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预防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效果观察

2020-07-03 08:38李殿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液恶心消化道

李殿霞

(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菏泽 274000)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居住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白血病患儿数量逐渐增多,有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临床在治疗白血病患儿时常采用化疗,然而,伴随多种毒副反应,常见的有消化道反应。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康复新液的更多作用被发现,在白血病患儿的化疗中可有效预防消化道反应。该文将以2015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患儿为对象,探究康复新液预防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涉及对象为50例白血病患儿,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4例与11例;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5岁,年龄平均值为(8.85±3.67)岁。 研究组,男女患儿分别为 15 例与10例;最小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为14岁,年龄平均值为(8.38±3.53)岁。 纳入标准:以《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为依据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化疗前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患儿或家属熟知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其他肿瘤;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不配合研究者。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常规化疗: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HyPercyAD方案、VDLP方案、VP方案进行治疗。对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者,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HAA方案、HA方案、HD方案进行治疗,M3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加柔红霉素、全反式维甲酸、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普,随后使用原方案或者其他方案贯序交替;在使用化疗药物前,使用止吐药物进行治疗,化疗中给予营养支持、保心、护肾等药物治疗;若患儿发生骨髓抑制,需实施预防出血与感染治疗。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添加康复新液治疗:在参照组治疗的同时,使用康复新液治疗,在化疗第1天至化疗结束以后3 d,使用康复新液口服治疗,3次/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恶心: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重度恶心、中度恶心、轻度恶心、无恶心,若不影响日常生活与进食,即为轻度恶心;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即为中度恶心;若因恶心卧床,即为重度恶心。呕吐:由0~IV度等级组成,无呕吐则为0级,每日呕吐次数为1~2次,且不影响日常生活与进食,即为I度;每日呕吐次数为3~5次,即为II度;每天呕吐次数为5次以上,或者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即为III-IV度。另外,统计两组患儿的食欲情况,包括食欲不振、食欲良好。最后,使用SF-36量表评估所有患儿的生活质量,随着分数的升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该组实验涉及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方法为(±s);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表示方法为[n(%)],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恶心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化疗后7 d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恶心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儿呕吐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化疗后7 d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呕吐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儿食欲减退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食欲减退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3 所示。

表3 两组患儿食欲减退发生率对比

2.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化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7 d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化疗前 化疗后7 d参照组(n=25)研究组(n=25)t值P值73.13±5.54 74.26±6.67 0.696 7 0.589 5 87.54±6.82 93.37±6.93 6.574 5 0.000 0

3 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疾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出现异常增生,属于恶性肿瘤,由于骨髓积累大量造血干细胞,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人们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方面发生变化,而白血病患儿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其有效治疗成为当下研究重点与热点之一[2]。白血病患儿常采用化疗,可有效控制疾病,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化疗伴随多种毒副反应,常见的有消化道反应。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于康复新液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报道的逐渐增多,综合机制研究、药理作用、应用分析等方面来看,康复新液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机体溃疡、外伤创面等组织修复活性,以及增强免疫力、抗炎镇痛与抗癌等方面[3]。药物发挥临床药效是以化学成分为物质基础,目前临床关于康复新液化学成分的研究较为欠缺,部分学者在分析时是以美洲大蠊作为主要验材料。大量研究指出,美洲大蠊主要化学成分由两类组成[4],分别为:(1)信息素。大蠊释放于体外且具有挥发性信息素成分被称为信息素,由聚集信息素与性信息素组成;(2)氨基酸及多种昆虫神经肽,此为大蠊体内化学成分,其中氨基酸包括肌肉水解后的18种氨基酸,如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丙氨酸、丙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苏氨酸等;对于昆虫神经肽,当下临床已分离检测的神经肽共60多种,根据主要生理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肌刺激活性肽与肌抑制活性肽。此外,美洲大蠊主要成分还有蛋白质、糖类、巩膜质、油脂、次黄嘌呤、尿嘧啶、甲壳质等碱基类,以及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甲基-7-羟甲基-8-羟基-3,4-二氢异香豆素等。研究指出,康复新液有助于局部TNF-β、bFGF合成与表达,从而实现创先修复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NK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实现炎性反应与水肿等快速消除作用。同时,在康复新药研究深入的同时,临床应用也逐渐广泛,在消化系统、皮肤等创伤性疾病与口腔疾病中得以推广,辅助治疗效果显著[4]。

白血病患儿的化疗过程中应用康复新液,活性物质较多,如多元醇类、多肽类、粘糖氨酸等,其中粘糖氨酸可将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活化,促使白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有效增强,并分泌活性物质,促使机体炎症反应调节作用增强,组织再生,进而达到抗炎、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减少胃蛋白酶、胃液分泌量,有效保护胃黏膜,预防消化道反应[5]。

该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儿化疗后7 d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化疗后7 d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食欲减退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7 d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白血病患儿的化疗过程时实施康复新液治疗,有效预防消化道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猜你喜欢
新液恶心消化道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