及的面很广,既有政策层面、技术层面,也有产业层面、人才层面。不同层面的互动,必然带来技术的革新、产业的转型、人员的往来以及科技管理方面新理念、新方法的交流、碰撞,这有利于两岸进一步加强互信合作,促进两岸科技事业相互取长补短以及科技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实现两岸融合发展和互惠共赢。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必须主动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扩大内需的同时充分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满足新形势、新业态、新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2]。在新冠疫情暴发、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必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两岸智库发挥建言献策的作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能满足促进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又能契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台湾地区智库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为政党型智库——有着较为浓厚的党派色彩和意识形态倾向,如“台湾智库”“凯达格兰学校”等;其二为专门性智库,如“台湾经济研究院”“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综合研究院”“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声誉卓著[4]。科技智库属于后者,包括台湾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台湾工业研究院等。这些科技智库虽然具有功能定位明确、结构趋于扁平、活动形式多样等优点,但也存在政治倾向性较明显、经费来源过度依赖政府、学术的独立性及权威性不强等问题。
大陆的科技智库虽然起步较晚,但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1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全球智库报告2017》,中国智库数量达到512家,成为世界第二智库大国。2018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2017中国智库报告》,在综合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列第2位和第5位;在科技类专业影响力方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位列第2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位列第9位,科技智库的表现可圈可点。
自2016年起,两岸智库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不断推动两岸智库交流合作常态化、制度化;2019年6月,在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两岸人才机构合作洽谈会上,由清华海峡研究院牵头成立的海峡两岸“紫荆智库”平台首次对外发布。该平台依托于两岸清华大学和东盟“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生态圈设立,定期组织台湾人才考察团到大陆开展体验式办公,为台湾科技工匠与先进技术搭建了两岸交流平台。
近年来,虽然两岸科技智库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知识价值实现、智库影响力、人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重学术交流、轻决策参考,亟待两岸科技管理部门引起足够重视[5]。
科技智库在开展科技政策类课题研究的同时,更要扮演好“智囊团”和“思想库”的角色,发挥决策咨询的重要作用,为科技管理部门提供前瞻性、预测性的判断,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但目前,两岸科技智库未能达到应有的预期价值,虽然被赋予决策咨询的重要作用,但影响力较小,咨询效果不彰[6]。
相对而言,两岸科技智库的研究成果发表的层次不高,发布的范围有限,多数研究停留在对科技政策进行解读,或者针对政府工作思路开展命题式研究,不能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的高度和深度也不够。而且,在思想产品的传播方面,两岸的科技智库较少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很难在重大问题上形成一定的国际话语权。
专家学者是科技智库开展战略研究和咨政建言的中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了科技智库的研究水平和竞争力。目前,两岸科技智库都存在战略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象,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学科背景的“通才型”专家学者更是少之又少,亟需补齐人才短板,提升智库人员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智库成果的质量。
无论何种智库,只有知识产品转化为现实条件下的对策建议,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目前,两岸科技智库均侧重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意识和动力不足,导致软科学研究成果不能及时为决策者所用,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两岸科技智库均缺乏灵活多样的成果转化渠道、相对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成果的转化率偏低。
毋庸置疑,海峡两岸共建科技智库,不仅可以起到密切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组织机构、人才管理、资金来源和提升影响力等方面,阐述海峡两岸科技智库的共建策略。
首先,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科技智库的日常运营。一方面,依托福建省科协设立海峡两岸共建科技智库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人选分别由大陆和台湾业内知名人士担任。另一方面,借鉴社会智库的做法,设立常务理事和企业理事等。邀请业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家代表等担任两岸共建科技智库的理事,密切政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智库、党政机关、民主党派等的沟通与交流,开阔科技智库研究人员视野的同时也能为公共管理、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发挥智库的“智囊团”作用。
其次,大力引进和使用人才,为科技智库夯实人才基础。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建议针对后疫情时代国家亟需发展的重点产业,借助科协广泛联系专家学者的优势,尽可能多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不断增强共建智库专家的权威性。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切实发挥好科技智库“旋转门”作用,加强智库人才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密度,使科技智库的研究人员成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人员的“源头活水”,为政府部门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第三,拓宽经费来源,为科技智库提供不竭的动力。国内外经验表明,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为高水平科技智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也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7]。共建的科技智库可以采取高校和医院的模式,采用政府拨款和自主创收的方式,以保证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一方面,中央、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以及申请的课题经费,用于智库的日常支出;另一方面,加大吸纳基金会、企业等社会机构赞助力度,通过出版智库成果、举办论坛会议、为政府部门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增加收入。
第四,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升科技智库的影响力。影响力是智库的生命线和核心价值所在,而开放与合作则是提升智库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因此,科技智库可凭借自身智力密集的优势,组建两岸智库协作网络,广泛联系政产学研用等社会各界,不断彰显共建智库在海峡两岸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将政策建议、研究报告、领导批示等智库成果以及接受新闻采访、在学术会议上发言等智库活动作为评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研究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此扩大智库的影响力。
第五,打造智库青年论坛,为科技智库增添生机与活力。青年是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希望和生力军。一方面,围绕两岸促进各自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通过学术沙龙、政策解读、主题研讨、视频会议等方式,定期开展联合调研,促进台湾农业、文化创意、3D打印等高新技术成果在大陆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聚焦当前科技前沿和重点发展方向,如新基建、物联网、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展开讨论和会议交流,为两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布局和科技管理公共政策等提供咨询、预测和建议等,不断提升两岸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当前,随着我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现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在省级层面,仍需大力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海峡两岸科技智库的共建,不仅能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火花,更重要的是不断深化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发挥更加显而易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