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焦树德教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二法在临床恢复期的康复理论研究与体会

2020-07-03 08:38柴建军葛玉玲仲丽娟柴方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肾虚病机关节

柴建军 ,葛玉玲 ,仲丽娟 ,柴方圆

(1.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鼎新分院中医科,甘肃酒泉 735305;2.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中医院,甘肃张掖 734300)

笔者选择焦淑德诊疗尪痹四方剂[1],审其四方概括为二法,将其典型二法及其证候资料归纳分为:(1)肾虚寒盛症;(2)肾虚标热重症(肾虚轻热,热重和夹湿热三症统称肾虚有热症,审其治实则为一法)作为治疗R A的典型方剂 ,作一步研究、验证其疗效,以加深该科在西北地区防治此类病康复的认识和R A恢复期临床疗效,以2016年2月—2019年10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中医科类风湿性关节患者130例,其中A组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5岁;B组女38例 男22例,平均年龄65岁;两组比较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肾虚寒盛症)70例将治疗前、治疗后患者抗“O”,血沉、C反应蛋白 、RA因子分别于与B组60例作对比详细见表1。

诊断标准 以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诊断标准[2]为依据:(1)晨僵感;(2)小关节脘指关节或近指关节间关节肿胀6周以上;(3)对称性肿大疼痛反复不愈向大关节发展;(4)类风湿性结节形成;(5)血清中风湿因子阳性;(6)手指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改变。具备4条即可诊断。

2 临床分型

2.1 不同临床分析

(1)肾虚寒盛症。

临床表现为腰膝疼痛,两腿无力,易疲倦,不耐作劳,喜暖怕凉,膝、踝、足趾、肘、腕、手指等关节疼痛,肿胀,僵挛,晨起全身关节(或最痛的关节)发僵、发硬,筋挛骨重,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生活不能自理。舌苔多白,脉象多见尺部弱、小、沉细。

肾祛寒治旭汤 川续断12~20 g,(补兑人汤药中),骨碎补为 15~20 g 桂枝 9~15 g,赤、白芍各 9~ 12 g,知母 9~15 g 羌独活各 10 g,防风 10 g,麻黄 3~6 g,苍术6~10B,威灵仙 20~ 30 g,补骨脂 9~ 12 g,熟地黄 10~15 g,淫阳藿 9~12 g,制附片 6~12 g(15 g 或以上时,须先煎30 min,或用蜜水煎),威灵仙15g,伸筋草30 g,牛膝 10~15 g,松节 15-20B,炙山甲 6~10 g,地鳖虫 6~10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

表1 AB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实验检测指标变化的比较(±s)

表1 AB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实验检测指标变化的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RF滴度CRP(mm/I) ESR(mm/h)治疗组A对比组B治疗前(n=70)治疗后(n=70)治疗前(n=60)治疗后(n=60)18.75±8.14(10.87±5.72)※Δ 30.8±13.38(24.7±10.18)※8.70±5.74(4.70±3.27)※14.63±6.91 12.4±7.66 14.74±7.82(8.61±3.88)※Δ 30.4±12.33(22.72±8.93)※

有表1可知,治疗组用药后的RF,CRP,ESR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对照组治疗后RF,ESR也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CRP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肾虚标热重症。

此证不但关节疼痛而且有关节内发热之感,肿大变形,用手扪之,肿痛之处局部有轻度发热,皮肤也略有轻度发红,因而喜将患处放到被外,虽然在被外放久受凉后仍可加重疼痛,但放回被内后,不久又愿放到被外。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舌苔黄厚或兼腻。脉象常滑数或弦滑数,尺脉多沉弱。方剂补肾清热治尪汤,主治:肾虚标热重症。方药:地骨皮 10~15 g,川续断 15~20 g,15,生地 18~30 g。赤白芍各 12~20 g,骨碎补 15~20 g,桑枝 30 g,酒浸黄柏 12~15 g,羌独活各6~9 g,川续断15 g肾虚虚热严重加,骨碎补 15~20 g 知母 12~ 15 g,桑枝 30 g,地骨皮 10~15 g,秦艽15g,制乳没各,红花12 g炙山甲9 g。夹湿热者加白僵蚕 10 g,忍冬藤 30 g,桂枝 6~9 g,络石藤 30 g,桑寄生30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方解:本方取丹溪先生潜生散合自拟的清热散痹汤加补肾强骨之品组织而成)。

2.2 注意事项

(1)痹病情深重,病程长久,故服药亦须较长时间,才能渐渐见效。万勿操之过急,昨方今改。只要辨证正确,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则应坚持服50~100剂左右,观察效果。如有效还可再继续服用。(2)在服用较长时间的汤药,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大部分已消失时,还须把汤药 加减共为细末,2次/d,3 g/次,或 3次/d,每次2 g,温开水送服,会饮酒之人,亦可加些黄酒送服。以便长期服用,加强与提高疗效。(3)治疗期间 A、B两组均禁止下地干农活,每天自己用交叉手法按摩30 min,先小关节后大关节。(4)做导引术香功18 min,自由活动 10 min以上,(5)慎起居,避风寒。

2.3 观察指标

以临床手指小关节风湿结节疼痛程度,肿大变好的临床症情,与A、B两组治疗后的理化检查数据综合归纳。

3 结果

A组治疗好70例分别与B组60例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8,P<0.05).

4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 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从其整个病程上看,表现为肢体远端小关节游走向大关节呈持续性、进行性发作;理化检查:外周关节滑膜层逐渐增生伴血管炎、皮下结节,后期多数患者关节软骨破坏,造成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风湿因子可侵袭心脏,肺部等多个脏器 ;其临床体征表现为关节晨僵、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皮下风湿结节、血管炎、心脏炎。

风湿痹病的病因病机,大多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在肾阳本虚的条件下,病邪乘虚而入,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其病理产物表现出:痰瘀交阻,深入骨骱,关节反复肿痛以至变形,骨节蹉跎,不能活动的“顽痹”之证;焦淑德教授1982年《尪痹刍议》一文明确用尪痹作为其病名,得到中医界认可;他将现代医学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筋缩肉卷、不能屈伸、骨质受损一类疾病均称为尪痹病;他认为该病有别于传统的行痹、痛痹、着痹之痹病,属于痹之重症,尪痹虽然以寒湿之邪乘虚侵入肾为病因病机[4],但有“从阴化寒”证或“从阳化热”证之别;它有“合”之含义、又注重“化”的不同、根据其病理阶段变化,辨证立方、以中医“从化理论”为根据、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临床患者为验证,总结性地提出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一些骨骱疾患的二法治疗原则,该院中医科争对其四法的病因病机及方药、结合现代理化检查,根据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对其做科学分析、研究与体会[5-6]。

该院中医风湿病科以焦树德治疗 RA的分型、按该病的发病期、发展期、恢复期不同阶段的症候表现为依据,本着对症对因的思维理念;选取典型而较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例综合分析、汇总其资料,将其4个分型的选方与西医化验结论进行理化统计考证,抗O,血沉、C反应蛋白 、RA因子的变化,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其结论:RA活动期病原活动性与化验数据反比例关系,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古人认识尪痹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规律,开拓性运用辩证思维的观点、来探求西医治RA病的科研新思路、新方法。

该院临床研究认为:焦树德教授对类风湿病的研究是从我国各个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提出来的,尤其适应南方气候条件下的特点;总结其四方;具有“热多寒少”的特点,而该院经大量临床患者验证认为;酒泉地处西北高原,气候寒冷,风寒湿邪侵入居多,以“寒者多,热者少”为临床特点。大多病例病程较长,小骨关节不同程度变形,不易完全康复,其病因病机有多虚、多瘀,伤肾督之特点,考证其两法内,肾虚寒盛症型符合西北地方特点。如若确诊,辩证准确,对类风关造成小关节变形到康复、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肾虚病机关节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