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礼斌
【内容摘要】做好家校联合工作,为学生建构文明的家庭与学校环境,可以更加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生行为习惯出现的问题,指出初中生自理能力与责任意识薄弱,行为与心理素养不高的问题。继而针对初中生行为习惯所出现的典型问题,从知行合一、榜样示范、环境熏陶、量化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展开家校联合工作,如何塑造初中生良好道德行为规范。
【关键词】家校联合 初中生 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孔子提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说明环境对人的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孟子提出了“礼、义、仁、智”的行为养成标准,被后代教育者传承与推崇,至今为止,依旧是学生良好行为塑造的方向,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朱熹创作了《须知》与《学则》,首次提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潜移默化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提出了家校联合的策略,并阐述如何指导家校联合,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一、初中生行为习惯出现的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当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素养的基本状况还属于乐观状态。很多初中生在行为习惯上可以表现出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礼义廉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素养。在心理素质方面上,很多初中生都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处事果断、攻坚克难、自尊自立。然而,教育者也需要理智地看到初中生行为习惯出现的问题。有的初中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集体利益,我行我素。有的初中生生活自理能力弱,不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有的初中生生性懦弱,在困难面前表现得萎靡不振。其实,大部分初中生都有道德认知,都可以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真正可以将认知与行为融合统一的初中生只有少数。在日常实践中,本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很多学生的背包只是装了一点零食与饮料,当零食与饮料没有之后,很多学生只能向同伴或者教师求援。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初中生的自理能力与责任意识薄弱的现状问题。另外,很多初中生不懂得尊重与礼貌,表现出粗鲁,冷嘲热讽的不良行为。而初中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为家庭教养的不合理。因此,要更好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就应该做好家校联合工作,要从家庭根源出发给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二、家校联合实现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
1.知行合一
家校联合的德育工作如果只是说教,只能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而根本无法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性,枯燥的说教势必会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产生适得其反的现象。情感体验是德育认知的根源。应该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并从实践中反复训练与强化,让学生将良好的行为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从学生日常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知行合一,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才能够塑造良好习惯。
首先,从家长会出发,从认知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教师精心设计家校联合德育活动课。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让学生改变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在家长会上,设计了情境陶冶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情景剧表演法。这里主要阐述情景剧表演法。教师设计的主题是“换位思考”,要求学生编创相关主题的情景剧。有的学生根据同学之间的矛盾,设计了“换位思考”剧本。情景剧表演结束之后,教师要求父母与学生都说一说感受。父母回忆自己的教养方式。学生回忆平时与同伴,与父母发生矛盾时的做法。在反思中,父母意识到竖立良好榜样的重要性,学生换位思考意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情感体验作为出发点,从家庭根源到学生自己的反思,塑造学生良好品行。
接下来,行为塑造,习惯养成。家长与教师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道德认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行为的塑造与习惯的养成是长时间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家长与教师需要做好反复督促与重复训练工作。古时候,教育学家为了强化道德行为,将道德标准编创成《三字经》。这样人们在反复吟诵中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共同制定《中学生行为守则》,持之以恒地强化与训练。学生势必从无律到自律,达到行为守则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示范
榜样集合了中学生道德行为标准。榜样可以影响人的心理与思想。榜样示范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德育教学方式具有形象、真实、直观、说服力强等特征。榜样示范将道德行為标准具体化,让其更加清晰可见。学生从中明确道德行为标准的具体内容,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如何做。教师与家长需要形成合力,既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也需要为学生寻找榜样。榜样可以分为四种:其一,革命英雄人物,国家领导人与伟人、古代先贤;其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默默无闻奉献者,或者是无私付出者;其三,在学生当中,勤奋的好学者,行为习惯良好的三好学生。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联系家长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可以为家长购买有教育价值的电影门票,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观看相关影片。可以向家长推荐有教育价值的人物事迹书籍,指导家长如何更加有效地展开亲子阅读。在学校,通过观察选择班级学习委员与生活委员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榜样,让学生向榜样看齐。
在生活实际中,有的教师与家长为学生选择好榜样,并苦口婆心地讲说榜样人物的优点,但是学生却不为所动。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家长与教师所选择的榜样与学生的共鸣点没有或者太少。因此,榜样人物的选择要重视年龄的相符,理想的一致,条件的相似与环境的相同。这样学生才能够找到与榜样的共鸣点。在此基础上,介绍榜样人物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事迹感动他人,让学生找准努力的方向。而学生势必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榜样人物相靠拢,从而塑造良好的行为。
榜样示范可以令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错就改,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环境熏陶
影响初中生行为养成的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而良好的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可以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共同致力打造。环境熏陶法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不可或缺的渠道。可以利用学校与家庭的氛围,或者是通过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无意间获得的情景经验来教育与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环境熏陶法既是动态的情境活动过程,也是隐形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的养成大有裨益。环境熏陶可以分为物质影响与精神影响。环境的物质影响包括家庭的生活质量、物质基础,校园的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等等。环境的精神影响包括家庭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校风班风、班级文明、读书气氛等等。环境的物质影响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教师一人微薄之力可以达到。良好的环境的精神风貌可以通过教师与家长的致力建设而不断改善。
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报刊杂志的亲子活动。教师、家长与学生一同讨论时事热点。教师从思想上引导家长与学生热爱祖国,提升家长与学生的政治觉悟。要求家长辅助学生保持阅读报刊杂志的习惯。从阅读入手,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构良好的班级文明,激发学生在熏陶渐染中形成高度的责任感。这样学生才能自发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塑造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良好行为习惯。
4.量化管理
培养习惯,促成行为,实现理想。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令学生受益终生。而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合力。家校联合需要量化管理将之规范化,才能成为有意识、有规划的教育工作。在开学之初,教师应该召开主题家长会,家校携手,从生活、学习出发塑造学生良好行为。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行为守则》,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量化表格。量化表格包括作业完成的时间、打扫卫生的时间、读书的时间等等。量化表格有家长一份,学生一份。家长在填写时认真督促孩子。学生填写时反思自我。最后,教师统一收回量化表格,开展表彰大会,进行总结,做好奖励与鼓励工作。量化的形式以数据统计,一目了然,无形之中给予学生束缚,鞭策学生约束自我行为,促使学生戒骄戒奢,塑造学生良好行为规范。
实践证明,量化管理的家校联合方式效果显著。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结论
初中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行为素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重要原因在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因此,要更好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就应该做好家校联合工作,要从家庭根源起给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第一,以情感体验作为出发点,从家庭根源到学生自己的反思,再从实践中去强化与巩固,塑造学生良好品行。第二,家校联合为學生选择适合的榜样,使用榜样示范法,促使学生见贤思齐。第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构文明班级,让学生在熏陶渐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第四,使用量化管理,让家校联合正规化,鞭策学生约束自己。这些措施经过实践证明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然而由于时间的不足与本次论文篇幅的有限,对课题的研究还有待在接下来教学实践中继续加强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芦山县仁加中心校课题组. 关于《构建山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模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研究》课题的思考[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92.
[2] 樊秀丽、姜方华、张宗倩. 从行为习惯养成看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基于北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田野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3):108-114.
[3] 李世民. 家校合作,温暖集体——关于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策略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1):148.
[4] 史晓伟. 家校结合下中学的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5):25-26.
[5] 曾祥芬、张彤. 是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浅谈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J]. 新课程(中),2017(12):14.
[6] 郑迪. 家庭因素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谈家庭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 高考(综合版),2015(10):167.
[7] 郑万军、赵守新、郑小宝. 家校合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3):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中学(原番禺区石碁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