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 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 于 宏
评析者 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 康晓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
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它不能独立存在,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教科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师: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美丽的图形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图形国探险。请看,图形国的几位老朋友在欢迎我们呢,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教师依次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还有一位神秘的新朋友,你们认识吗?
生:我见过,它叫三角体。
师:它可不叫三角体哦,这种形状的物体我们叫三棱柱。
师:下面请你们选择一个喜欢的立体图形拿在手里,摸一摸,摸到了什么?
生:有的地方平平的。
师:大家摸到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你们摸到的平平的面是一样的吗?
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小朋友们对这些平平的面一定非常好奇想了解更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印油、印台、沙子等材料。
问题串一:做一做,你能得到哪些图形?
师:我们想把立体图形上这些平平的面请到白纸上,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朋友们想到什么好方法,先自己试一试,要做到想清、做清、说清。
【独立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同时课件出示独立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如下:
想清:想清楚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做清:尝试选择合适的方法把立体图形的面请到白纸上。
说清:在心中组织好语言,要说清自己的想法和操作方法。
【小组合作】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分享给组里的小伙伴们,要做到看清、听清、问清。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选择哪个立体图形,用什么方法把平面图形请到白纸上。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小组间巡视,搜集学情,了解学生的困惑。同时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如下:
看清:看清别人的操作过程。
听清: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
问清:有不明白的地方敢于提问。
【全班交流】
师:下面我们按照小组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要说清自己是怎样得到想要的面的。这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得到的。小朋友介绍时,其他的小组要认真倾听,看他们做的方法、得到的图形和你们是否一样,有不明白的要主动举手问清。
组1:我们组从长方体上得到长方形。先把一张白纸放在长方体的一个面上,然后一条边、一条边地折出一个长方形。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我听明白了,但我有一个小建议,最好再用铅笔把折痕描一下,不然我们都看不清你们得到什么样的长方形。
组2:我们组从三棱柱上得到三角形。我们把三棱柱放在白纸上,沿着边描一圈,就画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组3:我们从圆柱上得到圆形。我们把圆柱体先在印泥里蘸一下,再在纸上印出了一个圆。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组4:我们从长方体上得到正方形。把长方体放在白纸的一角,沿着边就剪下了一个正方形。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你们组出现了口误,应该说从正方体上得到正方形。
组4发言人:我们没有说错,的确是从长方体上得到正方形。
生:从长方体上得不到正方形,只能得到长方形。我手中的长方体就验证了这一点。
组4发言人:请你看看我们手中的长方体,在这个长方体上就有正方形。
(质疑的学生接过汇报4组的长方体仔细查看各面。)
生:现在我明白了,还有一种长方体上既有长方形,又有正方形。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有两种类型的长方体。谁的手里的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很多学生举起手。)
师追问:你们知道这种长方体上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吗?快数数看。
生:一共有6个长方形。
师:谁的手里的长方体上有正方形?(几名学生举起手。)
师追问:这种长方体上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数数看。
生:(到前面展示)有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的面是对着的。
(教师随着小组的汇报在黑板上也描出相应的图形,并标出图形的名称。)
师:我们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上分别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生1:长方形有些扁,长长方方的。
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还有三个尖儿。
师:三个尖儿用数学语言可以说成有三个角。圆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圆圆的,没有角,可以一笔画成。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比一比,四种图形中哪两种图形很相似?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都有四条边。
师: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1:一个长长方方,一个正正方方。
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两条边长,两条边短。
生3:我发现长方形对着的边长度相等。
师: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对着的边长度相等?
生:我将得到的长方形对折,发现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正好一样长。
教师小结:这些有趣的图形你记住了吗?下面我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图形的样子,边想边用手指书空画一画。
问题串二:分一分,连一连。
让学生把书翻到36页的分一分,连一连。
【独立思考】
师:小朋友们先独立完成连一连,要做到看清、想清、做清。
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在做之前让学生阅读独立学习要求(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如下:
看清:读懂问题的情境和要求。
想清:回忆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做清:将图形和名称准确匹配。
【小组合作】
师:完成的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要做到说清、听清、问清。
同桌两个人交流时,分享的同学要说清自己是怎样连的,为什么这样连?另一个小朋友要认真倾听,了解他的做法和自己是否相同、判断和自己不同的方法是否正确,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不清楚或困惑的地方要提出来和小伙伴讨论。
(教师在学生小组间巡视,搜集学情,对学生进行适时地点拨。)
【全班交流】
同桌交流后,进行全班分享,指名用实物投影展示连法。
师:谁和他的连法不同?
(没人举手示意。)
师:为什么这三个图形都是三角形?
生:它们都有三条边。
师:为什么这三个图形都是长方形?
生:它们都是长长方方的,一组边长,一组边短。
问题串三: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
师:如果小朋友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谁能说一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独立思考】
师:请小朋友们先自己看一看,找一找,做到看清、想请、说清。
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再回顾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图形,课件出示独立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如下:
看清: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的表面,判断是不是今天认识的平面图形。
想清:回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平面图形。
说清:组织好语言,说清自己的发现。
【小组合作】
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找到了许多平面图形,赶快和组里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要做到说清、听清、问清。
学生四人一组分享发现,教师巡视,对学生语言表述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同时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如下:
说清:发言的成员说清在什么物品的表面发现了什么图形。
听清:其他成员要听清发言,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提出修改建议。
问清:不明白的地方要问清。
【全班交流】
师:小朋友们都有什么发现呢?我们按小组到前面汇报,发言的小组可以选出一个中心发言人,也可以按顺序小组成员依次汇报。发言的小组成员说清什么物品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其他小组要仔细倾听,汇报过的不要重复汇报,发言中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提出修改建议。
汇报一组:
成员1:铅笔上下的面是圆形的。
成员2:电脑的显示屏是正方形的。
成员3:我的学生用尺是三角形的。
成员4:数学书是长方形。我们汇报结束,同学们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第四位同学说的不准确,应该说成“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
师:刚才小组的同学汇报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请大家拿出数学书,看看它的封面是不是长方形?
生: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
师:现在请各小组学生把数学书合起来摞成一摞,看看一摞数学书是什么形状的?
生:一摞数学书的形状是长方体。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谁能说说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1:立体图形都是鼓出来的,平面图形平平的。
生2:立体图形有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1个面。
生3:立体图形能站起来,平面图形只能躺在桌子上。
师: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那它们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1:平面图形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
生2:几个平面图形可以搭成一个立体图形。
生3:老师,我有个问题没想明白,我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都找到平面图形,球也是立体图形,它的上面怎么找不到平面图形呢?
师:是啊,球上的平面图形在哪里呢?
(学生陷入思考,有的学生拿起桌上的球左看看,右看看。一会儿,有人举起了小手。)
生:老师,把球切开就会出现圆形。
师:你是怎样想到的?
生:我想到了去超市时看到的切成一半卖的大西瓜,大西瓜外形就像个球。
师:你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类比的方法去思考真是太棒了。其他小朋友你们通过他的解释,想明白了吗?课后,你们可以切其他球形水果体会一下。
教师小结: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占有一定的空间。平面图形平平的只有1个面。平面图形就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
我选取数学书37页1、2、5题进行练习。
第一题:猜一猜。37页1题。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图形国的宫殿了,几个调皮的立体图形和我们捉起迷藏了。我找一名小朋友到口袋里摸一个图形,并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其他同学猜一猜它是什么图形。
袋子里放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个立体图形,学生依次来摸,摸完放回。
生1:有两个面是圆形。
生猜:圆柱。
生2: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猜:长方体。
生3:有一个面是正方形。
生猜:正方体。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我猜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正方体。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有的长方体也会有两个面是正方形,他告诉我们有一个是正方形,如果剩下的5个面都是正方形,才能判断一定是正方体。
师小结:说得太精彩了!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要会思考,还要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
第二题:涂一涂。37页2题。
师:图形国的国王召见大家。国王说:“同学们,欢迎你们到图形国做客。聪明的你们能帮我把最喜欢的轮船和火箭涂上颜色吗?”
生:我们愿意帮忙。
师:你们看懂涂色的要求了吗?
生:三角形涂成红色,圆形涂成绿色,长方形涂成蓝色,正方形涂成黄色。
师:小朋友们动手涂一涂吧,涂完后小组的同学互相欣赏、评价一下。
第三题:数一数。37页5题。
师:你们能破解图形国国徽的奥秘吗?国徽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
生:一共有3个正方形。
师:你能把它们指出来吗?(学生在投影上指出。)
师质疑:这个图形说是正方形,我怎么觉得不像?
生:老师它是正方形,就是转了一下,不是正着摆的。
师:是吗?(一个小朋友拿起白纸上的正方形,走到老师面前。)
生:老师你看这样是正方形吧!(师点头。)你再看我转动一下,这不还是那个正方形吗?
师:这回我明白了!
教师让刚才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再演示一遍正方形旋转归正的过程。
师倡议:小朋友们可不要只认得这样的正方形,不论变大、变小,正着放还是斜着放,只要符合正方形的特征就是正方形,其他图形也是这样。
教师课件播放主要环节,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谈学习中的收获。
评析:
本节课在读懂课标、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师能巧妙地利用教材的情境+问题串,着眼数学的核心内容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合理有效地利用“六清”教学策略,使深度学习落地生根。
1.利用“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问题串,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师将立体图形作为认识平面图形的重要的认知基础,精心设计了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三个问题串从认识平面图形到正确辨认再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生活,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这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从立体到平面的转换,进而体会体、面之间的关系。
2.以动手操作为主线,积累图形认识的活动经验。
平面图形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因此,教师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通过描、折、剪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出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简单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周长和面积等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六清”教学策略的应用,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这节课教师创设情境,出示“问题串”,学生“从头到尾”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基于简单记忆和重复训练的浅层学习,而是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方法,倾听同伴们的思路,又能及时进行质疑思辨,深度学习的课堂已然构建。小学数学学科研究的“六清”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做到“想清”“做清”“说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做到“看清”“听清”“问清”。“六清”教学策略的应用,既便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六清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四基”“四能”的培养,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使深度学习课堂落地生根。
此外,本节课还有以下两点需要改进:
1.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有待加强。在学生把平面图形做到白纸上后,教师应强调在合作分享中认真观察,看清别人的操作过程和方法策略。教师应设计互相评价小伙伴们的方法的环节,引发学生对自己方法的反思。学生的评价和反思水平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通过课后测,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对于相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辨认不清,出现了混淆。究其原因是没有用充足的活动和时间进行对比区分。教师应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唤起学生对两种易混图形特征的深入认识和感悟,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