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
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老年血管相关疾病当中[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在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压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人体中若发生血栓现象会对静脉血形成阻塞,导致血液无法及时回流,进而引发患者下肢出现肿胀现象以及强烈的疼痛感,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肺部形成栓塞[2]。 为了观察和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性,该次实验指标选取该院2017年9 月—2019 年2 月,在该院接收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10 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展开有效分析,报道如下。
该次实验指标选取该院接收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10 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5 例,对照组55 例。 同时,研究组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男20 例,女35 例,年龄介于58~81 岁,平均年龄(69.5±4.5)岁。 对照组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男 18 例,女 37 例,年龄介于 57~84 岁,平均年龄(70.5±1.6)岁,如表1 所示。 该次实验指标年龄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观察。
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将收集的两组患者数据全部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 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该次研究调查,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患者无法实现生活自理。 (2)排除精神异常患者。
对照组与研究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实施同样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降压、降脂,调节和改善患者身体的微循环,缓解营养神经等。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对患者病症进行常规检查,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服药指导,进行健康教育,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膳食营养均衡[3]。
针对研究组患者, 将对照组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解释发病的病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方式,让患者明确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树立自信心主动配合主治医生的治疗;(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加强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患者因治疗而引发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节,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膳食护理,针对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病症进行针对性的膳食护理,为患者提供清淡、营养的膳食,指导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与此同时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忌烟忌酒,并杜绝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4)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当根据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期安排合理的康复运动,有针对性地减少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让患者利用康复运动改善心血管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4]。
对比分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两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后第7、14 天血栓的发生概率以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情况。
该研究所收获的两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整体数据与信息, 通过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利用[n(%)]作为计数资料的表示,通过χ2检验,利用均数±标准差()来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经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最后的分析和观察得知, 在具体的研究阶段, 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第7、14 天血栓的发生概率远远小于对照组。 具体如表2 所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以及对照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后第7、14天血栓的发生概率对比[n(%)]
通过最后的分析和观察得知, 在具体的研究阶段,对照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等相关指标的数值远远低于研究组,具体如表3 所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研究组以及对照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数值对比[(),mPa·s)]
表3 研究组以及对照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数值对比[(),mPa·s)]
组别 时间 血浆粘度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对照组(n=55)研究组(n=55)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1.89±0.23 1.78±0.21 1.78±0.35 1.68±0.31 5.69±0.56 5.36±0.12 5.87±0.56 4.58±0.47 12.36±2.14 10.36±2.26 12.78±2.54 9.58±2.35
患者若是长期卧床休息,缺少适当的护理和运动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此种并发症并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若血栓形成则会引发患者下肢出现肿胀现象,并伴随刺痛感觉,影响身体内血液正常回流,严重者血栓脱落流向患者肺部,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阻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 所以,在具体护理工作进行阶段,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 在该次的研究过程中,医院采用了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手段,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在该次的研究当中,对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手段进行选择和应用,通过结果显示,研究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数值均有所下降,但两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 研究组实施护理后第7 天和第14 天血栓并发症发生概率远远小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人因心血管疾病导致长期卧床休养,无法进行活动,并且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6]。 长此以往导致在不顺畅的血液循环中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在该研究中通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饮食、心理以及服药等进行有效的指导,并辅助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锻炼身体机能,恢复手脚活力,保障患者能够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7]。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临床工作进行阶段,对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调整和改善患者自身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数值,尽早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进行期间,应该对这一手段进行积极地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