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彦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深度阅读教学已肃然成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有着锻炼学生思维、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探讨了有效提升深度阅读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深度表达;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1 引言
高中阶段,阅读教学不仅是构成语文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亦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的主要路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学生阅读日益趋于“快餐化、肤浅化”,如此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重视起深度阅读与深度表达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 教师需具备深度阅读意识
作为教师,需严于律己,在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工作前,具备良好的深度阅读意识,认真钻研教学文本,在上课时做好表率,为学生树立榜样。首先,在实践教学中,需摒弃完全参考网上资源设计教案的备课行为,虽然网上教学资源也不乏精彩设计、深刻看法,但是若不肯深入钻研文本内容,完全参考网上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往往会存在教学成效与预期不符,甚至与他人设计背道而驰的状况。其次,教师需逐步养成深度阅读意识,在教学前,深入阅读文本,有助于生成有效的教学思路,继而为高效率的深入阅读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 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
深入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是一个师生共同对话、合作探究问题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情绪状态将会对阅读教学成果產生直接影响。唯有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打开思路,顺利深入阅读,提升阅读质量。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常常存在漫无目的阅读状况,无法有效提升阅读效率,基于此,教师需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阅读目标。情境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可切实解决上述教学难题,学生在和谐、轻松的阅读情境中,可加深感悟、理解程度,与作者文本深入对话,解放个性的同时,提升阅读主动性。以《我与地坛》为例,此文作者二十一岁时由于双腿残疾,难以寻得人生出路,而地坛却给予了作者全新的生活信心,基于此,若想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此文,就需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史铁生、了解地坛,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时间、空间因素的制约,部分学生尚未去过地坛实地,基于此,笔者通过制作PPT,应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走进地坛,有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顺利达成加深学生阅读感悟的教学目标[1]。
4 对比教学的有效应用
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比教学法在阅读中的应用往往具备多样化特质,可以是不同时期、同一作家的作品对比,也可以是同题材作品、不同作家之间的比较,比较阅读法的有效应用有助于促使学生更加渗透性阅读各类作品,全面理解阅读素材的核心思想。以杜甫的《登高》与《客至》为例,这两篇阅读素材分别反映了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在《登高》中,作者借由自身遭遇,抒发流寓他乡、年老多病、穷困潦倒的悲哀之情,而《客至》中体现出的却是好客心境与恬淡情怀,表现了浓郁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对比教学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所含情愫,还可加深学生阅读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发挥深度表达助攻作用,强化阅读成效
实践教学中,深度表达有着强化阅读成效,促进深入阅读的“助攻”效用。所谓深入表达,即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升华,然而在实践阅读教学中,为使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教师往往会采取读后感写作的形式来强制学生深入阅读,但高中学生通常都熟知读后感写作套路,通过摘抄句式,不痛不痒写出几点看法等形式草草敷衍了事,缺乏主动性,导致学生读后感所述思想千篇一律,难以发挥深度表达的实际效用,基于此,需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切实明白深度表达的助攻效用,养成良好的深度阅读习惯[2]。
6 结合背景,深度阅读
作品背景知识的合理引入与讲解是启发高中生深度阅读的有效路径。以《赤壁赋》为例,笔者为使学生渗透性理解此篇古文,采取了以下措施:(1)预先为学生布置习作练习《我了解的苏轼》。(2)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苏轼相关的辅助性资料。(3)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苏东坡传》。(4)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习作和相关资料。通过上述流程,可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背景,为深入阅读做好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通过探析苏轼被贬前后的背景知识,结合阅读素材,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由满怀豪情转为孤寂清冷、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情感历程,深度解读文本的同时,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7 结束语
综合分析,深度阅读、深度表达就是要在实践教学中启发学生多角度研读文章、发掘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及创作态度,继而有效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梁丹妮.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 张庆.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