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机遇、困境与突破

2020-07-04 02:24张应刚田劲松龙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学前教育专业

张应刚 田劲松 龙琼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农村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兜底了农村学前教育。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农村幼儿园师资培养的主体,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着生存竞争大、先天发展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困境,其专业化发展水平与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要通过瞄准农村幼儿园需求,错位发展;注重实践育人,优质发展;提高师资水平,内涵式发展等措施来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县级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阶段性谋划,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规划”把“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为“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的工作要求,兜底保障了农村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与此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文件、措施的持续推进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适龄幼儿入园率稳步提升,然而,办园行为不规范、保教质量整体偏低、专业化师资缺乏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于西部农村幼儿园,成了制约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主要载体的县级中职学校应该成为破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生力军。

一、乡村振兴战略给西部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县级中等师范学校承担了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要任务,为一线幼儿园、地方幼教管理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园长和管理人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教师培养体系从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原来的大部分中等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为了地方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或与当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了地方本科院校,新升格的地方高师专、本科院校成了培养当地幼儿教师的主阵地,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地方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舞台上的核心地位逐渐淡出。当前,不少城区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条件里更是明确提出了“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去向日渐萎缩,这就需要縣级中职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将学生就业面向和办学服务对象瞄准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多元办学环境中错位发展,寻找办学发展的新机遇。

1.农村幼儿园为县级中职学前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较高,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适龄幼儿入园率明显偏低、办园行为极不规范、专业化师资十分紧缺等。为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缩小城乡学前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学前教育教育公平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的目标要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截至目前,“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这一目标基本达成,然而,师资队伍流动性大、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在农村幼儿园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

为满足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引发的师资需求,高职高专及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学前专业人才输出的数量急剧增长,学前专业师资的储备量日渐充足,但受城乡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差距大、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紧缺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高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宁可非对口就业甚至不就业,也不愿意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即便少数人暂时去到农村幼儿园,工作也极不安心,往往很快通过各种渠道调进城市,农村幼儿园专业师资“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了幼儿园工作的基本运转和保教质量提升。

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和需求为县级中职学前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县级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域内的农村,往往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自身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原因就读中职学校,他们对自身就业面临的困难和竞争压力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这部分学生对农村的生活环境十分熟悉,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记忆已嵌入他们的思想灵魂,加之父母亲朋也多希望或能接受他们回到家乡,因此,只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他们就能安心农村幼教工作,成为农村幼儿园稳定的师资来源。可以说农村幼儿园为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为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错位发展的就业机会。

2.农村幼儿园为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搭建了融入行业舞台

农村学前教育量少质低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现实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研究员提出了“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的论断,[1]并从扩大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农村学前的策略。十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办园行为不规范、小学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农村幼儿园仍然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农村幼儿园非专业从业人员过多,缺乏对幼教工作的正确认识、难以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度思是形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课题组调研发现,我国农村存在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两类办园主体,民办幼儿园往往规模小、以家庭作坊式运作为主,聘请的教师多半是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受过相关幼教工作的职前教育,教师的幼教观念、知识和能力都十分欠缺。公办幼儿园基本是新建园,不仅“校舍新”“设备新”,还表现为“教师新”“园长新”,教师和园长多是招聘的志愿者或当地中小学转岗教师,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也未受过学前专业教育,且多为刚刚接触幼儿教育的新手,缺乏从事幼教工作的经验积淀。因此,不论是农村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急需得到规范的专业引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的“职业学校要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等相关要求,县级中职学校应该以服务地方社会学前教育的建设发展为己任,瞄准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现实需求,处理好与地方学前教育间的顺应与引领关系,一方面,将人才培养融入地方幼教行业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出适应地方学前教育用得上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职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优势,积极引领县域内农村幼儿园的规范化发展。事实上,融入地方幼教实践,引领农村幼儿园规范发展既是地方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安身立命所需,农村幼儿园和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相互成就的共生关系。

二、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以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的持续加强,作为培养县域内乡村振兴人才重要力量的县级中职学校,其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校舍场馆和设施设备日臻完善、师资队伍日渐增强。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职高专和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发展也给县级中职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空间和服务面向面临着诸多困境。

1.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面临外部生存威胁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增加,教育部官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有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含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2544所,1占普通高等学校比例的95%以上,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办在省会城市以下的地(市)。相较而言,地方普通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都远胜于县级中职学校,成了地方社会各行各业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立身之本,地方高校的大量新建和迅速发展给县级中职学校生存发展和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受普通高等学校的挤压,县级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日渐萎缩,尽管服务地方社会农村幼儿园是县级中职学校学前专业错位发展的应然选择,但是仍有一些县级中职学校并未认清这一现实情况,在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上存在对高职高专甚至本科院校的盲目模仿。

2.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存在先天不足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前的半个多世纪,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以中专为主,当时的中等师范学校和中职学校的师范专业承担了培养地方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追溯大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办学历史不难发现,当前各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与以前的中等师范学校并没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基本都是近年来新建设的专业。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需要和师资需求是催生县级中职学校申办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原因,然而,许多县级中职学校并未深度思考、清醒认识这一客观现实,加之缺乏办学前教育专业必要的经验积淀,导致其专业发展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先天不足,它们在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十分迷茫,甚至出现走弯路的情况。

3.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專业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较弱

受学前教育长期被边缘化的影响,相较小学教育等其他学段而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各级人才培养的数量严重不足和质量总体偏低,尤其是2010年两会以后,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优秀专业师资供不应求的问题越加突出。县级中职学校处于我国教师培养体系的末端,学校对优质师资的吸引力难以与普通高校抗衡,导致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薄弱,制约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突破困境的策略

县级中职学校是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的主要载体,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或者说来自社会弱势阶层。[2]相对高职高专和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县级中职学校学生更能安心于农村的生活与工作,因此,县级中职学校最可能也最应该成为农村幼儿园稳定的师资来源。在地方普通高校迅速发展的今天,县级中职学校要理性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错位发展中有效突破面临的困境,谋求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发展之道。

1.瞄准农村幼儿园需求侧,明确方向错位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广大农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为此,“纲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确定为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与难点。[3]近十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设与投入,农村幼儿园园所数量大幅度增加,适龄幼儿入园率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专业师资紧缺的问题在农村幼儿园却更加凸显。

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初衷、培养定位与农村幼儿园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学校要瞄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与高职高专、地方本科高校错位发展。学校要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学前教育提出的时代诉求,制定出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科学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适配度,支持并引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注重实践育人的过程培养,提升水平优质发展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4]县级中职学校要把满足农村幼儿园用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归宿,不仅要注重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素养的养成,更要坚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导向,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老三中心”的教学过程在县级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特质和注重实践育人的培养特征严重脱节,这就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突出育人过程中的学生中心、经验中心和实践中心,从根本上改变育人模式,把实践教学抓落实。

3.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强化内涵持续发展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生产力,优秀的专业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中非教育学专业毕业的转岗教师较多,除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对教育理论有所学习外,他们很少接触教育学理论知识。[5]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薄弱成了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学校要通过内培外引,筑牢师资队伍质量提升之基。首先,要重视本校专业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本校教师往往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所生活的城市、所工作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学校为他们搭建起专业发展的平台,他们中的大多数教师就能成为专业发展最可靠的基石。其次,要加大专业领军人才的引进,专业带头人对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要通过提高待遇、培养感情去留住用好引进的人才,通过带头人带出一支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EB/OL].[2019-08-12].

[3]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在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李守信[EB/OL].[2005-06-16].

[4]申群喜杨国民李瑞清.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与实践取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7(07)

[5]艾雯李仲阳.县域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0(03)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学前教育专业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