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2020-07-06 03:26常丽敏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道德与法治

常丽敏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个合作知识探究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关于分工、努力、协商、公平的不同认识都会影响合作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观察者、引导者、协调者、督促者、指导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积累经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道德与法治 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直被教育理论界和教学一线教师所倡导和实践。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也重点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存在很多问题而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首先,合作探究本身需要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分享讨论、尝试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但教师们往往将合作探究运用在40分钟的课堂中,这就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或者不够深入。

其次,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分组、布置任务,然后就直接到小组成果汇报阶段,小组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更谈不上合作技能的培养了。

第三,小組合作学习评价只评结果,不评过程。教师通常以最后成果汇报的好坏来决定小组的成绩,不关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曲折与努力,不关注合作过程中个体的责任与贡献。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分组时,大家就会倾向于选择与学习好的同学一组,这种合作最后只能流于一种形式。

笔者是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新《课标》指出课程教学要突出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切入,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至于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活动前指导

在首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需要达到两个清楚,即教师要清楚学生已有的合作经验和常用的合作流程、合作方法;同时,学生也要清楚合作学习的主要流程和注意事项。

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合作开始之前就应该明确评价方式,将对学生的要求内化在评价标准中,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首先是以小组整体为评价单位,评价标准包括汇报成果和合作过程两部分。小组汇报时,既要汇报最终的研究成果,也要简要汇报合作过程,包括合作亮点、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等。

二、合理分组

虽然很多研究表明“同组异质”是分组的基本原则,同一组中包含能力水平各异的学生有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刻意分成的小组,由于小组成员之间不熟悉,会造成一些合作障碍。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小组中容易被边缘化,参与度很低。所以,在刚开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通常会让学生自由组合,找自己平时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难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半个小组长的角色,从头到尾和学生完成任务,汇报的内容丰富有趣。在汇报结束时,班里的同学自发鼓掌,能从孩子的脸上看出了激动和自豪之情,上课时的积极主动性会明显增强。

三、布置任务

选择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与他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生活环境中比较容易获取的信息为主题,制定垫垫脚就能够达到的目标。

在布置任务时,要将探究的主题具体化,结合对汇报成果的具体要求,整理成导学案提供给小组,为小组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脚手架。任务布置一般要在学期初开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探究时间,到学期中之后开始汇报。

四、过程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是活动观察者、引导者、协调者、指导者。教师主要通过与小组组长定期沟通来了解和指导小组合作。

研究阶段会议(每周一次):小组每周组织小组会议之后,组长与教师单独交流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根据需要,教师可以组织一至两次全体小组长交流会议;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指导,结合小组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同时,教师也可以自己或请有经验的同学录制一些搜集、处理信息的小微课,分享给大家,也可以推送一些对学生有用的阅读材料供大家学习。

五、成果展示与评价

成果展示通常以课堂汇报为主,在多次实践中发现在汇报过程中加入互动的元素,台上台下的同学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同学们多选择在汇报中或汇报结束后增加提问环节,有的小组甚至进行有奖问答,自制了“服务券”作为奖品,导致有奖问答环节成了大家最期盼的部分。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是“哪年,在哪里”等等记忆性问题,教师顺势提出增加教师提问小组环节,并计入评分。教师通过提出一个个分析性、创造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作出示范。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个合作知识探究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关于分工、努力、协商、公平的不同认识都会影响合作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观察者、引导者、协调者、督促者、指导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积累经验策略,为学生获得认知、社交和道德等多方面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关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志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2]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

[3] 蒋波《论高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7期。

[4] 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