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2020-07-03 05:13柯森淼林炳基贺友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差异

柯森淼,林炳基,贺友生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形式,在骨科中的发病率较高,因为扭伤,交通事故,摔伤等外部撞击会造成踝关节的骨折。 患者在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的骨折部位肿胀,皮肤下淤青,红肿疼,疼痛比较剧烈,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行走和站立等。 患者一经出现骨折症状,需要保持患肢固定,避免移动中出现的二次损伤和骨折移位,影响骨折的复位,在骨折复位治疗中可采取外固定和内固定的治疗方案,针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的比较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该研究分别比较了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和对踝关节的功能恢复的影响, 以2016 年10 月—2019 年10 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踝关节骨折患者65 例,纳入的标准是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无法行走等,经CT 等检查符合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 排除的标准为无法接受手术,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两组患者均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32 例,观察组33 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6 例,女患者16 例,年龄为22~68 岁,平均(36.9±2.4)岁,观察组中男患者16 例,女患者17 例,年龄为23~66 岁,平均年龄(37.1±1.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发生骨折后, 均在第一时间内就医,没有再次损伤骨折的部位, 没有二次骨折的发生,就医后进行常规的检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外固定术治疗,首先,令患者于仰卧位,骨折是外展型的需要牵引治疗,牵引后固定。 然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放松小腿,內翻型用外固定石膏进行固定。 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首先,令患者于仰卧位,进行常规的麻醉和术前消毒铺巾等操作。 其次,根据骨折的部位的CT 片等,确定手术切口, 在患侧的内踝位置作手术的弧形切口,分离皮肤和筋膜,避免神经和血管的破坏,暴露骨折位置后,将骨折复位,用螺丝钉内固定,小块骨折用克氏钉固定,最后,缝合手术切口,术后常规的抗感染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

1.3 评价标准

以治疗总的有效率指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患者的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踝关节行动自如,行走正常是评价为显效。 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有改善,活动轻微受限,行动基本正常评价为有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时评价为无效。 治疗总的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比例之和。采用Baird-Jackson 的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评分的内容包括踝关节的稳定性,疼痛,行走和跑跳能力等,得分越高,踝关节的功能康复越好,满分为100 分。 另外,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进行了评价与比较。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数据做相应的统计学上的分析,计量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的差异用t检验方式的比较;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校验比较计数资料间的差异,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是93.94%,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踝关节功能进行了评分与比较,结果可见,治疗后,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3)对照组(n=32)t 值P 值65.32±7.05 64.97±6.45 90.25±10.25 79.51±9.62 5.687 0.002

2.3 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2±2.4)周与(26.9±1.5)周,结果可见,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t=4.684,P=0.003<0.05)。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影响关节的活动和日常的生活,需要及时复位治疗。 在骨折的类型中发病较多的是踝关节骨折,因为踝关节较小,承受的重力比较大, 更容易在患者活动时绊倒或者扭伤后出现骨折,特别是现在的交通事故的增加,发生踝关节骨折的比例也在增加。 因为下肢的神经分布比较多,在发生踝关节骨折之后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 肿胀的表现,直接影响关节活动和行走等,骨折患者需要及时的复位治疗, 避免过多的移动造成踝关节内的组织损伤,骨折移位等,影响复位的治疗,甚至会出现二次骨折。临床中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可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保守治疗以复位后的外固定治疗为主,患者可以通过外部对骨折的复位, 或者牵引的方式,使骨折复位, 在骨折复位之后进行外部的石膏固定,在骨折愈合之后,进行石膏的拆除。 在外固定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石膏固定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皮肤过敏等症状表现。 手术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在骨折的部位作手术切口,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然后进行骨折的复位,比较适用于骨折部位比较多, 骨折为偏粉碎的骨折的患者,然后选择螺钉,克氏钉等对患者的骨折进行内固定, 内固定的患者在治疗之后活动受限的不明显,骨折比较容易愈合。 但是患者因为需要切开复位会造成患者的损伤,容易出现手术切口的感染等,两种治疗方式均存在一定的优劣势,具体的临床疗效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可以为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该研究中选入的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了复位外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可见,切开内固定治疗可以对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与固定,患者更容易愈合,踝关节的功能的康复速度比较快,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比较显著,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进行自主生活的时间比较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保持比较轻松的心情,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在踝关节的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较快,推荐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差异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相似与差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