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0-07-04 02:17唐立静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唐立静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本文将会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品德修养四个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此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品德修养四个方面。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实现核心素养下的高效率数学教学,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策略研究。如此方能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而实现对学生良好的综合发展[1]。

一、学习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问题进行引导,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性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在做题以外的生活当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起来,进而在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掉时,促进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加强,以此来实现教师“教会”到学生的“学会”以致“会学”过程的转变。

(一)教师应该多研究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要研究教学方法,并在研究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将方法告知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方法中进行计算。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不仅可以将自主学习的氛围良好的营造出来,还可以在分析学生思考结果的同时,将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等寻找出来,并将其进行改善。如此就可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提高,从而在使得学生能够寻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时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帮助。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这样就可以在将板书时间进行有效减少的同时,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在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时,达到良好实施教学计划的目的。而且网络是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获取的有效工具,利用网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在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学生在自身学习发展当中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与方程》这一单元知识时,就可以先利用网络,在网络上查找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频和视频素材,然后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素材都收集起来,制作成PPT,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通过PPT将课程知识讲解出来,并在讲解之后给学生布置需要利用网络才能完成的作业。就像对公式的证明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可以将相关的知识清楚全面的教授出来,从而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二、思维能力

数学的逻辑性非常的枪,其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先深入的分析研究教材内容,并将教材当中的深层思想挖掘出来,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着重培养[2]。而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数学素养进行有效提高,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另外,教师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材中的逻辑因素等有目的性的挖掘出来,以此让学生能够对教材当中的逻辑规则等进行严格遵守,进而可以在按照要求进行解题的同时让推理过程充满有理性有据性,从而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正确培养。当然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牢记定理的证明、概念的分类以及公式法则的推导,以此来避免逻辑思维混乱和定理使用不明确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師在进行教学时,还需要总结归纳出一些与本质相同的题型,并将这些材料编写出来,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研究和猜想,并在之后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加强。

比如,教师在对《不等式》进行教学时,由于该章节许多题型都比较相似,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完全可以将那些题目类型相同数据不同的题目放在一起,并制作成专题,然后将专题分为自主探究、教师讲解和总结复习三个板块让学生进行练习。自主探究就是将一些较为简单的例题设置出来,并以不同例题为依据将对应的练习设置出来,然后让学生练习和思考其中的题目。教师讲解就是教师先在课堂上将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讲解出来,然后再从简单的题目到中档题目进行过渡,这个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起自主探究要多上许多,相应的解题步骤也会更加复杂。总结复习就是教师将一些中档的题目整理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水平将其完成。当然在这个部分当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一些高难度题目设置出来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不仅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还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合作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除了要将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在培养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互动给予充足的重视,然后在实现师生关系到合作者之间关系的转变时,将互相问答的环节进行增加,以此来实现对良好师生互动氛围的营造。而在这样的互动当中,师生的思维难免会出现碰撞,在这样的碰撞当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寻找问题答案的引导,并借此引导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提高,从而在促进师生互动的增强时,实现学生合作意识的良好形成。

四、品德修养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对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促进学生高尚品德和素质方面教育的提高[3]。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无论是生活习惯、行为举止或者是思想道德,都会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和教学当中,都要将自身良好的榜样树立好,做到以身作则,以此在将良好形象树立好的情况下,做到对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有效形成。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自我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将学生的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树立好,从而达到对学生良好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徐高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5):16~17.

[2]姚源心.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9(11):284.

[3]闵呈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9(93):106~10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