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中汤加减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7-06 09:58窦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阳气

窦曼

(甘肃省天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威武 733299)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的急性消化道疾病,其发病原因所由感染A 组轮状病毒所致,患病后患儿多出现排黄色水样便、腹泻等症状[1]。 由于该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且常伴不同程度脱水,能严重影响患儿机体健康和正常成长。 在临床治疗中,因西医无确切药物治疗,加之小儿年龄较小,如果长期应用西药不但会影响小儿健康发育,而且还会产生耐药性,影响效果。 故该文选用中医理中汤加减治疗,以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为研究段,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94 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对象,医学伦理委员会此次研究开展已批准。 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成2 组,即对照组(n=47)、研究组(n=47)。 对照组中,男 27 例,女 20 例;年龄 6 个月~4岁,平均年龄(1.6±0.5)岁;轻度、中度脱水患儿所占人数分别为 29 例、18 例。 研究组中,男 28 例,女 19 例;年龄 7 个月~4 岁平均年龄(1.8±0.4)岁;轻度、中度脱水患儿所占人数分别为30 例、17 例。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 根据第7 版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表述,急性起病,病程时间能达到1~3 d,呈蛋花样或水样大便,每日排便次数能达到3~10 次;部分患儿有脱水表现出现,且伴腹胀呕吐、发热纳差等症状,经常规检查大便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少许,有大量脂肪球,经开展大便轮状病毒抗体检查发现,结果呈阳性。

1.2.2 中医 根据《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3]中所述制定,(脾虚泻:大便稀薄,色淡不臭,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多于食后作泻,轻重不定,舌淡苔白,神疲倦怠,脉缓弱,指纹淡)。

1.3 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包括电解质补充,静脉或口服补液,同时配合应用肠粘膜保护剂与益生菌,且在治疗期间严禁应用抗病毒药物与抗生素药物。

予以研究组患儿中医理中汤加减治疗,药剂组方包括白扁豆10 g、党参10 g、炙甘草3 g、炒白术10 g、生姜6 g。在病程初期,对于伴有呕吐症状患儿,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将生姜应用量适当增加,同时加用砂仁5 g 与木香5 g。 在病程后期,对于出现解水样便患儿,可加用茯苓10 g 与肉豆蔻6 g;对于口唇干燥、面色萎黄和精神萎靡患儿,可加用肉桂5 g 和附子3 g。 水煎服,1 剂/d,2 次/剂,1 疗程时间为 3 d。

1.4 评价标准[4]

对患儿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评估,患儿大便次数和粪便性状在治疗72 h 内已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基本消失,符合上述阐述即为显效;患儿大便次数与粪便性状在治疗72 h 内已有所改善,全身症状改善显著,符合上述阐述即为好转;患儿大便次数与粪便性状在治疗72 h 内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病情有加重趋势,符合上述阐述即为无效。

比较观察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患儿的大便转阴率。

1.5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大便转阴率评定用χ2检验,用[n(%)]表示;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评定用 t 检验,用()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儿治疗效果

对照组、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0%、95.74%,相比前者,后者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对比患者治疗效果[n(%)]

2.2 对比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大便转阴率

对照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对照组患儿经治疗后大便转阴率为51.06%(24/47),低于研究组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34<0.05)。

表 2 对比患者症状消失时间[(),d]

表 2 对比患者症状消失时间[(),d]

组别 止泻时间 止吐时间 退热时间对照组(n=47)研究组(n=47)t 值P 值2.48±1.02 1.29±0.73 6.504 0.001 1.75±0.65 0.92±0.22 8.292 0.001 3.14±0.83 2.00±0.58 7.718 0.001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发生的常见原因,据统计,世界上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死亡的患儿能达到60 万左右。 在发展中国家,因腹泻住院且年龄未超过5 岁患儿中,出现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能达到20%~50%,而每年因该疾病死亡的小儿则有44 万左右。伴随近几年医疗研究的深入,虽然临床在研究轮状病毒病发诱因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 但仍无法确定该病症所致的呕吐和腹泻得到基本生理病理机制。

目前临床对于轮状病毒的治疗,西医疗法无明确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口服肠粘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纠正与预防脱水等。 从中医角度分析,轮状病毒属于“泄泻”范畴,主要责之于脾胃。 胃主纳降,脾主运化,脾胃的运化功能主要是对脾胃阳气充足的依赖。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由此能证实阳气的重要性,阳气是人生立命之本。 就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小儿因受外邪感染,邪气直中,中阳受损,或者由于中阳素虚,复感外邪,导致阳气损伤加剧。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由于脾胃阳气受损,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易引发泄泻不止和呕吐秽浊等症状。 就患有腹泻患儿而言,患儿多伴有频繁腹泻、呕吐等症状,且易出现手足逆冷、精神萎靡和颜面苍白等症状,而上述症状表现均为阳虚之症。 该研究以该院接收的94 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总结归纳得出,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长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大便转阴率低于研究组,说明,予以中医理中汤加减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加快机体恢复,降低小儿不适感。 在此次研究所应用理中汤药剂中,白扁豆和白术、党参和茯苓药剂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砂仁与木香能起到消胀温中理气效果;生姜有和胃止呕疗效;肉豆蔻、茯苓与白术能达到止泻燥湿作用。 药理研究证实,白术有免疫增强、解毒和抗病原微生物效果;党参有解毒、抗感染疗效;茯苓能起到对水电解质平衡调节作用,有助于患儿机体免疫力提升,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予以中医理中汤加减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症状恢复,提高大便转阴率,故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肠炎阳气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