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摘要】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笔者做了些尝试,通过预学单在三年级英语Story time板块中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预学单 因材施教 学习延展
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听课做好准备。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带有比较强的连续性和交际性,更因为课时的缺少、语言环境的欠缺,所以小学英语课前预习尤为重要。三年级作为起始年级,预习更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点,笔者尝试在三年级英语教学Story time板块中引用预学单,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一、预学单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师们经常布置“今天预习Story time内容”这样的家庭作业,但是第二天上课时发现学生脑中一片空白,就像没有做过预习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学生不知道预习什么,也不知该怎么去预习。要让学生的预习具有实效,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出预习规划,根据新课的知识点、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精心设计、明晰预习内容。
2.梯度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预学单时,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同时应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必胜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这些由易到难的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使学生有成功感,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 区分性原则
每位學生的心理及智力水平存在差异性,他们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学习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程度有深有浅。因此,每位学生的预习需求也是不一样的,预学单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因材施教这一点,难度要有区分,不能一刀切,要让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4.延伸性原则
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功能性话题展开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此话题的一些背景介绍、图片等或拓展一些相关的词汇,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预学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为学习预热
(1)有效预习,要明确任务
要想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时该做哪些事。任务越明确,预习的效果越好。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 1 Story time的预学单中,听读要求设计为三个等级:静听、跟读和朗读,并对这三个等级做了详细的描述:静听,能听清词、句的发音;跟读,能一句话一句话地模仿磁带或光盘,准确地跟读;朗读,能脱离磁带,自己准确地朗读课文。有了这样详细的步骤及要求,学生们就可以根据提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预习活动了。
(2)有效预习,要教给方法
教会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是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关键。想要预习有效,教师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 3 Story time的温馨提示:要想英语说得地道、好听,一定要先学会静听。一听生词,听清生词的发音。二听语调,听清哪里用升调,哪里用降调。三听语气,听清哪里是强读,哪里是弱读。同学们,用好你们的光盘或磁带,用心地听,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和磁带光盘上的录音一样好听!再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 5 Story time的温馨提示:同学们,怎样背课文才算优秀呢?一、没有停顿。二、吐字清晰,发音标准,语音准确。三、正确把握节奏,语速恰当、声音洪亮。照这个标准,努力吧!
在起始年级,教师在这样轻松的语气中指导、鼓励学生慢慢掌握预习方法,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逐步学会运用手边的工具,学会归纳整理,学会质疑。
(3)有效预习,要及时反馈
预习期待沟通。学生完成预学单后,如果教师不闻不问,学生必定也会失去热情。预学单一般要提前一天发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课前,教师应进行抽样检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监督学生预习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能根据反馈,明了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并考查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从而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即时性的调整,进一步明晰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课堂教学的着力方向。
2.课中,使教学升温
(1)新知学习,要有的放矢
把预学单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将有效的教学时间花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顺学而导,依学而教,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力求效益最大化。例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 5 Story time的预学单中,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听读要求
☆静听:能听清词、句的发音。
☆☆跟读:能一句话一句话地模仿纳米盒,准确地跟读。
☆☆☆朗读:能脱离纳米盒、准确朗读课文。
同学们,你听读了 遍之后,还有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地方吗?请圈出来。老师上课教到这个地方时,你可要认真学哦!
1. —Look at my T-shirt. 2.—Look at my skirt.
—Its nice. —How nice!
3. — Look at my cap. 4. —Look at me.
—Its great. —Great!
二、知识理解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几件服装。你能找到他们的英语名称吗?连一连。
☆☆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呢?圈一圈。
1. Look at my T-shirt.
A. 看我的T恤衫。 B. 看,这是我的T恤衫。
2. Its nice!
A. 多漂亮啊! B. 它真漂亮。
☆☆☆你知道哪些话表示赞美吗?圈出来。
1. How nice! 2. How great! 3. Its nice.
4. Its great. 5. Great!
通過抽查这两项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知道学生们对课文有不同程度的掌握:有的能流利准确地朗读,有的可以弄懂文中生词的含义,有的只能读出部分的音,有的会把T-shirt和skirt这两个相似单词弄混淆,有的对赞美的表达仅限于课文。针对这些反馈,在课堂上,Presentation(新授)环节中,教师不需要对所有新授单词平均使力,仅需对薄弱单词加强朗读,并通过发音对比帮助学生区分相似单词。而本单元的功能性语言——“赞美”,除了带领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句子,教师还可以依据预学单提供的语句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后期学生可以灵活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正是因为这样的有的放矢,课堂学习才能直奔重点、突破难点。
(2)操练巩固,要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知识基础不同,预习的能力不同,预习任务的达成度也不同。从上一篇三年级上册Unit 5 Story time的预学单中可以看出,所有的预习任务都标有不同的等级,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着,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一星题为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二星题增加一点难度,为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而设计;三星题为拓展题,为优生设计,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完成。
通过预学单的星级题完成情况的反馈,在We can read(朗读操练)中,让读得好的学生上讲台带读、在小组内当小老师,一对二、一对一甚至二对一地指导朗读。较之教师带读,全班跟读,小老师们更具热情和耐心,小学员们面对自己的同学,没有了羞涩和胆怯,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了。
再例如,三年级下册Unit 8 Story time的预学单中:
二、知识理解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is that man? Hes my grandpa.
A. Who B. What C. How old
☆☆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家庭成员类的单词?请你写出来。
☆☆☆通过预习,你知道可以用Whos...?询问人是谁,你还知道其他的方式吗?
一星题针对本单元重点句型Who...?的使用。二星题对单元词汇归类整理。三星题是拓展运用题,指向课堂We can use环节,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百度、询问家长、查阅参考书等,部分学生写出来的句子有Is that man/woman your...? Is he/she your ...? 在课堂上的拓展运用环节,笔者邀请了这些学生和教师做示范,向全班展示了用猜测去询问人是谁的另一种思路,打开全班学生的思维。
3.课后,将学习延展
在预学单中还有一栏“知识链接”,例如三年级下册Unit 6 Story time知识链接:
1. What time is it?是询问时间的常用语。在英美国家向不认识的人询问时间时,通常应该先说 Excuse me,用来礼貌地引起别人注意。
2.询问时间可以说 What time is it?也可以说 Whats the time, please?
3. oclock是“……点钟”的意思,只能表示整点。
4.为了区别上午和下午,可以在点钟后加上a.m.(上午)或p.m.(下午)。加上a.m.或p.m.之后,就不能再用clock。
三年级下册Unit 8 Story time知识链接:
中西方亲属称谓语的差异总的来说,英美人亲属的称谓语比较笼统、简单。如: grandpa可以是爷爷、外公, uncle可以是伯父、叔父、姑父、姨夫、或舅父。aunt可以是伯母、婶母、姑母、姨母或舅母。cousin一词,不分男女,既可以表示堂兄、堂弟、堂姐或堂妹,也可以表示表兄、表弟、表姐或表妹。从上面的比较不难看出,中国家庭的亲属称谓则比较精细、复杂、严格,既要表示关系,又要区分性别,还要体现长幼,所以在称谓语的数量和类别上汉语明显多于英语。
下课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介绍本单元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内容,下节课跟同伴交流。正是这样延续性的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问题中持续产生着“兴趣”,而兴趣则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学生充分重视的前提下,预习才会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们才能学会预习、爱上预习,课堂才能更高效、更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