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坚燕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思政课堂中综合运用时事政治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也能“吸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并且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时事政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因此,因此,思政教师要积极推动高中思政课堂改革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好学生人生“引路人”与“导师”。高中政治学科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综合运用时政热点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但新课标对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学情展开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更加注重时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时政促进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把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政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帮助教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由于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如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教学案例,不仅更“吸睛”更有趣味,也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营造平等氛围下的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不仅仅担负着教会学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爱国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时事政治的丰富案例,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了解社会中发生的各种时政热点,保证学生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通过将时事政治教学案例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分析课本,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课本理论知识,反过来,学生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更好的去分析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
(三)时事政治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内容相对较多,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会极大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时事政治案例在课堂上的综合运用,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共振”,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时事政治更好的理解把握抽象化的课本理论知识,还能提高他们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容量和教育质量。
二、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转换陈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转变阵旧的教学观念,“放低高高在上的身份”。面对00后的学生群体,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当好学生的“知心人”与“守护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当老师是“自己人”了,将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课堂,主动关注社会热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为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消费观”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消费者的消费观”的社会调查活动。教师可以与学生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主要步骤是:制定好做调查所使用的量表,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商场或者商业中心,带领学生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人群的消费观进行调查,并且加以详细的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加深高中政治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理解消费观这部分知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明白时事政治在政治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学情在教学中穿插应用时事政治教学案例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筛选、使用符合学生学情的时事政治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村干部换届选举这一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这部分时政后,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模拟村干部的换届选举,让“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民主生活环节,选举“村干部”并管理“村事务”,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切身体会公民政治参与的民主本质。此种方式,既有效的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看到了民主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如選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贿赂选民”现象,“村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除此之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治理体系的本质与核心,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分析问题。比如,大部分学生认为某同学适合担任班干部,但该同学不愿意参与班级管理,只想好好的读书、学习,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多数学生可能会觉得该同学没有集体荣誉感,但通过学习,他们能够理性的去看待、思考这个问题,并理解该同学的做法。
(三)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时事政治教学
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案例的选择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与生活实际来进行筛选,还要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视频、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能突破时间的局限。教師要自觉充分利用好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其教学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时政热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立体的去了解时政热点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并通过分析、解剖时政热点,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2)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教师向学生引用一个时政热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该时政热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形成共识后,派出代表阐述小组的观点。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更锻炼了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3)布置课后时事政治作业。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时事政治作业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现象,形成调查报告,并尝试去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甚至可以向有关部门出谋划策。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关注时事政治,深入调研,为社会治理出谋划策,提高政治参与感。既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结语: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推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才能充分体现思政课的学科价值。教师只有积极主动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放低身份”不再高高在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根据学生学情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时事政治案例,并且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时事政治教学,才能让思政课堂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教学操作手段的更新,只有不断探索并勇于尝试、总结、升华,勤于观察社会、关注热点、体察民情、思考课堂、根据学情、体会时政,才能收到良好、持久、全面的效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环,高中的政治课教学要突出其“政治性”,而在新课标背景下综合运用时事政治案例贯穿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无论是对学生理解、分析、把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着良好的提升效果,更是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china.cnr.cn/news/20190320/t20190320_5245487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