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荣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其自己钟爱的艺术表达形式。畲族山歌,即是铅山畲族人特别喜爱的一种艺术生活方式,铅山畲族山歌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铅山畲族山歌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已经成为本地区少数民族传递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宝之一。
有关畬族的发源问题,直到今天依然有众多学说,比如,有学者认为“苗、瑶、畲”同源,这一派被称之为“武陵蛮”;有学者指出“畲族是越人的子孙”;还有学者提出“畲族源自于远古时期粤地的土著人群”等,这些学说都有各自的理由,至今为止还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有资料显示,畲族人群的主要生活地集中在粤、闽、浙、赣之间。
当前,我国的畲族山歌主要在浙西南一带的畲族聚集地区较为流行。浙西南当地人民自古就喜欢唱歌,已经广为流传。畲族山歌种类繁多,包括识理斗智歌、革命山歌、时令歌、时政歌、叙事歌、儿歌、祭祀礼仪歌、杂歌、小说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等等。
江西地区的畲族群聚地主要是在铅山县,铅山畲族山歌的分布情况及其山歌现状如下表所示:
?
铅山畲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铅山畲族的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民族压迫和歧视,长期居住在深山僻林之间,过着非常穷苦的日子。而正是因为这种悲惨的生活,使得整个民族逐渐形成了一种压抑、凄凉的心情,因此山歌也成为了其宣泄悲苦心理的途径之一,长此以往形成了这种如泣如诉、幽怨、纤细、轻声的音调特色。
铅山畲族人民主要聚集在高山深壑之地,流传着铅山畲族生来就爱唱歌的说法。无论是喜庆节日,还是男女相恋,亦或是丧葬祭祀、社会交往,都可通过歌声来表达和交流感情。歌手大多相隔较远,隔着溪谷、山野对唱,同性之间基本不会对歌,大多为男女对唱形式。而由于男女之间音色、音区具有显著差异性,假嗓的音色和音区比较接近,因此男的唱得高,才能和女的平音。在选择理想的伴侣时,铅山畲族的青年男女也会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男女之间的对歌活动往往持续较长时间,歌手们使用假声可以保持一种省力的状态,长时间唱歌也不会劳累的假声唱法,在这种民间风俗下,最终逐渐形成了男女均可使用的这种演唱方法。
铅山畲族人民经常住在交通闭塞的地方,而且多数在山地,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铅山畲族山歌的演唱风格。铅山畲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也在长期文化发展中升华为一种艺术体验。长期感受泥土芬芳、绿树成荫,群山环抱的自然美,自然而然就会发出飘逸而纤细、清丽的假声。因此,与我国其他的少数民族地区假声相比,虽然铅山畲族山歌不如高原的高亢豪迈,也不如平原的空灵久远,但是我们明显看到铅山畲族山歌独特的艺术特征,明显具有江南水乡山地所独有的柔美秀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平常说话的声音成为真声,将与结实、明亮的说话声完全不用的声音成为假声,这种声音不仅毫无色彩且又虚又弱。但是从声乐的角度进行分析,假声指的是歌者在演唱时通过有意识地控制,使声带部分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其音色也不同于生活中的假声,不仅晶亮而且透明。比如在铅山县太源乡畲族山歌《山歌要打话要谈》(谱例见下方)中,很多假声就是这样的:
对于铅山畲族山歌的演唱形式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方法是用真声进行演唱。铅山畲族人民将此种演唱方法称为平讲。歌者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域比较低,接近日常说话,在小字一组到二组之间。使用这种方式唱歌,气息较浅,发声的位置较低,缺少抑扬顿挫,极易造成声音发白,集中在口咽腔,声带也不紧绷较为松弛。真声演唱节奏紧凑,曲调简单,声音较为低沉,给人一种沉重、悲痛的气氛。因此真声演唱大多用于死者出殡前或丧事时,在公共场合听不到。此外,使用真声演唱的歌者其年龄比较高,多为男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年老体衰失去了假声,但是也应明确,铅山畲族人民在学歌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使用真声。
第二种方法是用假声进行演唱。铅山畲族人民将假声演唱成为假声唱。从上文得知,假声演唱是歌者对声带的有意识控制而产生的声音,与整个声带振动相比,假声的声音更高,音域在小字一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g之间,与平讲调相比音区高了四、五度。假声的声音效果是亮、尖、高,音质有金属般光彩,声音穿透有力。假声唱法中,歌者喉咙处于打开的状态,其呼吸支点位于小腹,硬腭向上抬起,假声演唱的山歌旋律和节奏相对复杂,对歌者控制声音音量强弱、音色明暗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第三种方法是用真声与假声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演唱。在演唱过程中,真声和假声的比例比较合理,低声区假声为辅,真声为主,与单纯真声演唱相比声音富有弹性且较为浑厚;在高声区,则以真声为辅,假声为主,与单纯假声演唱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共鸣效果,且声音更有力度,更加结实。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歌者会逐渐摸索到真声与假声结合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替演唱,声音的明亮程度和位置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且都有一个明亮的“芯”。这种演唱也让人听起来真假难分,假中有真,真中有假。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首歌中放高音、假声唱、平讲调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往往会同时存在。但是对于铅山畲族人民来讲,假声演唱流传得更佳广泛,男女老少均会,掌握得也最为娴熟。在铅山畲族人民眼中,假声演唱较其他演唱方法具有更高的艺术魅力,也更能表达出其感情。
从声乐教学的角度分析铅山畲族山歌中的假声演唱的特点,不难发现其具有一定穿透力和较为明亮的色彩。铅山畲族山歌中的假声演唱讲究畲语押韵,追求古朴、恬静,很多人都可以即兴编唱。
不同民族唱法都是依据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原则产生的,民族语言作为歌唱的基础,以宽广明亮、甜美悠扬、清脆优美为特点,有效结合了腔、字、声。上文中提到铅山畲族山歌的演唱方法包括混合演唱、假声唱和平讲调三种,其中放高音适合演唱低声和中声区的歌曲,如郭兰英演唱的民歌《绣金匾》;假声唱比较适合演唱柔和的作品,如云南民歌《猜调》;混合演唱如果可以与共鸣、气息有效结合在一起,就会充满表现力,且刚柔并济。因此,很多民间艺术家在结合了铅山畲族音乐特有的曲式特点和科学发声方法后,又创作了大量的富有现代化特点的铅山畲族歌曲,包括《畲乡风雨桥》《请到绿谷畲乡来》《畲家的美丽》等。
铅山畲族山歌不仅是铅山畲族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也是我们祖国广阔大地上盛开的一朵民间文艺小花,我们在欣赏其美的同时还必须时刻记得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的风格和特色,努力把畲族山歌艺术演唱运用到新民歌的声乐教学中,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民间艺术走出千家万户,走出山村田埂,走在新时代的全民幸福健康的大道上,不断提升艺术水平,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与时俱进,将我们的铅山畲族山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