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现军 ,马燕如 ,宋爱琴
(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74005;2.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66071)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由于铁摄入量不足或者丢失过多,导致的血清铁减少所引起的一种贫血[1]。缺铁性贫血患儿常常表现出疲倦乏力、头晕眼花、耳鸣或者心悸等症状,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引起患儿缺铁性贫血原因较多,如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等,不仅会降低患儿免疫力,也会危害到神经系统、消化等重要功能[2]。因此临床积极了解患儿缺铁性贫血的流行情况,并筛查诱发疾病的主要病因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鉴于此,该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患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并进一步给予相应治疗措施,观察其康复疗效。以2019年3—9月为研究段,具示如下。
选取菏泽市城区各幼儿园1 000例患儿(3~6岁)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入选者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男550 例,女 450 例;年龄 3~6 岁,平均年龄(4.57±1.04)岁。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对象:年龄3~6岁之间;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其他贫血;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具有凝血功能障碍。
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项目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是否厌食、偏食、进食不规律、是否具有慢性腹泻疾病;家庭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文化程度等。
(1)检查方法:采集所有受检者左手无名指尖标本,离心取血清后,采用五分类血球仪(日本东亚SF-3 000)测定患儿血红蛋白值(Hb)。 (2)治疗方法:对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对症处理,给予预防感染、加强护理以及保证睡眠等基础操作,并根据患儿基础疾病以及贫血原因,给予铁剂治疗,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片(国药准字 H14020446,规格,0.3 g/片),1 片/次,3 次/d,并给予口服维生素 C(国药准字 H61022029,规格:0.1g/片)辅助治疗,0.1 g/次,3 次/d。并对饮食不当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叮嘱家属多指导患儿进食富含铁剂食物,如猪肝、蛋黄、菠菜等。诊断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诊断标准,6个月~6岁患儿,Hb值下限为110 g/L。
治疗1个月后,对患儿贫血情况进行评估,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Hb≥110 g/L;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及贫血情况有所改善,Hb较之前提高在5-10g/L;无效:患儿贫血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Hb较之前提高<5 g/L。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该次调查的1 000例患儿中,共有220例患儿发生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22.00%,记为贫血组,为发生贫血患儿记为对照组。其中轻度贫血164例,占74.55%;中度贫血 56 例,占 25.45%。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组年龄、性别、慢性腹泻疾病、家庭经济情况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组厌食、偏食、进食不规律、家长文化水平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2.2中初次经χ2检验单因素分析证实为可能的影响因素纳为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 (厌食:1=是,0=否;偏食:1=是,0=否;进食不规律:1=是,0=否;家长文化水平:1=初中及以下,0=高中及以上),并将是否发生贫血作为因变量,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厌食、偏食、进食不规律、家长文化水低平均可能是导致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 见表 2。
表2 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0例患儿经治疗后,有84例患儿达到治愈,占38.18%;有 122 例患儿达到好转,占 55.45%;有 14 例患儿经治疗后无效,占6.36%。治疗总有效为93.64%(206/220)。
患儿时期是成长发育最重要阶段,贫血不仅会影响患儿各脏器功能的发育,也会降低其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的分化能力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增加感染的机会;此外,贫血对患儿的神经发育也具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甚至是精神障碍[5]。因此,积极了解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原因,并给予积极有效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对提高患儿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以往临床研究显示,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储铁不足、铁吸收障碍或者铁丢失过多所引起,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去除病因,且多数患儿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因此,需对患儿饮食结构进行改善[6]。另有研究学者表示,患儿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密切相关,这些行为的正确性与家属健康意识等具有重要关系[7]。该研究结果显示,厌食、偏食、进食不规律、家长文化水平低均可能是导致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患儿厌食、偏食或进食不规律会导致部分重要营养元素摄入量不足,因铁与维生素C以及肉类中分解的胱氨酸可结合成为可溶性物质后,方可容易被体内吸收,当患者出现挑食,不食水果或蔬菜类食物,导致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进而影响铁的吸收[8]。此外,患儿长时期挑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导致体质虚弱,容易生病,故家属需做好引导,纠正其厌食、偏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9]。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与家长具有十分重要关系,当患儿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其对卫生知识保健内容了解较少,不了解疾病防治相关知识,不够重视患儿营养状况,导致发病率增加[10]。临床研究显示,当食物中铁元素无法满足机体成长需求时,需通过药物补充铁剂达到治疗缺铁性贫血目的,该研究通过口服硫酸亚铁片及维生素C,并给予合理饮食指导后,治疗有效率较高。因此,在注重合理饮食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患儿缺铁性贫血病因复杂,其中厌食、偏食、进食不规律、家长文化水平低均可能是导致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影响因素,临床在合理改善饮食同时,可根据患儿病情,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可提高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