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靖雯
【摘要】校本培训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专家、学者早已深入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和调研,但是在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着很多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理论没有与教师校本培训搭建一个畅通无阻的桥梁,切实在从教师的身心发展和专业技能方面提高效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种種的原因制约着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如何提升小学国学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性,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改变教师校本培训质量较低的现状,此次的研究能够深入到一线,找到课程设置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比中外教师培训课程的差异,进行总结和分析,清晰直观更加富有针对性,帮助更多的开设教师校本培训的学校借鉴,从而提高其效率和意义。
【关键词】国学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培训 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12-02
一、问题提出:当代校本培训对解决小学国学教师紧缺问题的重大意义及实践启示
国学校本课程是当前校本课程一个发展的潮流。当前,国学校本课程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就初等教育而言,儿童的读经课程在许多省份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接受国学之精华的浸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小学开设国学校本课程有助于传承经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繁荣。作为一门呈上升发展趋势的课程,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但是,目前基于国学教育的宏观研究较多,基于国学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远远不够。
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展,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在于国学教师的培养。因为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管理创新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合格的国学师资。然而,当前师资尤其是优秀师资的缺乏却与国学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对师资高需求产生矛盾。据一项对辽宁省29所小学的国学教育现状调查显示,多数小学国学课的任教教师是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来担任,这些教师的国学课教学水平并不是很高。本研究开始前在S小学进行了一次预调查,邀请学校国学课程研究负责人蔡老师接受访谈。蔡老师表示,国学课程教师由语文老师担任,其中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占30.9%,仅占三成,可见,学校的适合于教学国学课程教师人数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且目前在国学课程校本培训上的实践探索才刚起步。小学教师素质的综合化发展是近些年教师培训领域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校本培训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培训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国学师资的培养,对国家高度重视国学师资的培养,对开展面向教师的中华文化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国家将国学师资的培训放到战略地位,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学教学培训,不仅可以缓解现实国学师资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国学教师教学能力。但是,国学教师培训的缺失是当前许多学校国学课程实施的瓶颈。许多学者在研究中也反映了小学国学教师的短缺问题。本文旨在从学校课程开发者角度研究小学国学教师校本培训的设置以及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关注小学国学教师校本培训,以人员有效性推动国学校本课程的有效性。
二、研究背景:促进教学理论在国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
自国学课程广泛开展以来,学者们就对国学校本培训深入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和调研,国学课程本体的重要性决定了国学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当前教师进行国学培训最重要的渠道就是校本培训。因此,当代关于校本培训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困境也驱使国学校本培训理论不断深化和延伸。然而,关于小学国学课程校本培训理论以及国学教学理论的研究却不多,而且集中在对国学课程的开发研究方面,针对校本培训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小学国学校本培训的理论研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培训理念,完善教师培训模式,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教学理论在国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当下小学国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问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参加的培训大多与小学国学教师内在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现象,培训采用的是基于培训机构要求编制的普适性教材,内容无针对性,无法兼顾个体差异;二是学校对教师的既往培训经历、既有知识结构并不十分了解,造成培训者与参训者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良性的互动,影响了培训效果,进而无法形成较好的培训质量把控策略;三是教师的工作和接受继续教育之间的矛盾也影响了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因此,对校本培训实践进行探讨以促进小学国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已成当务之急。
从当前国学教师构成情况来看,教师的师资队伍专业结构现状对于国学课程教学并没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提高学校国学教师队伍的绩效是国学课程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本研究围绕小学国学教师校本培训这一主题,针对当前国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具体分析等多种方法,归纳影响国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的原因,并以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为原则,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提高小学国学教师校本培训质量相应策略。另外,以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定为出发点,校本培训的本质在于实现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成长。因此,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校本培训提供长期且有效的支持。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小学国学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质量,结合案例研究情况的分析,提出对小学国学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本研究以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为案例。S小学的国学校本课程选入国家优秀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案例集,并将国学课程作为办学特色,因此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自主开发的校本培训模式借鉴了许多优秀的校本培训案例,具有可研究的价值。
(二)观察法
本研究对教师国学课堂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观察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通过采用观察法可以了解教师校本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无达成教育目标等相关现状。
(三)实物分析法
本研究在国学检测结束之后,进行试卷随机抽样,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总体评价和失误分析。同时,选择平时作业等成果实物,具体实施为在征求教师同意后收集与国学课程有关的材料。
(四)访谈法
访谈法在此研究中作为研究中分析的佐证。访谈对象为S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者、S小学国学教师,访谈取样需要具有年龄的梯度性,以保证访谈结果的代表性。具体实施为,教师校本培训后,并进行了观察结果分析和事物分析后,针对分析结果调整已有访谈提纲,进行相关访谈。同时在征得访谈者同意后,用录音笔记录访谈内容,以方便后续分析工作。
(五)测评法
测评法常用于人力资源领域,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本研究使用测评法,主要采用《国学课堂有效性评分总表》、《教师教学行为观察量表》和《教师教学行为观察量表》对国学课堂活动进行观察和量化评估。教师和学生在录播教室进行教学录制。同时采用学校自主命题的国学检测卷,作为国学课程质量分析的量性评价。
四、研究结果
(一)背景介绍
研究选取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作为研究对象。S小学的国学校本课程选入国家优秀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案例集,并将国学课程作为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与家长的一致好评。S小学是一所县级实验小学,在教学、教研方面有较为扎实经验基础和优质的师资条件。因此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然而目前S小学校本培训尚处于在实践中摸索调整的阶段,无法评估其效果;国学课程校本培训的设置与教师实际期待存在矛盾;缺乏优秀专业对口的培训教师等问题。
(二)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方案
笔者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了S小学国学课程校本培训方案包括三个项目:确立“师生同学、阶段展示、学期检测”的“三优”课程质量管理;坚持“校本培训、校本研讨、校本反思”的“三抓”培训质量管理;遵循“自研、走出去、请进来”的“三学”学习共同体。培训目标为促进教师语文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双提高,促进学校国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训师资团队有本校国学课程负责人,以及校外国学专家、教师。培训课程以专家讲座、经典诵读、教学研讨等为主要课程。
(三)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管理
1.S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质量管理
教师校本培训课程的有效性分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次研究选择S小学五年级学生国学课程学习效果作为样本。五年级学生经过国学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对课程的吸收效果能够明显体现。而且五年级教师的学历结构、教学经验相当,专业能力相对均衡,受到校本培训以外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小。S小学在国学校本课程质量管理方面,以教师校本培训为切入点,探索推动国学课程实施的有效的教学。基于对案例国学课程的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以教学培训为基础的校本培训更有利于教师在国学课程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本研究以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质性评价为主,量性评价为辅,对国学校本课程质量进行有效性评价。
在期初,笔者对S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质量进行检测。此次检测遵循小学五年级国学课程的要求,以检测学生诵读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国学素养为目标,设置了经典名句、古典诗歌、汉字本源、延伸的成语和人物故事及历史常识六个板块,本次检测的难易程度适中,年级的平均优分率达91.015%。
2.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
本次研究选择期中的校本研讨进行观察,对S小学校本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在期中的研讨课中,笔者对S小学的一年级的两名教师进行观察,W老师参与了国学校本培训,Z老师并没有参加。本案例研究一年级两名老师的教学研讨课中的国学课堂教学(包括设计、教学、评估与反思所有环节)和学生的学习结果,笔者对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录像,同时验收与分析学生课堂中的学习作品。通过课堂实况录像,可清晰看到:W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主动、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呈现出主动参与的态度;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耐心和毅力;学生使用的语言逻辑上较强,在表达上遇到困难较少;体现出乐意与他人合作,同伴互相讨论交流的态度。Z老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在语言、社交、情感、态度、品性、意志力等非认知领域所带来的积极变化程度相对较小。通过两位老师的课堂录像比对,可以判断出国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是有效的。另外,分析收集而来的学生作品(国学小练笔)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判断学生在概念形成、推测与判断、想象与记忆、创新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信息的提取与储存等认知领域有所成长。
3.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模式
本文选择“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S小学以“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校本培训模式,构建在同一环境中有相同的学习任务,一起进行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团队。国学校本培训遵循“自研、走出去、请进来”的“三学”互动原则。“自研”体现在为了让老师们吸收全新的教育理念,結合本校实际,主要以校内的日常研究作为学习的主要阵地,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习交流活动,力争使教师们最大程度地转变观念。“走出去”体现在为了推进教师的持续学习,学校将研讨与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创设条件为教师架设培训平台,与育灵童研究院保持积极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定期选派教师参与有关培训、交流活动。“请进来”体现在学校通过聘请专家进校加强“现场指导研究”,提高老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寻找教学中存在问题,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关于学习共同体的访谈,学校领导表示,“学校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原有实践基础上,学校领导以及专门负责国学校本课程的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管理人,组织全体专职语文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实施《国学》校本课程研究。”“通过校本研讨,学习共同体共享备课资源,在固定时间里探索和挖掘,目前已经初步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课程教学模式,这也为国学校本课程的后续研究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学校教师表示:“在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环境中,开发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从‘零开始的国学研究到如今已经形成周周有国学,天天背国学的校园气氛。”
五、讨论
总体来看,S小学国学校本培训的质量是较高的。尤其体现在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的有效以及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有效。然而尚存在着国学课程校本培训的设置与教师实际期待存在矛盾;缺乏优秀专业对口的培训教师等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考虑以下三种策略。
(一)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学科专业与教学专业相结合
教师校本培训应重视教师的主体需求,具有针对性。这体现在既强调教师学科专业,还强调教师发展需求。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专业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教育技能等;不同教师的需求不一样;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的主体应将教师排除在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并且有必要参与到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之中。
(二)观照教育机构教学质量,丰富在职教育课程设置
校本培训要提升培训质量,必须从培训的形式、内容、目标、方法上做相应的变化,丰富课程设置,激发教师学习热情。还要从思想观念、目标管理、组织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如目前的培训形式基本上是分层次的,对不同层次的人分别进行助教进修班、研讨班、访问学者培训,而没有对教师进行纵向的全范围的培训,因此应该从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向对一个人进行多层次的终身转轨。
(三)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建构阶段性在职教育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适应贯穿时代进步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教师教育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从终身教育的视域来看,教师教育必须贯穿教师人生的各个阶段,并提供一生各阶段的生存发展的多方面教育服务,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如果国学校本培训的开发者能够认识到了这一点,就有利于教师帮助全面培养和发展自己,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帮助他们培养思想素质和陶冶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沈英. 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2]肖建彬.校本培训指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