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冉冉,栗印军
(1.锦州医科大学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 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2.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6》[1]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3%,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为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脏病和各种心肌病的终末状态[2]。目前对于心衰的治疗,除了要改善症状外,还要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心肌重塑,最终提高生活质量[3]。2014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公布的PARADIGM-HF 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进一步降低心衰的住院风险[4]。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短期心功能疗效的影响。
对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1 例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51 例,其中男25 例,女26 例,年龄(63.00±7.48)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22 例,高血压24 例,缺血性心肌病28 例;试验组50 例,其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65.04±6.59)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23 例,高血压31 例,缺血性心肌病27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①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 Ⅱ-Ⅲ级;②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③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35 pg/mL 或N-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125 pg/mL;④年龄≤75 岁,男女不限。
①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②血肌酐>221 μ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30 mL/(min·1.73m2);③血清钾≥5.0 mmol/L;④既往诊断过双侧肾动脉狭窄;⑤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⑥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脏病及梗阻性心脏病;⑦依从性差的患者。
两组患者均在标准药物(如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d 两次口服,2 周滴定至目标剂量200 mg/d 两次口服维持,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 一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 周。沙库巴曲缬沙坦(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100 mg);贝那普利(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10 mg)。
①NT-proBNP:入院时、治疗1 周、4 周和12 周,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雷度米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AQT90)对患者静脉血进行检测。②心脏彩超:采用飞利浦IE33 型多普勒彩色心脏超声仪记录LVEF、LVEDD 数值的变化。③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内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6 min 内的步行距离,小于150 m 提示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 m 提示中度心功能不全,426~550 m 提示轻度心功能不全。④生活质量量表: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2 周后填写。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LVEF、LVEDD 及NT-proBNP 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LVEF、LVEDD及NT-proBNP 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VEF增加的水平、LVEDD 及NT-proBNP 降低的水平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 及NT-proBNP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 及NT-proBNP比较 ()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6MWT 结果进行分析,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6MWT 结果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6MWT 距离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MWT、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MWT、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注:1)与治疗1 周或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未观察。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心排血量减少,以循环淤血、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以及水肿[2]。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1.5%~2.0%,≥70%岁人群患病率≥10%[5]。近年来,心衰的治疗药物从传统的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发展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提示心衰的治疗不仅需要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延缓心室重塑的发展[4]。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利钠肽系统在抑制水钠潴留、舒张血管和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我国心力衰竭指南推荐其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6-8]。因此,增加利钠肽水平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新方向。而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双重系统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RAAS 和利钠肽系统,既能够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发挥抑制RAAS 系统的作用,达到扩张血管、减少水钠潴留、抑制心肌重塑的目的[9],又可以通过抑制脑啡肽酶,阻断脑啡肽酶降解利钠肽而使利钠肽水平升高,从而促进钠尿排泄及延缓心室重塑[10]。
本研究提示,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可有效的降低NT-proBNP 水平,增加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延缓心室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更显著。12 周随访时再次填写生活质量量表,患者自我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12 周随访时患者6MWT 的距离明显大于治疗1 周时,提示两种药物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效更明显。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贝那普利。本文章由于病例数量有限,期待更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