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豪[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 450001]
陈垣在《史讳举例》中给避讳和避讳学下了定义:“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以避之,是谓避讳。研究避讳而能应用之于校勘学及考古学者,谓之避讳学。避讳学亦史学中一辅助学科也。”《说文解字》中说:“避,回也,从辵,辟声。”“讳,誋也,从言韦声。”所谓“避讳”,就是回避、忌讳的意思,是人们出于迷信和畏惧的心理,或是因为政治、礼制等原因,在文化生活或行为方式上要回避相关名物的现象。中国避讳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至明代,是避讳史料学时期。上古典籍中大量关于秦汉避讳制度的记载,为后世研究避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第二阶段是清代,这一时期是避讳学萌芽期。清代研究避讳学者众多,“文字狱”大肆盛行也为这一时期避讳学研究形成了良好的条件。第三阶段是避讳学形成期,近代陈垣的《史讳举例》一书标志着避讳学的形成。第四阶段是现代避讳学发展期,避讳专著成果颇丰,也有不少研究避讳的相关论文。在汉语发展史过程中,避讳对于研究上、中古,甚至近古文化都有着巨大价值,甚至可以促进历史、语言、民俗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可指导文献校勘、伪书鉴别、版本鉴定等文史考证工作。
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固有的书写形式、特定读音和特定含义。汉字能与避讳文化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一方面,汉字中包含着大量的避讳信息;另一方面,避讳文化也对汉字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避讳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有的合体字因为其构件而被要求避讳,如“昬”字。唐太宗名讳世民,“昬”字的部件中带有“民”字,故将“民”字缺一笔画,写为“氏”。后来“昏”字占据主导地位,“昬”字只作为“昏”的异体字而存在。还有的因为汉字字形相同或相似而避讳,如“罪”字本作“辠”,由于“辠”和“皇”字形相近,秦始皇为了避始皇名讳,就将“辠”字改为“罪”。“罪”本为形声字,从网,非声,本义是一种捕鱼工具。《说文解字》中说:“罪,捕鱼竹网。秦以‘罪’为‘辠’字。”段玉裁注引《文字音义》云:“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为‘罪’。”还有因汉字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讳,如袁世凯当政时期,觉得“元宵”听上去像是“袁消”,便下令人们不许叫“元宵”,改叫“汤圆”,这也是有名的利用读音造成避讳文化的一种现象。另外,也有因汉字字义而讳。有些汉字的字义具有封建统治者忌讳的内容,因此,统治者或强行解释其汉字字义,或曲解为多义词。如雍正年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令雍正勃然大怒,将其革职。后来,朝廷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因“清”“明”疑似带有“清朝”“明朝”的含义,雍正就认为徐骏是对本朝不满,存心诽谤,倾心明朝,则将其斩首。这类文字狱在清朝多见。
汉字的独特构造和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为避讳提供了多种条件。一直以来,汉字的避讳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缺省笔画,这种方法常见于唐代,宋代以后颇为盛行。清代康熙帝名为玄烨,清本《十三经注疏》里所有“郑玄”的“玄”字,全部都缺了最后一笔。不仅如此,凡是以“玄”为偏旁的字,例如“炫”“眩”“铉”统统少了“玄”字最后一笔。缺笔这一避讳方法是主要的避讳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虽说本字缺笔,但是不影响大概原貌,后人也可轻易从缺笔字中联系到本字。
然后是拆字。汉字有独体字也有合体字,合体字可以拆成若干构件。拆字方法就是利用合体汉字的性质,将该字拆成若干部件,或者只选取其中一种部件加以使用。例如宋神宗名赵顼,为避“顼”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同音字“旭”字一概写为“从日从九”。
另外还可用其他汉字代替。有以“讳”“某”“某甲”等字代替的,比如,在古代为避名字,就直接用“讳”字代替,这也是以“讳”代替名字的开始;有以同义词或者反义词代替的,如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为避“邦”字,把“邦”字统统改为与其意义相近的“国”字,将“万邦”讳作近义的“万国”;有以同音或者音近的字代替的,如唐太祖名李虎,为避其名讳,改“虎”为音近的“武”,将“虎丘”写作“武丘”,这在训诂类书籍中是很常见的;也有以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的,如女真族在唐朝时归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之名讳宗真,讳“真”为字形相似的“直”,曾改称为“女直”;还有以字代名的,如古时候称人以字,以表示尊敬,如果在交际过程中直呼其名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晋书》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对刘渊就称其字,作“刘元海”。
第四种是改变汉字读音。这种避讳方式是在说话或者诵读的时候,遇到所要避讳的字就变更其读音,或者直接读作他字。嬴政为避“正”字读音,就把“正月”的“正”从去声变为平声。
空字同样是很常见的一种避讳方法。在古籍中经常会遇到空白文或者“□”,这些都是为了避讳的需要。这种方法就是遇到避讳字,故意省去不写或者用“□”来表示。清代的《尚书·夏书》中,为避雍正皇帝名胤禛的名讳,一般遇到“胤”字就作“□”处理。这种方法对后世了解经书内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用避讳字的变体书写也是一种避讳方法。遇到需要避讳的字,书写其异体字即可。异体字,又称又体,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这种避讳方法,实则就是用异体字代替本字。
最后就是用红纸或者黄纸将避讳的汉字覆盖。如果犯天子讳,则用黄纸,因为黄色是我国古代所谓的正色之一。如果不是皇帝,则覆以其他颜色,一般是红色。
汉字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与文化整体,还是与其他文化事项,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避讳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充斥于各种各样的文史典籍之中,也对后世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谈一下避讳对文学的影响。避讳造成了汉字使用的混乱,使得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错字、别字、空字,影响后人阅读。古人更改书中的某些避讳字,加深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是充分了解史实的话会很令人费解,一定情况下也会扰乱历史事实,如更改年号、书名之类。同时,也会造成材料失真,给甄别、使用文史材料带来困难。但避讳有时也可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避讳字和避讳文化,我们可以通过避讳字校勘古籍,为书中的脱、讹、错、衍提供参考。因讳字具有时代性,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有专门的律法规定哪些字是讳字,对我们鉴定古籍版本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讳字鉴别版本或推之时代,也可用于鉴别伪书,判断古籍的成书时代和作者所处的时代。
避讳也会对语言学产生影响。首先是为汉语词汇增加新的义项。“讳”字本无名称义,但因古代避讳盛行(避讳即避讳名称),久而久之,“讳”字就带有“名称”这一义项,也有了“名讳”这一词语。其次是出现新读音,产生新词语。“管中窥豹”原为“管中窥虎”,因唐太祖名叫李虎,为避“虎”字,将“虎”用“豹”来代替,所以有了“管中窥豹”这一词语。而“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被改为“画龙不成反为狗”,令人费解。这种做法也造成了怪诞词及词的怪诞用法,失其义理。再次,避讳也产生了大量的残缺字,异体字缺笔是唐人的一大发明。陈垣先生认为避讳缺笔,当起于唐高宗之世。而今所见传世清代刊本书籍,凡是与清帝名同诸字莫不缺笔,则几乎成为定例。古人写避讳字的时候,有时故意不按照常体书写,而让其变形,于是造就了一批异体字。有的是构件位置变换,有的是找形近或者义近的词语代替,其中有些异体字还取代了正体字流传了下来。避讳也让后世流传了大量的代用字。代用字指的是某些避讳字已经有不成文的规定使用哪些字代替,例如为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在清代所有文史类经籍中的“玄”字统统写为“元”。
综上所述,避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文字自身所带有的文化属性息息相关。汉字的形、音、义三位一体,其丰富的文字信息和文化信息每每都被统治者加以利用。他们利用谐音或强拆汉字,或曲解字义,来统治和巩固自己的王朝。著名的有武则天时期的新字发明,如新字“曌”解释为日月当空,意思就是男性和女性一起统治天下,带有女权主义色彩。太平天国时期,为辱骂皇帝,他们把“咸丰”的名字改为“㺂猦”,都改为反犬旁。清代皇帝更有甚者大兴文字狱,特别是雍正、乾隆年间,文人纷纷风声鹤唳。皇帝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把避讳发展到了极致。
总之,避讳于古代汉文化影响至广、至深、至巨,特别是和文字的影响相辅相成。这是一种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
①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等。
②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