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出轨背叛 追求忠诚挚爱
——锡伯族作家赵春生小说婚姻主题解读

2020-07-12 11:25赵洁丁玲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名作欣赏 2020年18期
关键词:莫里春生阿明

⊙赵洁 丁玲[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在男人和女人的世界里,婚姻是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作家赵春生对婚姻与夫妻情感有着自己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理解,他创作了数篇小说,来写婚姻中的出轨、背叛、自律、忠诚、挚爱与坚守。这些小说的背后,始终彰显着赵春生追求至真至纯爱情的婚姻观。

一、鞭挞婚姻中的出轨背叛

出轨背叛之于婚姻家庭,历来为社会所不齿,为舆论所不容。赵春生对于婚姻家庭和夫妻感情有着自己的坚守和底线,他痛恨婚姻中的出轨背叛行为,他在小说中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了猛烈鞭挞和犀利讽刺。

在小说《莫里多和他的妻子》中,莫里多对妻子的态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莫里多中年结婚,婚后对妻子服服帖帖、百依百顺。但是妻子却专横跋扈,平日里对莫里多打骂不断。莫里多出于对妻子的爱,时时处处忍让妻子,无论妻子怎么打骂都不还手,因此,莫里多成了全镇人人皆知的怕老婆的典型。第二阶段,莫里多听别人说他的第一个孩子不是自己的,经过与妻子的言语较量和动手对峙,败下阵来,他选择了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真相。第三阶段,莫里多无意中发现妻子出轨,并当场把妻子捉奸在床。妻子提出了离婚,莫里多为了家庭,再一次地选择了妥协,他退让的底线是,“只要妻子不离婚,怎么都行”,并且他自欺欺人地认为“夫妻之间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为此,他甚至无奈地容忍了妻子的继续出轨。第四阶段,妻子临终前告诉莫里多,两个孩子确实都不是他的,直到这时,莫里多才对妻子真正的死心,他“以家庭为人生信仰”的心理大厦轰然倒塌。莫里多由爱生恨,“他恨妻子,恨得咬牙切齿,发誓宁可当一辈子光棍儿,也不娶这样的老婆”。

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压垮莫里多对家庭无比信仰、对妻子的撒泼无底线容忍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他清楚地得知两个孩子都不是自己的事实。哀莫大于心死,屈辱了一辈子、怕了一辈子老婆的莫里多捍卫自己尊严的最后手段,就是违反锡伯族夫妻合葬的族规,临死前坚决要求死后一定要与背叛了自己一生的妻子分开埋葬。莫里多不许妻子和自己死后同茔,这是对妻子生前背叛婚姻的最大惩罚。换言之,莫里多用阴间的分葬这种最激烈的手段来报复背叛自己的妻子。然而,就是这一点,孩子们也差点没能满足他。莫里多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在舅舅的压力下,把莫里多和他的妻子合葬在了一起。这一次,莫里多再未妥协,他通过借尸还魂于大儿媳的方式,惩罚了没有遵从自己遗言的儿子,以此来迫使儿子给自己迁坟,与妻子分葬。归根结底,赵春生在小说中刻意安排了这种超出现实的非常规手段和极端方式,就是以此来鞭挞婚姻中的出轨背叛行为。

《疯子嘎拜》与《莫里多与他的妻子》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赵春生小说中对婚姻背叛做出的另一种思考。在承包政府宾馆的老板萨勒旦没有出现前,中年男子嘎拜与妻子秀秀恩爱有加。后来,有钱有势的宾馆老板萨勒旦介入嘎拜的婚姻,勾引秀秀。秀秀和萨勒旦最初只是地下偷情,发展到后来,秀秀直接当着丈夫嘎拜的面和萨勒旦“光明正大”地搞婚外情。嘎拜对妻子的出轨行为无能为力,欲疯不能,欲醒亦不能。嘎拜对妻子的出轨行为有三种应对方式。第一种,妻子出轨行径初露苗头时,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尽最大的努力挽留;第二种,当发现秀秀和萨勒旦暧昧升级时,他以砍断自己左手小指的自残方式试图在精神上感化妻子,使她回心转意,但无济于事;第三种,当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奸夫淫妇之事在眼前坐实时,嘎拜以近乎疯狂的方式在大街上揭露妻子的丑行,但这种抗争使他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最后,当嘎拜发现妻子和自己是性冷淡,而和情人是性热烈时,他彻底地死心了,放弃揭发出轨者。婚姻中的出轨者没有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而婚姻中的忠诚者却无能为力,最终嘎拜放弃了抗争。嘎拜决定逃避现实,“与其做个明白事理的正常人,倒不如在疯人院当个无人问津的疯子”。然而事与愿违,疯人院的专家诊断认为嘎拜没疯。真是造化弄人,嘎拜没疯却被世人当成疯子,想疯却又做不得疯子。

嘎拜和莫里多都将他们各自的妻子当作其人生和活着的精神支柱,但是事与愿违,他们的妻子都出轨了。他们做出过各种努力试图挽回婚姻,但均未能如愿。两篇小说相似点在于,出轨者显得强势而又“理直气壮”,忠诚者显得弱势而又“忍气吞声”“无可奈何”,从这一点上来说,似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在小说的结局设置上,作者表达出婚姻中的忠诚者决不能向过错方的出轨和背叛行为妥协。莫里多以死后坚决不与妻子合葬的毒誓来做最后的抗争,嘎拜以最终变成疯子的行为来做极端的斗争。这种情节设置均体现出赵春生的婚姻观,表现了他对出轨者的憎恶,对出轨行为的鞭挞,以及对婚姻中忠诚坚守者的深切同情和悲悯。小说留给读者的启示意义在于:丈夫在婚姻中,面对妻子无休止的骄横跋扈乃至最终的出轨背叛,决不能以爱的名义,无原则无底线地退让。

二、要求夫妻的自律忠诚

赵春生对夫妻感情的纯洁性有着至高至真的追求,他的内心绝不允许夫妻双方对感情有一丝一毫的亵渎和背叛。他在小说中,不仅鞭挞婚姻中的出轨背叛行为,而且要求夫妻自律忠诚,连思想和意念中的出轨杂念都不允许有,这甚至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在小说《看戏》中,“我”在看戏时与旧情人张兰意外相逢。演出结束后,“我”和张兰“抵不住感情交流的冲动”,情不自禁地拥抱接吻了。然而,当“我”走进卸妆间时,发现卸了妆的张兰变得又老又丑,“我”甜蜜的感觉顿时消失了。“我”后悔不该见到她。赵春生通过小说《看戏》,意在告诫读者,作为丈夫,要始终保持对妻子的绝对忠诚,防止外界美貌的诱惑,时时刻刻洁身自好,并且要擦亮心灵的眼睛,不要被那种“短暂的、一瞬即失”的色相所蒙蔽。此外,赵春生以《看戏》中的“我”为戒,告诫男人们在思想出轨之际,要及时地悬崖勒马,防止精神和意念抛锚走偏。不仅如此,《看戏》的深刻内涵还在于:如果一个人心中藏着“旧情人”这个魔鬼,那他理应用理性来约束住它。人永远不要放出自己情感大厦——“潘多拉盒子”中的“旧情人”这个魔鬼,任由感情恣肆汪洋。《看戏》的结局暗示了“我”意识到了自己思想感情出轨的危险及其对家庭的危害,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作为父亲的担当和责任,最终回归家庭。

小说《家庭危机》的主角换成了“我”的妻子和嘎老板。倒卖鹿茸发家的嘎老板和“我”的妻子,当着“我”和众人的面,“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一样玩暧昧,她对“我”的冷待令“我”痛彻心扉。“我”颜面尽失,抬不起头来。与妻子对“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遇到美女诱惑的时候,恪守夫妻间的忠诚之道,维护夫妻感情。一个读过“我”的作品、欣赏“我”的才华,崇拜“我”作家身份的美丽女子,对“我”表示了好感,她将身体贴向了“我”的胸怀。“我”用理性克制自己,及时地刹住了感情的洪流,没有做出对不起妻子的事情。小说的结局是圆满的,在“我”淋着雨回到家时,开门的竟然是已经先“我”一步回到家的妻子,这一细节显示了妻子最终对家庭的回归。

在小说《啊!我的绿提包》中,“我”在寻找绿提包的路上,偶遇一个帮“我”找包并且崇拜“我”的智慧和才华的热心姑娘。“我”暗自将这位姑娘和“我”的妻子来回比较,觉得“她比我的妻子漂亮多了”。于是“我”跟在她后面“大口地吮吸着某种醉人心窍的馨香”,“我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爱上她了”。之后,“我”在商店再次遇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姑娘,就在“我”即将意乱情迷之际,“我”的理智再次战胜了情感的冲动,“我”不断地自责,“不,不,我怎么能在一个姑娘身上这样胡思乱想呢?”于是,“我”内心中所秉持的对于婚姻道德操守的理性大闸又一次叫停了这种意念里的心猿意马,“我”提醒自己自律,“我是有妻室儿女之人”。最终,“我”果断地抑制住了自己有可能滑向行为出轨深渊的思想出轨。

赵春生通过以上三篇小说,实际上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理性思考。人到中年,家庭的危机可能来源于夫妻双方在遇到外界感情和物质诱惑时的应对态度与策略:如果应对得当,理性当家,顾念孩子和家庭,则可以涉险过关,家庭圆满;如果处理不当,深陷外遇漩涡,则极有可能擦枪走火,妻(夫)离子散。作者希冀夫妻双方能够相互尊重,互相包容,对家庭自律忠诚。

三、追求感情的挚爱坚守

在赵春生所创作的夫妻婚姻情感小说中,他所崇尚的爱情就是渡尽劫波,追求挚爱。哪怕爱人在天涯海角,又哪怕等到海枯石烂,赵春生在其小说中,依然选择对挚爱不离不弃,坚守一生。

在小说《舅舅的故事》中,阿明与古丽娜受尽千辛万苦结为夫妻,虽然他们最终没有等来阿明的母亲大人的同意和其他家人的认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小说成功塑造了阿明和古丽娜冲破万千困难、追求患难真爱、永不分离的挚爱夫妻形象。

《舅舅的故事》中的一条主线就是阿明与古丽娜的夫妻爱情故事。阿明和古丽娜在相爱并走向婚姻的过程中,经历了万千磨难的考验,在这些考验的基础上,小说对夫妻感情进行了深邃而凝重的思考。阿明和古丽娜的爱情起于缘分,相识于患难之中,因此显得来之不易。阿明与古丽娜在苦难岁月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他们的感情曾经受到了数度考验。第一次考验是阿明有难,被捕入狱,古丽娜一家倾尽全力将阿明救出来。第二次考验是阿明对古丽娜不辞而别,古丽娜吃尽苦头,独自带着女儿伊丽花从省城迪化千里寻夫。在寻找阿明的路途中,她们母女二人寄人篱下,甚至古丽娜还被人强奸,但她忍辱负重,想方设法打探到阿明的家乡,最终渡尽劫波,找到阿明。第三次考验是阿明和古丽娜的婚姻遭到了阿明母亲何妈和家人的反对与抵制,但二人依然冲破万难,坚决选择并肩前行。

不唯轰轰烈烈地追求挚爱,赵春生在小说《没有度完的蜜月》和《系在五彩绳端的爱》中,对于婚姻爱情中遇到的遗憾与缺席,他也用不离不弃、乃至坚守一生来回答它。

《没有度完的蜜月》是赵春生根据边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一则真人真事创作而成的小说。小说女主人公梅子温柔贤惠、体贴周到,男主人公阿凯更是时时处处关心呵护梅子,二人婚后的生活幸福而甜蜜。但是天有不测风雨,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他们温馨快乐的蜜月生活。阿凯为了给梅子做鱼吃,在一次钓鱼归来的路上,被两个穷凶极恶的逃苏犯劫持;为了不被劫犯杀害,更是为了将来能和爱妻梅子团聚,他放弃了抵抗,被两位逃犯裹挟着带到了荒无人烟的苏联农庄开荒,经年苦熬。“阿凯逃苏”事件使得留在国内的梅子受到牵连,社会舆论谴责她,家人与她断绝了关系。然而,梅子依然忠贞于丈夫,没有选择与阿凯离婚,也没有再嫁,而是忍受着种种磨难,躲到乡下生下了遗腹女阿琴,并独自含辛茹苦将女儿拉扯长大。支撑她坚守下来的信念无比坚强:只要活下去,就一定能等到心爱的丈夫归来。阿凯在异国他乡,被严密监视,受尽折磨,但好在受到加米拉一家的庇护,加米拉也爱上了阿凯,虽然阿凯觉得不能对不起梅子,数次理智地拒绝过加米拉,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在加米拉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下,阿凯还是接受了加米拉,二人成婚并生子。中苏关系解冻后,阿凯回国探视梅子,得知梅子为他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坚守残缺的婚姻,他心碎离开,梅子也悲痛欲绝。赵春生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相亲相爱的夫妻被时代的洪流分隔到了无法联系的两地,妻子梅子在丈夫阿凯消失的日子里,忠贞坚守、煎熬等待,可歌可泣。作者非常肯定梅子坚守等待丈夫的这种高尚行为。

在另一篇小说《系在五彩绳端的爱》中,女主人公“她”与丈夫结婚后相爱有加。婚后虽然“她”一直不能生育,丈夫却并没有嫌弃“她”。有一天,丈夫出远门办事,多日未归,音信全无。“她”担心丈夫出事,也担心他的钱被偷了,但是“她”却并不担心丈夫被城里“打扮得像妖精一样的女人”迷住,在这一点上,“她”对丈夫和他们的爱情有笃定的信心,“她”也从不怀疑丈夫对“她”忠贞的爱。丈夫不在的日子里,“她”感到焦灼不安。“她”每天都坚守在村头的千年老榆树下,望穿秋水般地盼着心爱的丈夫早日归来。“她”神情恍惚,似睡似醒。也许是思夫心切,“她”梦到丈夫被两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挟持急步前行,丈夫拼命地挣扎,并歇斯底里地向“她”求救,“她”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当追到悬崖边时,老榆树变成的白发老人对“她”说总有一天“她”能等到丈夫归来。昏昏沉沉中,“她”呼唤着自己的丈夫,渴望见到他,哪怕是见上一面也心满意足。

这篇小说,作者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以“她”在老榆树下等待丈夫时的思绪流动为线索,写出了妻子“她”对丈夫的爱,写出了“她”等待丈夫归来时的渴望、焦虑、煎熬和彷徨。同时,这篇小说的精彩之处也在于作者对妻子思夫、等夫、盼夫的细腻感情描写得非常到位,真切地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等待与坚守,读来令人动容。赵春生用《系在五彩绳端的爱》这篇小说,用极端的情形表达出了他的婚姻爱情观,那就是追求挚爱坚守,愈是爱得深,愈是等得苦!等待,是对夫妻感情的一种生死考验;坚守,是对婚姻爱情的一种崇高态度。无坚守,不爱情!

赵春生对夫妻婚姻和感情的纯洁性有着至真的追求,在他的婚姻观中,夫妻必须为对方负责,信守爱的承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守“永远爱对方、相濡以沫、永不背叛”的信念。

四、结语

人人都有感情和喜好,每个人在婚后都有可能遇到外界的情感诱惑,柳下惠式的坐怀不乱是圣人的表现,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在赵春生看来,一个理性的人,当情感意念有所松动时,应该做到的是,以极强的道德自律感和家庭责任感,及时地刹住思想的出轨抛锚。一个忠诚于婚姻之人,应当自律并慎独。赵春生关于婚姻与夫妻感情的小说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人,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婚姻,挚爱着自己的伴侣,担负起自己的家庭责任。

猜你喜欢
莫里春生阿明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曹春生作品
《莫里》
好教练
妹妹的本事
不认账
高强度运动
杰克逊家人怒斥“凶手”被轻判
爱的表白
脚踏实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