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重点从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问题的探究力以及分析力进行介绍,并在此过程中,将生活化教学、实践化教学以及趣味导入教学融入其中,旨在为学生打造属于他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真正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不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单方面、流程式的教授数学知识,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被严重消磨。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构建属于学生的课堂,并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小学数学知识规律,真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构建知识连接,提高知识运用灵活性
数学与生活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视角,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构建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的连接,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分析生活现象,了解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灵活性,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稳定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如下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思考:小明的凳子总是来回晃动,如何让这个凳子更为牢固?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入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说:“你们可以将三角形的构造引入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大部分学生解决这道问题后,教师邀请后进生小乐回答此部分问题。小乐说:“我们可以在晃动处,构建一个三角形。即用一个木棒加固。将木棒的一段固定到椅子上,将另一端固定到腿上,從而形成一个三角形,最终起到加固的作用。”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激活学生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分析生活现象,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灵活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践教学法,营造实验空间,增强学生问题探究力
实践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打造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工具,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深入研究问题与工具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能够更为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运用身边的工具画圆,并在此过程中,探究如下问题:为什么圆的直径相等?你运用何种实践的方式证实?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真正让后进生在感受教师关怀的同时,掌握问题探究的方向,提升学生的思考科学性。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我通过探究发现,圆的直径是相等的。我画了一个圆,并用直尺测量圆的直径,经过五次的测量,得出此结论是正确的!”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数学探究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分析和判断,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探究能力。
三、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问题分析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趣味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此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对应的数学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出其中的规律,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授“3的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趣味导入的方式,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师运用文字,简要描述上课的情境。教师说:“你随便说出一个数字,我可以迅速地判断,其是否可以被3整除。”与此同时,教师将与学生对话出现的数字,记录到黑板上。小洛说:“57!”教师说:“可以!”小婵说:“123!”教师说:“可以”……学生被这种情境所吸引,教师顺势说道:“你们可以将各个位数相加,分析各个位数之和与3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有意识地走入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萧赞说:“我观察到当个位数之和可以被3整除时,则这个数字便可被3整除。比如,56不可以被3整除,而57便可被3整除。”通过运用趣味导入的方式,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中,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入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空间,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判断以及运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闫淑琴.自主探索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7(10).
[2]韩文波.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