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育人新路径

2020-07-04 02:25邱榕基
中小学德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学校管理

邱榕基

摘要 将中医文化“仁、和、精、诚”之精髓引入课堂,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育与拓展师生科学思维能力。可通过日常管理融入、宣传机制建设等层层推進,促成中医药文化认同;通过多种体验活动,激发中医药文化创新;加强社区协同,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这不仅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助力学校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学校课程建设;学校管理;社区协同

中医药文化在诠释人的生命、疾病与健康,伦理道德,适应社会环境等方面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别,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概括为“仁、和、精、诚”四个字。[1] 可见,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内在统一性,从中医文化的精髓发掘育人价值,可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中学的教育内容。

当前,从文化育人的角度为中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教法上缺少较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广州市流溪中学基于对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价值分析,进行了开辟中医药文化育人新路径的探索。

一、中医药文化引入中学课堂的价值分析

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与其健康素养息息相关。在这一方面,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认识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

1.传播文化正能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变得复杂多样,一些不良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乃至造成其心理失衡。将中医药文化引入中学校园,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粹,可减轻上述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冲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将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近经典,走近名医,以大师“仁”“和”等思想感染学生,以名医养生养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引领学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认同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精勤不倦、严谨求实、为人友善等价值取向,形成满怀家国情怀的品质,显著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同有益身心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流溪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后,许多家长反映学生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学生言语不文明、拖沓迟到、虚荣攀比等现象的确明显减少;学生逐渐建立健康必要、量力而为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不少原来热衷谈论明星、星座的同学也开始讨论自己的生涯规划,希望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将来有能力做喜欢且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2.丰厚生命与健康教育,增进学生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抵御疾病的智慧,在促进人们身心协调发展,预防疾病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生命观教育、健康观教育,以及对中医药文化有比较高的认知需求。[2]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侵蚀着学生体质;同时,中学生处于心智逐渐成熟阶段,会因升学压力、同学友谊、家庭关系等问题“忧思”过度而出现情志问题。

而中医有“五志”“七情”之说,认为“忧思”过度会造成脏腑气机失常而出现情志问题。依据中医方法进行调理和情志疏导,可有效防止学生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或抑郁情绪。[3]此外,中医药文化“药食同源、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调和至中”的观念对学生预防疾病也非常有益。依据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进而推进学校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健康的内涵,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3.转变教与学思维方式,培育与拓展师生科学思维能力

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注重分析与归纳、逻辑与实证等思维训练,而忽视辩证和整体的思维方法。这种倾向显然不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尤其是面对当前新理论层出不穷,社会形势纷繁复杂的环境,这种忽视辩证思维和整体方法的教学倾向亟待纠正。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具有科学与文化属性。[4]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学说”的思想,“恒动变化,动静相召”的变易思维,以及“辩证论治”的诊疗观等。中医药文化“调和至中,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与西方崇尚“对抗与征服”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在应对文化冲突等问题上更具建设性。因此,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可开拓教师与学生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其认知能力,有助于师生共同克服狭隘思想,去除偏见,形成与掌握辩证思维和整体方法等。

二、中医药文化育人策略与实施路径

依据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开掘文化育人新途径的根本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因此,基于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价值分析,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以德为先,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促进文化自觉;既有助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又能增进健康素养;既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又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须摒弃搞灌输式、训诫式教育方式,通过文化引领,环境赋能,以文化实践育人。

1.层层推进,促成中医药文化认同

文化养育人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影响。建设浓郁的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加以陶冶,使其获得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启迪,形成生命与健康意识,学会辩证、整体等思维方法,既有助于文化传承,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中医理论建立在祖先对自然和自然规律,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认识的基础之上[5],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基础。因此,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亦是校园“生态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流溪中学依托生态校园建设基础,在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注重从不同层面推进工作,引领师生认同中医药文化。

首先,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仁、和、精、诚”融入日常管理文化之中,搭建相应的平台,并组建建设团队,提供物质保障。做到有章可循,力求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将中医药文化精髓浸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次,建立多方位宣传机制,如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突显中医药特色,利用文化长廊、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并经常开展主题展览活动,介绍名医的道德情操,中医养生及药膳知识等,让师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再者,重视课堂渗透,引导各学科教师将中医药文化适时融入日常教学。由此,学校将中医药文化教育与生态校园建设有机结合,整合、传递中医药文化精神,引领师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人的身体状况与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思想,共建美好生态校园。

2.拓展体验,激发中医药文化创新

文化育人要注重引导、熏陶与塑造,方法上要避免空洞说教,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创设多种体验活动,深化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践行。流溪中学秉承这一理念,通过多种体验活动,积极拓宽中医药文化教育渠道,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校每年组织高一学生走进岭南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开展研学活动,不仅可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学校还聘请校外中药师到校授课,以鲜活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基础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一些教师创新设计多种基于STEAM理念融合中医药文化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创新活动中融入中医药知识。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积极創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提取有效成分,制做艾条、葛根凉粉、桂花羹、甘草黄皮等养生节令食品等。这样的学习生动而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习成果丰硕,开发的养生食品“怀山吸吸糊”获广州市发酵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养生艾糍”在“广州市中医药传统文化进校园及社区”科普教育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等。

3.社区协同,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

在构建和实施中医药文化课程过程中,不少学校面临缺少专业教师、场馆及配套设施,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方案等问题。为克服这些困难,学校可借助地方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协同教育,争取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流溪中学积极寻求本地区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参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行动,有力推进了中医药文化在中学校园的传播和传承活动。

例如,岭南中医药文化博览园是本地区设备设施最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医药文化博览园,也是“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岭南中医药文化博览园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还牵手本地药企广州市倍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开展社区协同教育,后者定期派遣中药师到校作指导,直接对学生进行授课。此外,学校积极邀请在中医药大学就读或毕业的校友,回母校为学弟学妹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推拿、拔罐等活动。学生反应热烈,兴趣盎然。

在中学教育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能助力学校发展。在当前国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学校应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意识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M].2009:7.

[2]徐颖洲.北京市中学生生命健康观及对中医药文化认知需求的调研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3):857-858.

[3]丁柳辰.中学生头痛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调查及其中医药防治[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10):80-81.

[4]温长路.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若干关系问题的探讨[C]//中医中药健康行第八届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峰论坛文集.2013:3.

[5]陈文凯.回望中医[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学校管理
医学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