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娟
初中时期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学科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夯实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培育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其开展自主学习的技能.应用归纳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架构,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难度都会随之降低,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掌握归纳法的应用方式,便于其课后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针对归纳法的应用策略问题进行研讨,对于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一、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对于各知识点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加之部分教师存在错误的教学理念,导致化学实验课程的失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固化,侧重各种定性或者定量分析,学生只能够通过主观想象进行学习,而难以形成“现象——结果——原理”的知识体系,对于化学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从而导致死记硬背成为学生记忆化学公式的主要路径.此种教学状态可以体现出化学学科教学没有从广域维度建立化学观念的现实问题,学生只能够理解某个知识点,但是无法充分理解化学学科知识特点,各个知识点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常会造成知识点的遗忘,也难以实现知识点通汇贯通的灵活应用,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化学素养的发展.
二、歸纳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归纳法建立理论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按照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规律,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往往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同时由于教学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教师往往会在某节课程中进行某个知识点或者问题的教学,因而导致各知识点呈现零散分布的状态.应用归纳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将多个零散知识点串联,建立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架构.
例如,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两种物质的主要特征将其形成以“氧化物”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对CO与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和总结,并根据教学内容对CO2的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检验方法、用途等内容完善到思维导图中,将本章节的各零散知识点都被系统性梳理和记录到思维导图中,以具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此种归纳方式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记忆,使不同知识点之间体现出连接关系,降低记忆难度,提升学习效率.
2.应用归纳法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传统教学领域存在实验教学形式化的现实问题,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学生能够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在化学的实验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应用归纳法,通过各种实验原理、条件、产物进行归纳,对新问题进行推测和探究,进而验证自身推测内容是否正确.此种实验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实验结果的状态,为学生创设调动和应用创新思维的契机,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的发展.
例如,进行“氧气”一课的教学时,在完成前半部分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学习活动,将“C+O2”“2C+O2”“S+O2”“4P+5O2”“3Fe+2O2”等化学式罗列起来,对比不同化学物质之间产生反应的条件,对比不同化学反应的反应现象及产物,如哪些实验会出现放热现象、哪些实验会产生固体产物、哪些实验会产生白色固体产物等,对比不同实验现象的差异性,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同时在对比和分析环节总结不同化学物质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会发生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而让学生进行预测“2Mg+O2”“4Al+3O2”“2H+O2”“2CO+O2”“CH4+2O2”这些化学实验可能需要哪些实验条件、可能产生哪些实验现象、可能出现哪些产物等,进而通过实验活动对学生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学生在验证实验过程的参与积极性会明显提高,也会自觉将不同实验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与复习学习活动内容进行罗列,自行完成知识归纳.
总之,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要重视归纳法的应用,通过应用归纳法建立理论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应用归纳法进行实验探究等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边学习,边归纳的学习习惯,使归纳在学科学习环节形成常态化,以帮助学生逐渐完善化学学科知识架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