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平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215500)
IgA 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及系膜基质增生,系膜区可见以IgA 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1]。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发生[2]。有研究证实,IgA 肾病中存在T 细胞紊乱,Th1/Th2 平衡向Th2 偏移,从而促进B 细胞活化,使得糖基化异常的IgA 增多。骨化三醇作为免疫调节剂,可能通过促进调节性T 细胞的分化而缓解大鼠IgA 肾病进展[3-5]。黎磊石等[6]研究揭示,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系膜细胞增生,维持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状态,可以有效阻止蛋白流出,具有减轻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肾组织慢性炎症状态等作用。因此,雷公藤多苷已成功应用于IgA 肾病等许多免疫性疾病的治疗[7-8]。本研究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IgA 肾病患者,探讨骨化三醇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gA 肾病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IgA 肾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 42.0±11.1 岁,病程 34.0±15.2 月。观察组中男性 16 例,女性 14 例;平均年龄 43.2±12.1 岁,病程37.7±15.8 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肾穿刺活检证实,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原发性IgA 肾病诊断标准[9];(2)24 h 尿蛋白为 1~3.5 g;(3)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狼疮性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过敏性紫癜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2)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 mg/次,3 次/日,饭后服用;观察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0.25 μg/次,1 次/日;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 次/日。治疗 12 周后评价。
1.3 观察指标 (1)相关实验室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完成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和留取尿液标本,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钙、血磷。根据 CKD-EPI 公式[10]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应用双缩脲法测定24 h 尿蛋白定量。(2)蛋白尿缓解效果:根据尿蛋白缓解效果评价标准[11]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治疗后24 h 尿蛋白≤0.3 g;部分缓解(PR):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0.3 g,下降幅度≥50%;未缓解(NR):治疗后 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50%。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 ×100%。(3)不良反应: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口干、恶心、呕吐、乏力、头晕、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若满足方差齐性与正态分布,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 检验,否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Scr、Alb、eGFR、24 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Alb、eGFR 高于治疗前,Scr、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Alb、eGFR 高于对照组,Scr、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2 尿蛋白缓解效果比较 对照组CR 3 例,PR 9例,NR 18 例,治疗有效率为40.0%;观察组CR 7例,PR15 例,NR 8 例,治疗有效率为 7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5,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1 例(3.3%)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观察组2 例(6.6%)出现消化道功能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05)。
IgA 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无症状性的血尿、蛋白尿,至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15%~40%患者在确诊后10~20 年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病[13]。IgA 肾病治疗主要以ARB/ACEI 类药物、激素、细胞毒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为主。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减少蛋白尿和影响生殖等多种功效,已广泛用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多种肾小球疾病中[14-17]。雷公藤多苷对活化T 淋巴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可降低IgA 肾病患者尿蛋白,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18-19]。骨化三醇通过与单核细胞、活化T、B 细胞上的维生素D 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0-21]。IgA 肾病大鼠中存在Treg 细胞的免疫紊乱,骨化三醇可上调Treg 细胞的表达,从而抑制IgA 肾病的进展[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Alb、eGFR 高于治疗前,24 h 尿蛋白定量、Scr 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Alb、eGFR较对照组更高,24 h 尿蛋白定量、Scr 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骨化三醇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gA 肾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延缓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