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矫正对策探讨

2020-07-04 02:27李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心理障碍

李军

【内容摘要】农村教育环境中,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一直都不高。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心理障碍的矫正干预也成为重要的教育课题。本次研究对农村中学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正对策进行分析,意在找到可以有效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手法,从而引导农村残疾学生走出阴霾,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中学  残疾学生  心理障碍  矫正对策

身体的残疾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常常伴随着心理的不健康发展,出现心理障碍。在农村教育环境下,由于民众的知识水平、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在和残疾学生的对话、交流中有意无意的会出现一些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也就越来越严重,始终不得解脱。进行心理障碍的矫正,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青少年人群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残疾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诱因分析

1.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

在学习方面,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体现的比较明显的,老师也往往能在教学中最早的感觉到。残疾中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存在厌学情绪,对学习的热情不高;或者连带有对老师的排斥情绪,不愿意和老师互动,不愿意配合或者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在完成课后作业或者做题的时候,学生也会表现出相对消极的状态,即便老师们创新教育方式,尝试谈心互动,也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存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对学生的学习的不关注,或者说是不合理的关注。因为在农村环境下,大多数家庭的家庭条件都并不好。而残疾学生的成长中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可能需要长期用药,可能需要更多的照顾或者修养,这就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负担。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长远学习缺乏乐观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残疾学生自己的学习意识,出现对学习的过度忽视。

2.在与人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碍

在人与人的交往沟通方面,残疾中学生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抗拒人际交往和过分卑微的人际交往两种类型。抗拒型的心理障碍,体现为学生不愿意和其他学生接触,没有朋友和伙伴,也不懂得如何跟同学开玩笑,总觉得其他同学对自己有恶意,难以友好相处;而卑微型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在和人交往中没有尊严,得不到平等的对待,却还有讨好别人的心思,不够真诚坦荡。

出现这样的情况,分析和学生的成长历程有关。他们身有残疾,被别人嘲笑、看不起或者另眼相待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对和人交往会有一种畸形的态度。要么抗拒和别人接触,要么放弃尊严的讨好别人,想要获得友情,获得认可,融入同学的圈子。这两种状况,都是学生与人交往不正常、不如意的体现。

3.在生活观念方面的心理障碍

在生活观念方面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常人有异,也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德认知等。比如一些学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缺乏文明礼貌,对人不够友善,对老师或者家长的教导完全不在意,不遵从;还有一些残疾学生卫生习惯不好,不爱干净,不积极换洗衣服。这固然也和学生身体残疾,做事不方便有关,但也和他们在心理认识上缺乏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有关。

4.在性心理方面的心理障碍

性心理方面的障碍是农村残疾中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这主要表现为对性健康、性行为等的认知存在严重的不足,或者有不健康的性冲动和自慰行为,对异性有不文明的举动或者想象,在面对异性的时候出现严重的自卑感和强烈的紧张情绪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农村性健康教育的普遍缺乏有关,也和青春期学生对性的迷茫和好奇心有关,体现出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不足。

二、针对农村残疾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的矫正对策

1.开展快乐班集体活动,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着眼,而不能靠强制性的约束。构建快乐班集體活动,我们是希望通过班级整体氛围的优化来感染每个残疾学生,让残疾学生能够受到熏陶,转变学习的态度。

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老师会以“梦想”“未来”“生活”“快乐”等各种主题来设定,并请同学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自由对话。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有意无意的给残疾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残疾学生也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和其他同学交换想法,转变思路。或者我们开展“连帮带”学习互助活动,几名同学之间形成互助合作小组,在科目学习、笔记记录、课题讲解等方面互助合作,让残疾学生能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这样的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直接面对老师时候的排斥心理,也能逐步调整学生的厌学情绪,消除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

2.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讲活动

其实我们知道,在一个班级里面,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心理健康问题的绝不仅仅是那些有残疾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健康干预,这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展的一项工作。为了避免这样的举动给残疾学生敏感的神经带来伤害,也为了让整个班集体都能朝着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转变,老师理应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我们要重点围绕中学生在心理心态、个性习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的显著问题,常见状况进行心理干预;要普及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要告诉同学们一些可行的自我调节技巧和心理解压方法。我们要对中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存在的困惑,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细致的解读和梳理,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干扰。

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意义和说服力,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进行解析,让学生能够从案例看自身,从自身找问题,从问题找方法,用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矫正心理障碍的效果。

3.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

心理障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调节疏导心理问题也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力,用多彩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的心理障碍逐渐得到消解和纠正。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找到宣泄情绪的新途径;多彩演讲活动和诗歌朗诵活动可以用文学艺术来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利用智能手机跟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将学生在校内的良好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心理健康疏导方面采取很多方法。随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氛围的逐步转变,学生内心的心结也就会慢慢的解开,成为心态乐观、性格开朗、意志坚定的优秀青年。

对待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我们既不能坐视不管,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建立常态机制逐步缓解调节。这样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让这些农村的残疾中学生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结语

关注农村中学生残疾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在教育路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关爱祖国弱势群体的表现,是教育职能的深化。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多措并举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每个身有残疾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享受美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武慧琴、王国花. 构建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03-204.

[2] 顾然. 残疾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中国报业,2019(06):100-101.

[3] 陈红、赵斌. 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趋势、挑战与对策——基于《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思考[J]. 现代特殊教育,2017 (16):3-8.

【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规划课题《农村中学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矫正对策研究》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17]G273。】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心理障碍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煤矿井下矿工酒精所致心理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