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仅仅依靠占领教育和宣传阵地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努力去创设其所取得社会认同的现实条件,包括利益条件、制度条件、思想文化条件、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主体认知条件。其中,利益条件是关键;制度条件是保障;思想文化条件是源泉;社会关系条件是支撑;主体认知条件是重点。
【关键词】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0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有关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便在全社会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随处可见于文学艺术、公益广告的创作和宣传中。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人民大众所感知、所认同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认同”一词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认同”一般可以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个体层面的个人认同;二是社会层面的社会认同。个人认同主要是指个体的自我认同,即个体对自我价值、自我归属感以及自我身份等的认同,而社会认同则主要强调的是个体自我价值观念和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它指的是:个体能够将某种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并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这里讲的社会认同与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有所不同。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本质是要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其社会认同的主体,取得社会认同的目的在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它的合法性基础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认同。人民群众的认同与否以及其认同程度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符合人们的内在需求以及其价值承诺及时有效地兑现的多少。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任何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的取得及其实现,都與人们的现实需要有关。实现人的内在需求,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理想诉求相一致的现实基础,才能够为其取得社会认同提供有力支撑。想要真正取得社会认同,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层面,而必须努力去创设其所取得社会认同的现实条件,包括利益条件、制度条件、思想文化条件、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主体认知条件。
一、社会认同的利益条件
利益,即“人们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2],它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上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3];“‘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尽可能地反映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满足社会成员的内在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社会认同的利益条件。
物质产品的生产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其他生产生活,对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取得社会认同与它所处的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以及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国民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的权利保障,要想使民众始终对其保持高度认同感是不可能的。”[5]“如果没有经济上的实现,不能给广大的社会成员带来切实的物质利益或生活条件的改善,一种价值观念,即使运用强制的手段也很难取得人们的认同”。[6]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内在需要,是由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决定的。从根本上来看,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真正发挥引导、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首先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使广大民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要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维护好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取得社会认同的根基。
二、社会认同的制度条件
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取得社会认同离不开其所需要的制度条件的创设。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它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7]制度条件创设的作用在于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理念以具体的政策法规或行为规范的形式内含于各种规章制度之中,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首先,在制定各项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时,应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纳入目标范围之内,并将其24字内容具体化为较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借助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来增进人们的认同。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刘云山曾指出:“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受到制约”。[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社会认同的实现同样也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良好的制度安排是实现社会认同的重要保障。
三、社会认同的思想文化条件
思想文化条件指的是社会的思想文化氛围,包括各种哲学、艺术、文学、宗教等思想意识形态和各种传统习俗等。思想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自觉的、系统的、理性思维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与广大民众的价值观念相契合,想要赢得社会认同,必须从社会思想文化中汲取有益于自身的营养成分。社会认同的取得,离不开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的营造。
目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同各国经济进行广泛互动的同时,各种思想文化也迅速涌入国门,使得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局面。多元文化的交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构成了威胁。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要实现社会认同,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矫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要立足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肥沃的实践土壤,使之不成为束之高阁之物。
四、社会认同的社会关系条件
社会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家庭是影响个体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首要因素。在较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长辈在养育后代的同时,他们会将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传输给后代,引导他们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社会生活。其次,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对青年一代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在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因利益、业缘、地缘或其他因素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结成的各种社会共同体,其价值取向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有着重要影响。
除了社会关系的各个载体的价值取向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产生影响以外,社会关系的和谐状况也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们对某一事物达成共识,而且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实现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个社会关系冷漠、群体性冲突事件频发的社会中,要想实现整个社会对某一价值观念的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
五、社会认同的主体认知条件
不同的客观条件作为不同的外在刺激因素,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同的心理认同。但是,不同的社会成员在相同的外部条件刺激下,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同的心理认同。因此,主体认知条件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社会认同的主体认知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首先应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心智健全就是心思智慧健康而没有缺陷,即个体的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能处于正常状态,能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我、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心智健全是主体能形成一定价值观或对某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心理的前提。
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一定社会所倡导的价值精神、理想信念的认同,其实质是对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意识形态认同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它要求:主体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自觉性,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把握其实质和精髓;其次,在现代社会,为了能够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相互交流、融合、碰撞中不迷失方向,主体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最后,主体还应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每个人的需求、态度和认知条件都不尽相同,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而不能一味的进行灌输和说教。应要广泛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既要照顾多数,同时又要鼓励先进,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形式,并将其体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二者之间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阵地固然重要,但是单方面的灌输不等于真正取得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先进的思想家、理论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高度抽象和深层提炼的结晶,是一种理想的价值观。作為思维的产物,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就使得其必然会与人们的日常社会实践生活有着一定差距。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取得社会认同,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去创设其所需要的利益条件、制度条件、思想文化条件、社会关系条件与主体认知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2]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5]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4):7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7](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8]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作者简介:
梅书敏(1991-),女,汉族,安徽宣城人,浙江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