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鹰
水美听畲歌
“打条山歌给党听,党的政策暖民心,改革开放政策好,畲乡面貌更了新,永远不忘党恩情。”虽然王成根是用畲族方言唱给我们听的,但他边唱边指手画脚地解说,加上他一连唱了五六遍,我还是听明白了。唱完党歌之后,他又唱了一首情歌:“打鼓要打鼓边沿,种田要种妹门前,三朝一七来看水,一看妹妹二看田,这种恋爱爱更甜。”他唱得十分真挚、自然,就像畲乡的溪水,清爽、明净、通透。
唱完后,身着畲族服饰的王成根带我们来到水美村。眼前的景象让我有点发愣,我无法相信在莽莽武夷山脉的深处,居然有一个建设得如此时尚的山村:复古廊桥、仿古水车、砖混结构的村委会、敞亮明净的小广场、防腐木制作的标牌、花岗石打制的栏杆、青石板铺就的桥面、鹅卵石堆砌的花坛……要不是土木结构的畲族民房上那白色石灰线勾勒出的轮廓,要不是木板房檐下堆放整齐直抵桁条的柴垛,要不是端坐在墙檐下、门槛前、竖柱旁穿着绣花围裙的畲族老太,要不是那一片片、一团团、一层层、忽聚忽散、急匆匆飘来、慢悠悠离去的白云,要不是那从高山上密林中飞泻而下、白花花飞溅、轰隆隆巨响的瀑布,要不是那碧绿得浓郁如墨碧绿得恣意汪洋碧绿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青山,要不是那时不时随风而来又被风吹远的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山歌……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么一个现代时尚的村庄跟一个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尤其不会跟意为“刀耕火种”的畲民族联系在一起。
水美村小广场的南端竖立着十个红色的大字: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这是畲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立族准则,看得出来,畲族跟汉族的融合度已经很高很深了,但最后两个字“勇”跟“和”仍然保持着畲族人民最初的立族原则和生存标准,从中可以看出畲族虽然是个骁勇好斗但又是重情宽厚爱好和平的民族,畲族的先民以“和”为目标但深知和平必须靠斗争与实力即“勇”来保证的辩证关系。历史上,畲民与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恩怨情仇,他们最终退让到赣闽粤交界的大山深处,自称“山哈”,即“山里的客人”,过着原始粗放的生活。如今,因为良好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亲如一家,要不是逢年过节所展现的习俗,几乎看不出之间的差异了。比如这美丽的古老的水美村,莽莽的武夷山脉并没有挡住畲民与汉人相融的步伐,青年人脱下了花团锦簇的民族服装,穿上了西装牛仔,一头扎进了城市,扎进了工矿企业,他们才不管不准跟汉人通婚的族规,在城市的公园里自由自在地恋爱着,他们把现代文明带回深山,把畲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迷人。老人们也开通了思想,水美村后山一老人拉着我的手感慨万千:“管不了了,管不住了,让他们去吧,愿娶谁就娶谁吧!只要他们过得好。”另一位老人扯住我,吞吞吐吐地问:“听说,你们是北京来的大领导,想问下,对我们的政策,会不会变?”我一愣,立即反应过来,他问的是民族政策,关心的是经济上的补助会不会变化。看着他满是期待的眼睛,我忽然瞄见门额上的红纸横幅,上书“八旬荣庆”四个大字,就问他:“大爷,您高寿?”他顺着我的视线扭过头去又扭回来,满是骄傲地说:“八十整了,正月刚过的生日!孩子们都在,好几十个,可热闹了!”我说:“大爷,您就放心吧,您再活个八十,这政策都不会变的!”“那就好!那就好!”老人家心满意足地松开了我的手,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口袋。
与老人闲聊间,王成根的歌声在村西边响了起来:“走了三步就打歌,妹妹说郎嘴又多,山歌不是我起制,聪明乖巧学得多,斜东斜西望阿哥。”接着传来一阵热烈的喝彩声,王成根的声音更大了:“哥哥打歌姐不回,姐姐肚中无内才,山歌不要金钱卖,只要肚中想出来,姐姐不回无肚才。”村西边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引得我急忙寻声而去,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我一跺长着青苔的青石,正要开骂,八旬老人说:“可别骂路,这路可千百年了,多少人踩过啊,后面就是武夷山的火烧关,唐朝黄巢走过,清朝太平军过兵,各朝各代都有挑夫走过,这可是我们的活路啊,骂不得,骂不得啊!”听着老人的话,我更添兴致。一转身,钻进一座老宅,天井后的二进厅一副对联让我驻足:静听流水闹(上联),闲闻管弦声(下联),移松引月(横批)。谁说畲民刀耕火种野蛮愚昧?看这对联,是多么浪漫多么诗意多么富有情趣啊!
耳旁回响着一路的山歌,我们回到了铅山县城,河口码头已经灯火辉煌。
铅山姑娘不用拣
铅山美女多,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铅山的古谚说“墩上萝卜赤岩藕,川芎大蒜清湖有。紫溪斗笠石塘伞,铅山姑娘不用拣”,美女多得像萝卜、莲藕、大蒜、斗笠、雨伞和蒸笼一样。
传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数次到铅山,离去时把美女留在了铅山,或奖给地方官吏,或赏给驻军将领,或成贾人之妇,或为士绅之妾,因此,铅山盛产美女。这是很牵强的说法,“乾隆皇帝到底有没有到过铅山、到过几次”根本没有任何史料佐证。即使乾隆皇帝带了美女来,想那乾隆皇帝是个多情的人,他怎么可能把心爱的美女丢弃在铅山?
那么,铅山为何盛产美女呢?
首先是好山好水出美女。铅山县两千多平方千米土地,全是由武夷山脊向北蜿蜒的支脉、河流、峡谷、平川组成,四大支脉之间夹着三条河流,全部汇于县境北边的信江,上天赐给铅山美丽的山水,富饶的物产,而铅山的山水又孕育出无数的奇珍,尤其是孕育出了无数的美女。前几天我与夫人洗车,见一美女,我说她是铅山的,夫人上前问询,果然是铅山永平的。又一次在深圳,同乡聚会,席间有一美女极为抢眼,我上去招呼:“你是铅山的吗?”对方一脸惊讶:“您怎么知道的?我是铅山陈坊的,不过我父亲一辈便到上饶了,我出生在上饶。”我说:“你脸上写着字呢!”害得那个美女将信将疑,时不时摸脸。
铅山多富户,也是“铅山姑娘不用拣”的原因。铅山自古而今便是中原通向闽越的交通要塞,是江南经济中心,境内盛产铜、纸、茶,且形成了规模浩大的产业集群,繁荣近千年,延续数十代,因此铅山的商人众多,富户遍地,拿现在的话说,铅山人几乎家家办厂、户户开店、男女老少人人经商。你想,古时娶亲直到成亲之夜才能掀起盖头看到新娘的容貌,那相亲相什么?自然是对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了,而铅山的富户多如艾草,因此,到铅山娶亲,随便逮一个便是大户人家,自然是“姑娘不用拣”了。
铅山县与古代很多经济发达的地方不一样,铅山人不但富裕还讲礼仪,铅山人可不是土豪。大义高僧从唐朝时便对铅山人进行了洗礼,葛仙祠教育铅山人学会了善良,尤其是朱陆鹅湖之会后,铅山更是成为“斯文宗主”的源地,成为历代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圣地,铅山本地也因此人才辈出,“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佳话广为流传,可以说,铅山境内乡风淳朴,文气郁郁,书院学堂鳞次栉比,书乡门第比比皆是,无论是士绅商家,还是普通山民,无不识礼仪知廉耻,铅山女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但美丽,而且善良,不但善良,而且智慧,不但智慧,而且优雅,要是你,面对一群这样的女人,还会“挑挑拣拣”吗?
作为古代江南经济中心的铅山,在全境范围内形成了许多经济重镇,如河口镇、永平镇、石塘镇、陈坊镇、湖坊镇等,这些集镇商贾云集,车马喧闹,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人汇集于此,街上常常拥挤得难移寸步,河上商船竹筏常常“而百而千”,跟现在城市里堵车一样,出现经常性的“堵船”现象,全国各地甚至胡地国外的美女也大量进入铅山,一批批美女最终成为铅山人。
每次去铅山,“铅山姑娘不用拣”这句话就自然而然地跳将出来,因此,在铅山的街面上,我总要东张西望,总想找出更多的美女去佐证这句已经流行了数百年的古谚,当然,也由此引发了不少人对我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