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亚兵
摘 要:在如今的教育体制变革背景之下,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模式特别是沟通机制方面,势必要进行一些新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因为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同样要求班主任能够在沟通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从制度完善、平等沟通等方面做出努力,以便克服普遍存在的班主任沟通问题,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多健康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C-0104-02
在素质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若想让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一定要注意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处在特殊阶段,对于人、事、物、言都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并不容易,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应当努力使沟通变为一种艺术,让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沟通而得到及时处理,引导学生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一、小学班主任沟通力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首先,合理应用沟通艺术,对于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必要的基础保障,它不但能够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时心理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让后期的深入管理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其次,只有班主任和学生进行顺畅交流,才有益于学生对班级管理计划的了解,上情下达的情况下,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具可能性与稳步性。
第三,因为班级人数往往比较多,而且当代小学生通常表现出独立的个性,故而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同学间彼此的分歧问题经常存在,此时,小学班主任同样需要针对这些分歧问题从中调节,避免矛盾过度激化,给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
二、小学班主任沟通力限制因素
(一)落后的沟通理念
沟通理念是对小学班主任完善沟通工作、形成沟通艺术的指导思想,它可以让沟通有效性变得更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沟通协调时,通常都存在沟通理念落后的情况,给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制造了障碍,无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传统思维的限制,一些班主任在进行沟通时,始终有一种高高在上之感,以为沟通是简单的上对下命令宣布,班主任的绝对权威不容怀疑。实际上,这样的沟通理念无益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对学生成长的戕害。
(二)稀疏的沟通频次
交流沟通与班级管理工作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有效的、数量适宜的沟通之后,班主任才能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其中呈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实际操作中,很多班主任教师的交流沟通数量与频次明显不足,这样便很难随时了解学生的实时情况及心理发展,无法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和谐管理关的构建目标自然无法达成。
(三)缺失的沟通制度
良好的沟通制度,是确保小学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它对沟通效率与沟通质量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可是,如今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工作之中,沟通制度的缺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时,学生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因为对班主任存在畏惧心理,不能主动寻求帮助;有时,班主任又过于主动承担学生应做的事,致使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化,这都是沟通制度缺失所造成的不良现象。
三、小学班主任沟通力发展策略
(一)形成尊重与平等沟通理念
首先,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形成充分尊重学生的理念,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沟通。因为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差别很大,其学习态度、性格特点、习性爱好各异,因此,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以尊重的态度倾听每一名学生的想法。另外,小学生尚处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期,一些内心真实想法不能直接以语言表述出来,此时班主任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采取适应性更强的沟通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态度,达到人格素养的完善效果。
其次,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形成师生平等的沟通理念,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避免由于学生成绩的优劣而态度各异的问题出现。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一定要拥有足够的人格独立意识,尤其要更多关照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与他们进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使其内心真实想法得到释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合理的方案,带动其产生更为积极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学习成绩。小学班主任教师平等沟通理念的另一种体现形式,是深入了解所有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工作,让沟通得以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特殊群体。
(二)用关爱与示范形式增加沟通频次
首先,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增加关怀爱护学生的沟通形式,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正处在特殊时期,理解与接受外部事物时虽然敏感,但是能力較弱,而且很多小学生同时具有独立与柔软的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性格,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致使其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折感。
为此,班主任应当增加与学生的沟通频次,并保证沟通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身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指导,使之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也就是说,只有更加密集的关爱式沟通,才容易让学生形成对班主任的信赖感,使之有把内心真实想法向班主任倾诉的意愿。另外,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关爱,还体现于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真正认识到学生各项思想动态出现的原因,并借此引导学生完成独立的、积极的思考,使之构建、形成对未来发展有益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其次,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增加以示范为主的沟通方式,我们均能够注意到增加师生沟通频次的必要性,可是因为小学班主任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内容既多且杂,实际上很难拿出大量时间进行具体的沟通,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视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为一种特殊的沟通形式,在注意到小学生对班主任容易产生依赖性的前提下,于平时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给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形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促进其学习成绩的进步、自我管理能力的加强。
(三)健全师生沟通制度
和谐有效的师生沟通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所以教师需要从沟通工作实际情况出发,让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比如,基于沟通效率的考虑,班主任可以考虑使学生成为教师的沟通助手,利用班主任加班干部的形式,使学生的想法迅速为教师所了解,再比如,可以利用定期班会的形式,集思广益,让彼此沟通形式变成常态化的工作等。
四、总结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沟通一方面是处理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是优秀班级建设的前提条件,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沟通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传达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完善,同时还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多项目标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使沟通理念落后、沟通频率不高、沟通制度欠缺等问题浮出水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使其分别得到合理地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兰.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甘肃教育,2018,(12).
[2]夏维琴.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渗透以生为本理念的意义及方式[J].甘肃教育,2018,(12).
[3] 谢荟.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4].李莉.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 2020,(2).
[5]温瑞芳.论班主任工作中应处理好的四个重要关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2).
[6]王英辉.语言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妙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