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娟
[摘要]一道好题能串联起许多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设计好的题目,应尽可能将一个单元要考查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经历较少的问题就能遍历所有的知识点,这样一方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仔细审题、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能力。
[关键词]表内除法;平均分;审题;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0-0035-01
一道好题能串联起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表内除法(一)”时,以一道练习题为例,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平均分、表内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等数学知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读一读题目,你能解答吗?
生1:每3根摆1个三角形,可以摆5个。
生2:我觉得题目有问题。15根火柴,每3根摆1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一共可以摆7个三角形。
师:大家认为生,这样摆可以吗?
生3:我觉得可以。题目只说了有15根火柴,每3根摆1个三角形,并没有规定怎么摆。
生4:我觉得题目已经给出了示意图,而且也强调了让我们“看一看”,那么答案只能是5个了。
师:生4真会审题!题目要求“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而且出示了示意图,那么我们就要根据示意图来解答。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写出算式吗?
生5:15÷3=5(个)。
师:第(2)题呢?
生6:每4根可以摆1个正方形,可以摆3个正方形,还多3根火柴。
师:第(3)题呢?
生7:我可以摆出平行四边形,能摆3个,还多3根火柴。
生8:我可以摆出长方形(1个长方形用6根火柴),能摆2个,还多3根火柴。
生9:我可以摆出正五边形,能摆3个,还多0根火柴。
生10:我觉得正五边形不可以,因为这样就没有剩余的火柴了。
生11:我可以摆出正六边形,能摆2个,还多3根火柴。
师:最多可以摆几边形?你能罗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写出对应的算式吗?
【教学反思】
本案例中,学生看似只解决了一道题,但是他们在解决这道题时充分调用了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整节课的学习连贯又深入。
1.从一道题中悟出审题的重要性
審题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面对刚上二年级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一起读题,并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提醒学生仔细审题,慢慢过渡到由学生自己读题解答。其次,对于一些易错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不认真审题的过程,然后通过题组对比,促使学生感悟审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从一道题中辨析除法有无余数
第(3)题的题目是“能摆口个,还多口根火柴”,其实已经暗示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学生不能选择刚好分完的情况。在学生的回答中,有的学生顺着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就得到了”能摆出正五边形,能摆3个,还多0根火柴”的答案,这个特殊的答案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区分没有余数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初步感知余数是怎么产生的。
3.从一道题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道好题应当是开放且螺旋上升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人手点,但又能区分出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案例中,学生的思维无疑是开放的,他们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不同的图形,有利于教师检查学生对表内除法的掌握情况。此外,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提炼出能摆出的平面图形只能是正几边形,还要排除刚好摆完的情况,最终留下的图形才是正确答案。如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充分利用好题展开深度教学,让学生经历少量的题便能达到大量的思考,从而熟练掌握每个单元的知识点。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