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孝忠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是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渗透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法指导;依据教材;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应把主要精力用来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法。近年来,我校实行新的课改,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了。下面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示范引导,授以学法
教学方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法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式。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法的同时,更应考虑授之学生的学法问题,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上《最后一课》时,抓住韩麦尔先生这条线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认识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叫同学先读,后设计问题,各组互相提问,教师适当引导。基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学法?2.韩平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3.他为什么会如此痛心?4.老师的反应对学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对你呢?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和互相讨论,获得了学法的启示,便可自读、自悟小弗朗茨的心理变化。这样就处理好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以科学的教法促进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把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统一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依据教材,展示学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学法因素,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提供的学习方法。如《梅岭三章》前面的小序应引导学生多体会,因为它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缘由,对学生理解全诗意义非同一般。教师可依此设计
以下问题:1.陈毅同志当时情况如何(重伤患病被围)?2.“虑不得脱”的必死险恶处境中一般人会是怎样的心境?作者呢?3.请从原诗中找相对应的诗句来解释。另提问一组同学做翻译团,随时翻译,这样有助于同学思考并解决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带人课文的情境中去,让以后的理解顺理成章。
三、总结规律,揭示学法
在工作中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认真听了,考试还是不会!”究其原因:一是没有从本质上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也没有把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二是教师讲授概念、规律时,没有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每讲完一个单元,就应引导学生作知识小结,把各部分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区别异同,明确因果关系,找出本质特征,然后归纳成重点,突出纵横联系,前后贯通的知识网络;也可以是图形、表格形式小结,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只有教师讲课时把“一”举好,才能使学生反出“三”来,“一”就是共性与规律,技巧与要领。只有让学生熟知思路,把握要领,运用技巧,才能触类旁通,初中教材的编写是很适合这样教学的。
四、巧设练习,巩固学法
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如此,科学的学习方法重在运用,不用就会淡化、遗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巩固方法,让学生逐步精通这些学习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相应的联系片段,巩固学生所学的方法,学生在反复运用后,自然体的用心良苦。当学生独立运用某种学法时,教师应因势利导,用你是怎样设想的,为什么这样推断等间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获得同一结论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比较、筛选、完善学习方法。如教《筏子》时可以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强化训练。如作者极力描写的是黄河上的艄公形象,写乘客的大胆镇静、写黄河的惊涛骇浪以及羊皮筏子的小是为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黄河的大、深、急、险、夷、平的?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看出的?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所有的篇幅奉献给了兰州的一种原始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衬托的作用,用这些来衬托大水车、羊皮筏子、人,再问,作者说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用文中语句概括这一人物形象?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就会答: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之上,如履平地,是黄河的主人等,而且从他身上可以引导学生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凶险、征服自然还得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只有大胆镇静与小心智慧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五、运用反馈理论,培养反馈自理能力
教师应重视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自觉质疑问难,自我完善,通过层层反馈来进行学习,及时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改教学中,把学生分为五人一组,各组之间互相评比,记录平时成绩,质疑问难也引导学生尽量由点到面、由浅人深地逐步解决。如教《岳阳楼记》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以“谪”字作为切入点来提问讨论,学生通过提间讨论明白了前文极写“巴陵盛状”,后写“览物之情”都因这个“谪”字,接着引导后文,有同学提出,“古仁人”当为何人?“吾谁与归”究竟有没有定指?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后,学生领悟到作者设以描摩的方式,其意在于归结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格,已而进一步升华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展示了作者的博大胸怀!至此,迷雾散去,学生眼前豁然开朗,有一种幽径通衢的畅快之感。再拓展开去,让学生讨论,谈理想,谈人生,赋于这一命题以新的时代意义,最后组间互查,培养了学生的反愤自理能力,效果较好。
语文是我们手上奇妙的火炬,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語文中感受到灿烂的光辉,有能力、有兴趣、有思想地去跟语文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