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西流向他乡:李乔苹自译《中国化学史》探析*

2020-07-03 08:53王烟朦许明武
外语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译本译文译者

王烟朦 许明武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

提 要:抗日战争时期,化学教育家李乔苹编撰《中国化学史》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数千年化学文明,促进了当时国人对本民族古代化学成就的认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后他将这部非文学著作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后对西方影响深远。本文从自译视角审视该英译本,探讨译者李乔苹运用的增删改译翻译策略。研究发现,主观个人动机和外部政治、社会文化与文本因素共同塑造出《中国化学史》自译文的亦译亦创概貌。

1 引言

李乔苹(1895-1981)是我国化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编撰《有机化学工业》等教科书,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化学专业人才。他还积极投身于化学史料的挖掘,潜心编写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化学史专著——《中国化学史》。其间援引《天工开物》等科技典籍,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化学和科技所取得的成绩。李乔苹在翻译领域也卓有建树,他是提倡和践行《中国之科学与文明》(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汉译的先驱。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负责将《天工开物》的部分章节译成英文。此前,《中国化学史》也由他本人译成英文。本文拟从自译视角解读《中国化学史》,以期引起学界对译者李乔苹及其科技翻译实践的重视。

2 自译及《中国古代之化学工艺》

2.1 自译研究

自译是指“将自己的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和这种行为的结果”(Grutman 2009:257)。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译者翻译他人作品的例子俯拾皆是,相比之下,他们很少翻译自己的母语或非母语创作。与此同时,长期盛行的一种观点强调“较之普通译者,自译者赋予他们自己更多的自主权;自译通常产生的是另一个版本或者说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的新作品”(Cordingley 2013:2)。

角色的“不入流”及身份的争议性致使自译长期被边缘化,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Hokenson,Munson 2007)。根据译文偏离原文的程度和个中创造成分的多少,周领顺将自译进一步分为“作者译”和“译者译”(周领顺 2016:103)。前者指译者以作者的身份翻译和再创作,在译文中添加较多的创作;而后者指译者效仿一般译者的文本策略,注重原文的形式和意义,表现出来的自由度小。此外,学界对自译属性的认识日臻全面客观。一方面,自译者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不乏其例;另一方面,文化转向后兴起的后现代翻译理论,如后殖民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给被奉为圭臬的传统“忠实”观带来新的解读。首先,忠实和现实总是相互矛盾,绝对的忠实只能是一种主观愿望;其次,语言背后蕴含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忠实不能停留于表层文字,如黎昌抱(2015)基于语料库实证研究发现,自译在“译者主体性”上更为张扬,译是主导,作是显性倾向,但翻译结果仍以忠实于原作为导向;再者,任何翻译活动都有其制约因素。因此,在解读自译作品时,我们要跳出语言至上的桎梏,结合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予以阐释。

在国内,桑仲刚(2014)对比汉—英自译短篇小说、自译者的他译和其他译者对自译者作品的翻译,从中探究自译策略的规律和特点;严苡丹和王羽西(2015)审视张爱玲的自译如何再现小说《金锁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陌生化手法。值得肯定的是,诗歌、小说和散文的自译研究已相对成熟。相比之下,非文学自译研究有待加强。对自译文成因的分析停留于译本内和语言层面,语境还原不足,有必要从语言内和翻译外阐释自译策略。

2.2 《中国化学史》及李乔苹自译本

《中国化学史》于1940年出版。正文前为李乔苹自序,之后是《例言》,包括8条。正文包括15章,第一章为绪论,其余14章的标题效仿《天工开物》,它们分别是炼丹、冶铸、煮咸、陶埏、髹漆、焰火、色染、油脂、酝酿、豆食、作甘、杀青、熬鞣、合香。章末附有本章正文出现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作品还使用插图44幅。

李乔苹自译本1948年在美国出版,标题修订为TheChemicalArtsofOldChina,胡适题写与此对应的中文名《中国古代之化学工艺》。译本使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戴维思教授(T. L. Davis)撰写的前言和李乔苹重新撰写的序。第10至15章的顺序调整为:合香、作甘、杀青、熬鞣、豆食、酝酿。译本没有保留注释和参考文献,而是在附录中展示中国朝代更迭年表和重量、测量单位,译本插图数量达83幅。此外,第一章绪论接近重写,其余章节有大量删减和调整。由是观之,该自译本为典型的“作者译”。

3 《中国化学史》的自译策略考

3.1 李乔苹自译《中国化学史》的策略

通过对比发现,增删改译是李乔苹自译的特色,具体体现为文内加注法、增译法、减译法、改译法、译述法和移化法的运用。换言之,增添最为明显,其次是内容的删减影响译文与原文的不匹配,再者是原文形式和叙事结构的变化。

3.11 增添

(1)文内加注法

李乔苹音译术语后用括号标出对应的中文名称或化学式,或大量使用文内加注法意译表述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标注所引典籍的页码或章节,原来的尾注和参考文献被转换并融入到译文内。例如:

① 遣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不死之药,卒无所得,而徐市亦不知所之。故太史公作《封禅书》云......(p9)∥Therefore Ssu-ma Ch’ien (163-85 B. C.), the famous Chinese historian, author ofShihchi—Historical Records—collected the facts as stated above and mad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n his account ofFengandShan(封禅书), ch. 28.11 ...(p9)

“故太史公作《封禅书》云”一句加入多处注释传播中国文化。译文先明晰司马迁的生卒年和身份,后将《史记》音译并用同位语解释该书的主题和内容。《封禅书》则在音译后用括号列出中文标题。译文还注明所引文字出自第28章。音译加注可丰富英语词汇,同时帮助普通读者快速获得阅读信息,减少他们的理解困难,也能使“懂中文的外国读者理解文义”(赵慧芝 1991:19),或让感兴趣的读者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2)增译法

增加的信息类似于再创作,但契合所译章节主题,而不是任意为之。《炼丹》译文详细介绍的炼丹器具——鼎、炉和池在原文并未出现,《冶铸》《豆食》《酝酿》章引用国内自然科学刊物《科学》《化学工程》和国际汉学杂志《哈佛亚洲研究》(HarvardJournalofAsiaticStudies)上的内容组成新的译文,扩充原文意义和增强信息的权威性。李乔苹的评论和从现代视角阐释的观点也穿插其中,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感悟中国化学。

② 中国五金之冶铸术,发明虽早,进步甚缓,时至今日,尚落人后,则古代方法之笨拙可知矣。惟据《梦溪笔谈》引《辩证篇》……(p31)∥Although metals were used at an early time in China, yet the ancient methods of metallurgy were clumsy and now obsolete.It was not until the period of Kuang-hsü (A. D. 1875-1908) of the Ch’ing Dynasty, that a great foundry was established at Han-yang in Hupeh province and that modern scientific process was thence introduced into other parts of China.

The old methods are scarcely mention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 method of making steel in or before the eleventh century is roughly stated in a record of the Sung Dynasty (A.D. 960-1279) written by Shen Kuo (沈括) (A.D. 1030-1094). He says (Mengch’ipit’an3.6) that ...(p40)

译文笔锋一转,引出汉阳铁厂的建立标志着古代冶金法开始改进,引导读者辩证地认识到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这一领域不再是固步自封和落后于人。第二段巧妙地加入李乔苹个人的见解,强调文学经典很少提及所谓“形而下”的化学技术,实际上是在辩证地说理,“历朝以文章词赋桎梏天下人士之思想,遂群注重于文学之一门”(李乔苹 1940:1),同时说明这是西方对中国实用工艺了解甚少的原因之一。

李乔苹的增译也体现在非语言符号的创造性运用上,即增用39幅实物图和手绘图,且多是在再现原文后予以补充。其中,《炼丹》《陶埏》《色染》章增加插图数量最多,分别增加12幅、9幅和8幅。这类副文本不是让译本变得更加美观,而是辅助读者消化和吸收中国古代化学知识。

③ 蒸馏所用器具,极形简陋,即一木制圆甑,放于大釜之上,甑上载锡制小壶,壶面可盛冷水,以资冷却。(p138)∥Distillation—The distilling apparatus is of simple and primitive construction (Figure 83). A wooden cylinder (to hold the mash) stands in a large iron pan filled with water underneath which a fire is lit. At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is fitted a tin pot containing cold water to cool the condensed spirit which is carried off by a metal pipe attached to the top part of the cylinder and is collected in a suitable vessel.(p208)

图1是原文介绍高粱酒酿造的蒸馏工具。高粱是一种主要生长在中国的特色农业经济作物,高粱酒的酿造器具自然会让异域读者感到陌生,因此对其理解比较困难。李乔苹用括号内增加的文字使意义更流畅,并在传递原文内涵的基础上用图像符号凸显文化内涵,与正文相辅相成,成为读者理解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的重要方式,也可以增加译作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图1 高粱酒蒸馏器具(Li 1948:209)

3.12 删减

李乔苹大幅度地删减原文,去掉在他“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黄忠廉 2016:62)。

④ 中国炼金术起自何时,难于稽考。道家相传始于黄老。道书称:黄帝访泰壹赠以金丹九颗,帝与诸人分食,丹色泊手如沃,至浦口浴之,江水尽赤,后帝又由浮丘得炼丹之法,求鼎炼丹,丹成乘龙飞升云云。老子生当春秋之世,得换丹金液之秘诀,亦修炼成仙,其说固虚诞难信。然据史乘所载:在战国时代,最盛行长生不老之术,然发源于战国以前,当无可疑。(p9)∥It is rather difficult to ascertain when the study of alchemy in China began. The oral tradition of Taoism attribute it, of course, to the Yellow Emperor and also to Laotzu (?604-500? B.C.), but the Chou period—about 400-255 B. C.—would seem to be historically sounder.(p6)

黄帝和老子炼丹飞仙的传说“虚诞难信”。是以,李乔苹将道书记载的与化学信息没有实质性关联的故事省略。如果保留翻译,译文不免要对“泰壹”等文化负载词注释,增加读者的阅读负荷。更重要的是,非文学著作《中国古代之化学工艺》重在传递中国古代化学的真实概貌而非超自然艺术,因而不需要生搬硬译这些内容。

3.13 改动

(1)改译法

李乔苹改变原文部分句段的内容或形式,但以原文为参照,没有偏离原来的主旨大意。具体而言,“改换的内容必须能帮助特定读者群的阅读习惯和视阈期待,减少理解的障碍”(黄忠廉等 2009:198)。例如:

⑤金丹为何物?炼金及炼丹之方法如何?不但古人醉心于长生富贵者所好闻,抑亦近代考古之化学家所欲知也。(p15)∥Chintan, an alchemical term in Chinese, first appearing inPao-p’utzu, comes to refer to a drug or elixir which was prepared by the alchemists for prolonging life and transmuting metals. It reminds us of the “Philosopher’s Stone” in Western alchemy because the latter was considered to have the same effect aschintan. In thePao-p’utzu, however, the term is to be translated “gold and/or elixir”.(p16)

原文是问句形式,但未作解答。译文的受众是西方读者,所以李乔苹转换视角改译原文,对金丹这一术语作背景介绍来消除文化障碍。问句变为陈述句,内容为金丹首次出现的文献《抱朴子》(前文有提及和注释)、所指和用途。同时,他将炼丹术类比于西方中古世纪炼金术所产生的哲人石,即英语读者所熟悉的事物。因此,改译的结果“让译文内容通俗易懂,使读者读起来顺畅,快捷地获取信息”(同上)。

(2)译述法

《中国化学史》重视史实的陈列和旁征博引,以证明事件的真实性和增强可信度。译文没有保留太多的类似叙事结构,而是概括提炼大意,“用译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再现原作内容的精华”(同上:142)。

⑥ 至于漆器之制造,则道源于虞夏。《物原》:“舜作漆”。《事物原会》:“韩子:‘舜作食器,黑漆其上’,唐太宗曰‘舜作漆器,而谏者十七八人’,则器之本漆自舜始也”。《事物绀珠》:“漆器始于舜”。至禹作祭器,亦黑漆其外,朱画其内,是漆器已推广而用作祭器矣。且自此有贡,故《书》曰:“厥贡漆丝”。周制更以饰车,《周礼》:“漆车藩蔽”,而弓之六材,亦不阙漆,《考工记》:“弓人织丝欲沉,注:沉如在水中色”,而《髹漆录》考为后世绿沉漆之谓。三代以上漆之为用已如是之大,尽取其坚牢于质,光彩于文也。后更用诸乐器,备载《琴经》等书。又用于兵器、宫室等,种种用途,不胜枚举......(p79)∥Lacquered ware, according to Chinese legend, was first made in the time of Shun and Yü. The latter is said to have had lacquered vessels for sacrificial use, black outside and red inside. It is stated in theBookofHistorythat in the time of Yü, lacquer and silk were offered as tribute. During the Chou Dynasty, as we know from archeological evidence, lacquer was used for the decoration of carriages, harness, bows, and ceremonial utensils. Later, it was further used for the decoration of houses, weapons, musical instruments, etc.(p104)

李乔苹援引并罗列《物原》《事物原会》《事物绀珠》《尚书》,旨在介绍漆器起源于舜禹。又引《周礼》《髹漆录》《考工记》说明漆器用途的演变。中文喜欢反复论证,以增强气势和强调真实性,但英文表述偏向直截了当。译文不拘泥于长篇累牍的赘述,直接传达原文的内涵(前文对舜、禹和周朝有解释),言简意赅,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此外,这些儒家经典记载漆器制造的信息少,所以书名不用一一译出,述出大意即可。

(3)移化法

中文表达往往是先因后果、先条件再结论或先铺垫再引出所要阐明的主题,语义重心落脚在后半部分。英语文化遵循先果后因的表达习惯,先陈述重要的内容、观点或结论等,再展开论证和说理。李乔苹自译文“根据译语句法结构和表达之需对原文单位进行显而易见的转译”(万光荣 余承法 2015:6),以弥补中西思维和认知等方面的差异。

⑦ 浸水及软化:将鲜皮放置水池中,池以砖及石砌成,深与长约相等,各五六尺,宽三四尺。鲜皮浸水之目的,仅洗去皮上不洁物为度,故其浸渍时间,只数小时。(p178)∥Soakingandsofte-ning—The main object of these processes is to clear off the impurities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w hide (sometime impregnated with salt to preserve it) which is first soaked in a water-pit built of bricks and stones, five or six feet wide, for several hours.(p165)

置皮于水中→水池构造→浸水目的→浸泡时长,原文的语篇逻辑不清晰。译文开门见山地点出浸水和软化的目的,再用从句引出池子的概况和序数词强调这是厚牛皮制作流程的第一步。因此,优化语序后的行文更加清晰流畅,迎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和规范,有利于被接受。

3.2 李乔苹自译策略成因探析

自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在本能上考虑并受制于翻译内的语言翻译因素,也会在潜意识中考虑并受制于翻译外的社会因素”(周领顺 2014:13)。李乔苹的自译“离经叛道”而非“亦步亦趋”,译文并不忠实于原文,他的自译策略超越一般译者的权限。翻译和非翻译并存的译者行为说明其“社会性和行为社会化程度较高”(同上 2016:106)。概言之,李乔苹采取个性较为张扬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影响因素。

3.21 翻译目的

“弘扬中国文化,必须要有国际性的刊物和书籍”,且《中国化学史》的“英文著述最为必要”(赵慧芝 1991:19)。显然,李乔苹自译的初衷是为宣传本民族化学文化,改变当时世人对中国化学乃至科技存在的偏见和误解,这也决定其翻译策略尤其是增改很大程度上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的。李乔苹按相关领域对世界的贡献调整章节顺序(造纸术彼时没有被明确列为四大发明之一),术语音译保留鲜明的文化内涵,加入期刊论文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汉学杂志《哈佛亚洲研究》上的成果能丰富特定主题,深化读者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道教炼金术“开世界化学之先河”(李乔苹 1940:5),戴维思等西方化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也已有所研究。《炼丹》章新增炼丹器具和炼制流程图12幅用以强化说明炼丹术的地位。插图数量最多的《陶埏》《色染》两章实际上是突出中国陶瓷和丝织制造的发达,实物图对此是最可信的证据。

3.22 政治因素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时间亡国之调不绝于耳。李乔苹当时被迫留在北平占领区,战争下的山河动荡和国破民殇促使他编撰《中国化学史》。实际上,中国古代化学和科技虽然很早就传入日本,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当时已成为一流的化学工业强国,先前从中国传入的一些技术又经过改良后传回国内。19世纪后半叶,中国化学工艺开始受到日本的影响。李乔苹是化学领域的专业学者,必然深谙此理,在抗日战争时期却不得不考虑意识形态的问题而避之不谈,否则可能遭受不必要的非议。相反,英文版不用受到这种限制,故自译文多处添加事实和非翻译的创作,如《豆食》章的酱油酿造法:The Japanese modified methods, which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Chinese, have also recently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Li 1948:171)

3.23 社会因素

自译本实际上在1941年译完,战争使之迟迟不能付梓(同上:viii)。英文标题初定为TheDawnofChemistryinChinaandItsIndustrialApplication(赵慧芝 1991:19)。1946年,时任英-中科学合作馆馆长的李约瑟建议修改成TheChemicalArtsofOldChina. 译本也没有出现脚注、尾注、参考文献和索引等学术性翻译的标志。究其原因,戴维斯与出版社反对增添脚注和参考文献引出西方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Li 1948:vi)。戴维斯是李乔苹自译本的出版引荐人并在西方化学界享有盛名,译本的出版社美国宾州化学教育杂志社是一家以科学史见长的著名出版社(Parington 1949:281)。在西方学术话语和出版体系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李乔苹只能采取折中策略,如借助文内注释或删去需要解释的次要内容,以弥补这种状况造成的缺憾。

这本书会引起化学和化学史专业学生、汉学家以及亚洲文化、经济和工艺专业学生的兴趣,也是中国货物进口商和搜集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馆长的必备书目(Li 1948:v)。由此可见,自译本的受众以普通读者为主,兼顾专业人士。原序站在中文读者的角度简述编撰目的和过程,因此李乔苹重写序言,采用非翻译手段向英语读者介绍成书的历史背景。预期读者的知识体系对译文的可读性提出要求。一方面,音译异化能满足专业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译文中加入大量注释能克服理解障碍,并运用译述和移化法等归化策略改造原文,使原文逻辑更清晰,以契合普通读者的思维习惯和阅读心理。83幅插图是考虑到读者尤其是化学专业学生的鉴赏力和信息接受能力,是他们真正理解译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4 文本因素

古文高度概括,通常不使用标点符号,并表现出复杂的语法特征,如缺少复数标记和介词(Cheung 2017:xviii)。《中国化学史》贴近文言形式,这就需要李乔苹增译必要的信息(如例③加括号注),使隐含的意义明朗,或移化重组上下文逻辑。其次,译本标题由侧重于史实转为化学工艺。原文引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化学言论,因此可删减或译述达意。再者,《中国化学史》为应用型信息文本,主要是表达事实,文本焦点是内容或主题而非形式,所以翻译应使用简朴的语言,必要时要使意义明晰化(Munday 2016:116)。可见,改译凸显主旨,移化提高逻辑性,或借助非语言符号凸显原文的意义。

《中国化学史》于1940年初出版,同年再版,后多次再版。李乔苹自译本在国外也获得一致的好评,被赞为是“说明东方化学和应用化学的进化之权威性著作”(赵慧芝 1991:19),《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和生物学卷多有引用,译本还于1979年在纽约再版。基于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外在客观环境,李乔苹的自译策略很好地做到译哪些和不译哪些,并掌握译和创的和谐统一,从而在连接中西两种异质性文化之间取得平衡,实现他所期待的社会效应。

4 结束语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在北平从事化学教育的李乔苹发掘我国古代化学遗产编成《中国化学史》一书,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他又将此书译成英文,成为英语世界第一部研究中国化学的著作。本文从自译视角考察李乔苹的译本,发现其中的译者介入和干预明显。他对原文进行编辑、重组或创作性改写,与后来翻译《天工开物》的策略有较大差异。译与作交织下的《中国古代之化学工艺》在欧美引起巨大的反响,并掀起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化学和科技的热潮。究其根源,李乔苹的翻译动机与战争、出版和受众等社会语境以及作品特征是他积极变通原文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译本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