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2020-07-04 12:32卫国兰
江西教育C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感意识数字

卫国兰

数感是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一种直觉,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是人的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于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来讲,数感不是自然产生的,是需要逐步培养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适时恰当地予以引导,营造让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认识比较,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数与代数”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数感、符号感、估计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认数开始的,数字与计算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数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重视理解数的含义

理解数的含义,即建立数的概念,是形成数感的第一步。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中,儿童通过将数字与现实背景中的数联系起来,学习、认识各种实物对象的数量来理解数的意义和大小,即建立数的概念,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一一对应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大量的物体,进而认识更大的数,这是形成数感的最基础的一步。如一年级的第一课就是认识10以内的数,学生通过“儿童乐园”的情境图知道了有一个滑梯,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及周围的物体,如一张讲台、一位老师、一面国旗、一个书包等都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它们的数量,将数字与物体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意义。

(二)利用题组比较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理解了所学数的意义及表征后,就具备了理解一定数量关系的基础。题组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形式,它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此类题目,课前精心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二、实践操作,促进数感的形成

(一) 引计算为直观

计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计算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在计算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中,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拨算珠的操作活动。摆小棒、拨算珠的过程,是对计算的重、难点进行强化的过程,能借助直观,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引发学生思考,促进数感形成。

(二) 变抽象为具体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幫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即借助于“形”的具体、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或反过来借助于形(或图像)来感知、发现、把握蕴含其中的规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感知,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

三、重视估算,加强数感的巩固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就是要求学生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学习估算方法,形成估算策略。教师要从起始阶段逐步培养学生数感,就要依据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方法、估算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发展,促进数感的进一步巩固。运用估算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要注意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生活渗透,关注数感的运用

(一) 挖掘已有知识

儿童的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大部分是零散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积极的思维活动,并通过辨析、交流促进已有知识的迁移、深化,努力使较浅层次的已有知识、经验向较深层次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 培养数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可以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可以用它进行交流,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奠定基础。

当然,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逐步培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根据数学与现实的联系,通过恰当、适时的引领,增强学生的数感。教师要从低年级抓起,将数感培养落实到日常的、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猜你喜欢
数感意识数字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