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稿
略论史料的另面与史事的另面
——关于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两点建议
张耕华(1·3)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主线与设计
——晏绍祥先生访谈录
晏绍祥 张 岩(3·3)
多角度深入探究历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郑 林 陈 龙(7·3)
英国托利党的早期王权观
阎照祥(7·8)
基于人文素养的培育谈“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编写
——章清先生访谈录
章 清 罗 明(9·3)
1700年前后英国托利主义的阐发
阎照祥(9·9)
历史学科大概念的确立及其教育价值
方美玲(11·3)
爱德蒙·伯克与《法国革命论》
阎照祥(11·12)
新教材研究
史料实证与历史深度学习
——以“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为例
纪 巍(1·8)
教材史料应用策略刍议
——以部編高中教材“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为例
汪茉莉(1·14)
如何破解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
郑婷婷(1·19)
基于主题教学的高中统编教材内容整合
陈志刚 杜 芳(3·11)
“流动”的王朝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苗 颖(3·18)
探索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的新样态
刘晓兵(3·25)
民族交融谋发展 推陈出新创伟业
——高中历史部编新教材“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设计
朱 华(3·27)
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
李 凯(3·33)
理解诉求 直面问题 有的放矢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教学为例
张永谦(3·38)
案例分析
教学立意的提炼
范红军 袁俊霞(1·25)
情绪·情境·情感·情意:历史探究性学习课堂四重境
——以人民版“新中国外交(1949—1955)”为例
李南亮(7·60)
专题研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孙玲玲(1·28)
“同课异构”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王珊珊(1·35)
坚守教学之本,追求有意义的历史学习
杨朝晖(1·40)
找准时代定位 回归历史坐标
——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为例
罗金永(1·45)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以第一单元第1课的设计为例
郭井生 李 静(5·3)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冯 瑛 黄开红(5·11)
教材史料运用中的甄选与解续
——以《里耶秦简·户籍簿》为例
姜佳曦(5·20)
纲要式历史教科书备课刍议
——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
蒋其君 章文静(7·12)
思维能力导向的初高中教学衔接
——以统编高中教材抗日战争史教学为例
谈 娟(7·19)
证据意识和论证能力的培养
陈志刚 张春桐(9·14)
史事为用,史法为体,史识为魂
——以“史料的研读与解释”为中心
戴加平(9·21)
史料研读与历史感的建立
李 凯(9·29)
“史料实证”培养的主要抓手
——以《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为讨论中心
张禄佳 郑流爱(9·35)
史料的三重解读
——以一则晚清例规史料的解读为例
肖代龙(9·41)
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逻辑性思考
王 强 袁 峥(11·17)
史论结合教学原则的实践创新
孙殿元 徐赐成(11·23)
史料实证的路径探析张利娟(11·29)
高考研究
略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考二轮复习
姬晓灿(1·47)
思想史教学应关注历史发展的过程性
唐云龙(5·66)
二轮复习应关注动态的时间“曲线”
——基于2019年全国卷Ⅰ第41题的分析
汪美良 许春凤(11·35)
命题研究
命题须充分发掘材料的效能
——由一则颇具争议的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钱 凯(11·41)
教学设计
一个人,一个时代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徐金超(5·24)
创设历史情境,整合教材内容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张 鹏(5·32)
在“复活”历史人物中还原历史
——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為例
张兆金(7·54)
各抒己见
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日期辨
李学智(5·40)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逻辑的研究
周云华(1·52)
探文化之源,知民族之根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设计思路解析
武其芳(1·57)
基于微观史学的历史叙事教学初探
——以“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为例
孙 进(1·63)
基于技术实验的科技史校本课程开发
靳万莹(3·45)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历史“三力课堂”实践
范太峰(3·52)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历史教学
樊建军 徐赐成(3·58)
以数据为证要注意三个误区
邵 兵 代丽静(5·42)
“总爆发”——理解义和团运动的一个视角
赵加军 金 飞(5·48)
数字化时代历史教学的挑战与破局
贾雪枫(5·54)
刍议关键问题导引下的教学策略优化
贲新文 贲 浔(5·61)
里外思维:探寻历史之根
郭子其(7·25)
制度框架: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新维度
潘承生(7·32)
关键能力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学科价值和教学策略
骆志煌(7·39)
以历史教育夯实新时代职业学校育人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研制说明
朱汉国(7·44)
展示还是培养?
——对高三复习课的反思
汪儒斌(7·50)
“历史解释”素养落地应“清”“新”
桂 俊(9·45)
核心素养取向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
冒 兵 沈为慧(9·51)
《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的非洲史内容初探
钱轶娜(9·57)
顺理方能成章
——高中生史学逻辑的养成策略
朱 可(11·46)
教、学、考一体新探
付文治(11·53)
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
——以希腊民主制度复习教学为例
韩海林(11·60)
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
曹 勇(11·66)
资源共享
光绪之死:在华外媒笔下的晚清权力之争
李欣蕾(3·65)
他山之石
澳大利亚国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技能培养
路径探析
郑士璟 洪逸威(7·68)
日本高中世界史教科书中全球史叙事的形成
——以《明解世界史A》为中心
赵 莹(9·65)
(马莉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